七上科学第一章综合培优测试卷(B)(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科学第一章综合培优测试卷(B)(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7:28: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一章综合培优测试卷(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 )
A.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光照的强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2.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光学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
C.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
3.孙杨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400m自由泳和男子1500m自由泳两枚金牌,还打破了1500m自由泳的世界纪录,下列对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他的身高约198cm
B.他的体重约89kg
C.他的正常体温为39℃
D.他的一跨步约70cm
4.有两支温度计,量程都是0∽100℃,玻璃泡容积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都相同
B.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7.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35.5℃,所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
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
B.没有及时读数
C.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
D.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
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0mm=20mm×=0.02m
B.0.05m=0.05×106 nm=5×104nm
C.19L=19×1000cm3=1.9×104cm3
D.3t=3×1000=3000 kg
9.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10.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记录,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是25.36m,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dm
B.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16.80cm,准确值是0.168m
C.小洁:下列是几个物理量的国际制主单位:长度-米;温度-摄氏度
D.小王:市区2019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
11.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两种汁液,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两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两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① B.② C.①和② D.②和③
12.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零刻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物体的长度
B.量筒有零刻度,但量杯没有零刻度
C.温度计一般都有零刻度,而且体温计也有零刻度
D.托盘天平的零刻度在横梁的左端,且在调平时,要使游码在零刻度处
13.对以下操作会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14.小驰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鼠妇(潮虫)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不够严谨。小龙同学提出下列修改意见,你认为不是必须采纳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土壤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2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适宜
A.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B.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C.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20℃
D.减小纸盒左侧土壤的湿度
15.为了解某种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应的影响,下列有关操作不恰当的是( )
A.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将小龙虾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
C.实验组注射适量该激素溶液,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下饲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6.选择仪器下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
(2)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
(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
(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
(5)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 。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该木块A的长度是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188页的厚度为9.4mm,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mm。
18.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 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填“>”“<”或“=”)4ml。
19.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 ℃.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 ℃。
20.小科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
21.某些说英语的国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除使用摄氏度温标外还沿用另一种温标-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F。细心的小川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下表。
t/℃ -5 0 5 10 15 20 25
T/°F 23 32 41 50 59 77
(1)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 。
(2)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F,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为 ℃。
22.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38分)
23.(9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简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然后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 (填“甲”或“乙”)方法。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石头的体积是 cm3。
24.(3分)近年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饮酒量测定次数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①
第三次 25.1 35.0 51.3
说明: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C组第二次测量数据填上,① 。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3)小林还可以通过增加 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酒驾的危害。
25.(8分)李刚家里买了一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多少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容积的。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两次做法。问:
①请你写出李刚的猜测: 。
②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李刚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 ,而其他的量保持相同,请你写出他保持相同的两个量:如 、 。
26.(10分)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 mL 10只 0
B 0.015mg/mL 1 mL 10只 10%
C 0.025mg/mL 1 mL 10只 20%
D 0.035mg/mL 1 mL 10只 30%
E 0.045mg/mL 1 mL 10只 40%
(二)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 (填“相同”或“不同”)。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 ,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实验结论: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2)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应该怎样做? 。
27.(8分)小明在一次吃西瓜时,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吃西瓜时为什么没看到过有萌发的种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种子却会很快萌发呢?于是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温度;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三: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大家认为上述假设中有两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 不成立(写出一个即可),理由 。
查阅资料: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物质。
为了验证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展开探究,他们探究过程如下: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得到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注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 ,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西瓜汁。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相应的物质。连续观察多天,若添加西瓜汁的西瓜种子 (填“不发芽”或“发芽”),则说明他们找到的资料可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一章综合培优测试卷(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
A.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光照的强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详解】根据题意,本题是探究红、蓝、银灰、黑四色相同材质和规格的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故选:D
2.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光学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
C.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
【详解】 甲区间的物体是微观世界,而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察宏观的天体的,故A错误;乙区间的酵母菌和衣藻直径很小,适宜用显微镜观察,故B正确;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很大,不适宜于观察较大的蜗牛、花等物体,故C错误;月球和太阳系本身极大,不适宜用放大镜观察,故D错误。故选:B。
3.孙杨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400m自由泳和男子1500m自由泳两枚金牌,还打破了1500m自由泳的世界纪录,下列对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的身高约198cm
B.他的体重约89kg
C.他的正常体温为39℃
D.他的一跨步约70cm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4.有两支温度计,量程都是0∽100℃,玻璃泡容积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都相同
B.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答案】D
【解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水银一样多,将它们同时竖直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升高相同,最后的示数都显示同一温度,故示数相同,体积膨胀得也相同,内径细的(横截面积较小),上升得更高些。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测温原理。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1)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2)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选D.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使用量简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读数都会造成误差,A错误;使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的短柄上,B错误;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C正确;连接仪器时,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按压塞子,否则可能会压破试管底部,D错误。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答案】D
【解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有且只有一位估读值。把给出数据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数据,其单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分析】对于正确的长度测量值,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把给出数据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数据,其单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详解】0.3260m=326.0m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7.59m=75.9d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dm;759mm=75.9c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759dm=75.9m,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故选:D。
7.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35.5℃,所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
B.没有及时读数
C.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
D.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使用温度计时应将体温计紧贴人体,且要等5分钟左右的时间,体温计的读数才接近于人的实际体温。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详解】A、当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时,测量的人体的体温可能是偏低;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温度计有缩口,能够离开人体读数,所以没有及时读数,并不影响温度计显示的数值,故B符合题意。C、在使用温度计时应将体温计紧贴人体放置时,要等5分钟左右读数,使温度计的读数接近于人体的实际体温,如果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则温度计的示数有可能偏低,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D、人体的腋下温度比较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20mm=20mm×=0.02m
B.0.05m=0.05×106 nm=5×104nm
C.19L=19×1000cm3=1.9×104cm3
D.3t=3×1000=3000 kg
【答案】C
【解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分析】无论什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详解】A.“20m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B.1m=109纳米,所以0.05米=0.05×109纳米。此选项错误;C.进率及过程都正确。此选项正确;D.“3×1000”缺少单位。此选项错误。故选C。
9.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答案】D
【解析】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很多种,像A、B、C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有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D这种办法不能用,因为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松开后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测量结果要比真实值小很多。
【分析】通过绳子等物体测量圆柱体周长时,要特别注意,绳子不能有弹性。
【详解】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正确。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正确。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正确。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错误,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所以,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办法不能用。故选D.
10.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记录,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是25.36m,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dm
B.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16.80cm,准确值是0.168m
C.小洁:下列是几个物理量的国际制主单位:长度-米;温度-摄氏度
D.小王:市区2019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
【答案】C
【解析】(1)(2)一个正确的长度的测量结果,从右边数,第一位为估读数字,而第二位数字所在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去掉最后的估读数字,剩下的数值就是测量的准确值;(3)根据常见物理量的单位分析;(4)根据温度的读法判断。
【分析】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物理量的单位
【详解】A.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是25. 36米,数字“3”所在位置的单位为dm,因此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分米,故A正确不合题意;B.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16.80厘米,准确值是16.8厘米=0.168米,故B正确不合题意;C.小洁:长度的主单位是米;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温度的主单位是摄氏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小王:衢州市区2003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11.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两种汁液,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两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两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① B.② C.①和② D.②和③
【答案】D
【解析】对照实验中,要控制相关方面的量,只有控制好各方面的量,保证单一变量,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探究实验的变量的寻找以及理解单一变量原则。
【详解】该实验是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那么变量就是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除了这个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必须相同: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滴数(体积)必须相等,①错误;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②正确;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③正确;所以②③正确,选择D.
12.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零刻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物体的长度
B.量筒有零刻度,但量杯没有零刻度
C.温度计一般都有零刻度,而且体温计也有零刻度
D.托盘天平的零刻度在横梁的左端,且在调平时,要使游码在零刻度处
【答案】D
【解析】实验中的计量仪器都有一定的刻度,要了解这些刻度的变化情况:量筒从下而上的刻度是从小到大,它没有0刻度,滴定管从上而下的刻度是从小到大,它的0刻度在上面,托盘天平游码标尺的刻度从左到右的刻度是从小到大,它的0刻度在左边,温度计能够测量0上和0下温度,0刻度在中间。
【分析】【详解】 A.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减去开始的刻度来读取数据,故A错误;B. 量筒从下而上的刻度是从小到大,它没有零刻度,故B错误;C. 温度计一般都有零刻度,而且体温计没有零刻度,故C错误;D. 托盘天平的零刻度在横梁的左侧,且在调平时,要使游码在零刻度处,D正确。故选D.
13.对以下操作会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答案】D
【解析】(1)根据“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规律,进行读数及误差分析;(2)刻度间隔小了,刻度尺上所显示的1cm要比真实的1cm小,因此测量的数据会偏大;(3)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d=;(4)夏天由于钢制刻度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制刻度尺的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偏大。
【分析】解答此题要弄清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大小关系。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详解】A、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故A正确;B、刻度间隔小了,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测量结果将会偏大,故B正确;C、若在绕金属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故C正确;D、由于钢的热胀冷缩,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物体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测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小,故D错误。故选D.
14.小驰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鼠妇(潮虫)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不够严谨。小龙同学提出下列修改意见,你认为不是必须采纳的是(▲)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土壤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2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适宜
A.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B.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C.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20℃
D.减小纸盒左侧土壤的湿度
【答案】A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分析】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必须要保持变量的唯一
【详解】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土壤湿度,所以在设置对照时,土壤湿度必须不同,其他量必须一致,因此选项A符合。故选:A
15.为了解某种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应的影响,下列有关操作不恰当的是(▲)
A.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将小龙虾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
C.实验组注射适量该激素溶液,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下饲养
【答案】A
【解析】科学探究实验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与实验组应随机分配,并保证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大体一致,而且培养条件也应相同,实验变量必须是单一变量,本题中特定激素是实验的自变量,其它均为无关变量,因此对照组应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激素溶液的溶剂,以排除溶剂对实验产生的干扰,据此分析解答。
【分析】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并对实验能正确分析和处理。
【详解】A.本题中特定激素是实验的自变量,其它均为无关变量,应保证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大体一致,A错误;B.对照组与实验组应随机分配,并保证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大体一致,B正确;C.对照组应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激素溶液的溶剂,以排除溶剂对实验产生的干扰,C正确;D.对照组与实验组应随机分配,并保证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大体一致,而且培养条件也应相同,D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6.选择仪器下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 ;
(2)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 ;
(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 ;
(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 ;
(5)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 ▲ 。
【答案】(1)f;(2)e;(3)g;(4)c;f;(5)d
【解析】【分析】【详解】略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该木块A的长度是 ▲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188页的厚度为9.4mm,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 ▲ mm。
【答案】1mm;1.30cm;0.1
【解析】【分析】【详解】略
18.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 ▲ 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填“>”“<”或“=”)4ml。
【答案】6.8;>
【解析】(1)根据量筒在读数时,及量程的选择进行分析;(2)根据图中可知该10mL量筒7和8之间是1mL,是五个格,所以每格是0.2mL,俯视读出的液体体积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进行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量筒的使用,明确读数时的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
【详解】(1)量筒的正确读数是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以减少误差所以量取45mL水时,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答案为: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50mL;(2)从图中可知该10mL量筒7和8之间是1mL,是五个格,所以每格是0.2mL,6mL上面4个小格所以图中读数为6.8mL,俯视读出的液体体积大于数为6.8mL,俯视读出的液体体积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2.8mL即倒出后剩余液体体积小于2.8mL,所以到出的液体体积大于4mL;故答案为:6.8; >。
19.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 ▲ ℃.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 ▲ ℃。
【答案】67;-3
【解析】本题要求计算摄氏温度的大小,根据题文给出的信息,列出比例式即可算出。
【分析】本意考查了温度的计算以及利用方程法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设暖气片的温度是T暖,外房间内的温度为T内,房间外的温度为T外根据题意可得:(常数)则① ② 以上两式联立可得:T暖=67℃,a=1.5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代入以上的比例式可得:外界温度为-3℃.故答案为:67;-3。
20.小科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 ▲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 。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了;21
【解析】①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显然不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由此可找到此题的错误之处。②首先判断出乙图温度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液柱的位置来进行读数。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在使用温度计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使用温度计前,要先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要估测被测液体的大致温度;②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触碰容器壁或容器底部;③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保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持平。
【详解】(1)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虽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因此图甲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乙图的温度计的刻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大,所以0刻线在下面,示数应为正;分度值是1℃;由液柱位置读出所测液体的温度是21℃。故答案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1℃。
21.某些说英语的国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除使用摄氏度温标外还沿用另一种温标-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F。细心的小川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下表。
t/℃ -5 0 5 10 15 20 25
T/°F 23 32 41 50 59 77
(1)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 ▲ 。
(2)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F,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为 ▲ ℃。
【答案】(1)68;(2)3
【解析】(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摄氏度每升高5℃,华氏度升高9F;(2)先依据表格信息计算出伦敦的摄氏温度,再计算出伦敦、北京两地的温差即可。
【分析】点评此题考查了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关系及温度计的读数,属于基本规律和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
【详解】(1)从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信息,摄氏度每升高5°C,华氏度升高9°F,则从15℃升高到20°C,华氏度升高9°F,即:59°F+9°F=68°F;(2)小明在伦敦看到华氏度为77°F,结合表格数据获取信息,此时摄氏度是25°C,则伦敦与北京的温度差是25℃-22℃=3℃;故答案为:(1)68;(2)3。
22.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
【答案】π
【解析】因为纸很薄且卷绕得很紧,所以从紧密地卷成筒状纸的横截面积的形成来分析,应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对于微小的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采用累积法,认识到纸的厚度为d与纸的总长度为L的乘积等于横截面积π(R2-r2)是关键。
【详解】甲同学的方法: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因为纸的厚度为d;所以纸的总长度(L)
的计算表达式L=π.故答案为:π
三、实验探究题(共38分)
23.(9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简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然后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 ▲ (填“甲”或“乙”)方法。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 (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石头的体积是 ▲ cm3。
【答案】(1)甲;(2)乙;(3)20
【解析】(1)(2)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3)量筒读数时,注意分度值,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
【分析】此题考查了利用量筒间接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详解】(1)乙同学的做法取出石块,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实验会出现偏差,甲同学测量的比较准确,故选甲;(2)乙同学的做法取出石块,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测得石块体积偏大,故选乙;
(3)由图可知量筒分度值为10mL,未放石块时水的体积V水=110mL=110cm3,放石块后水和石块的体积,V总=130mL=130cm3,所以石块的体积:V石=V总-V水=130cm3-110cm3=20cm3。故答案为:(1)甲;(2)乙;(3)20
24.(3分)近年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饮酒量测定次数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①
第三次 25.1 35.0 51.3
说明: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C组第二次测量数据填上,① ▲ 。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 ,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3)小林还可以通过增加 ▲ 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酒驾的危害。
【答案】(1)53;(2)大;(3)测量对象、饮酒量和测量次数
【解析】人饮酒后,酒精麻醉大脑,引起人神志不清。从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测量值明显增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据此解答。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据主张图可见:C组的平均值是51,即(48.7+①+51.3)÷3=51,所以表中的①是53,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实验误差太大,具有偶然性。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测量对象、饮酒量和测量次数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脑干具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中枢。故答案为:(1)53;(2)大;(3)测量对象、饮酒量和测量次数
25.(8分)李刚家里买了一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多少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容积的。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两次做法。问:
①请你写出李刚的猜测: ▲ 。
②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李刚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 ▲ ,而其他的量保持相同,请你写出他保持相同的两个量:如 ▲ 、 ▲ 。
【答案】①保温瓶水越多,保温性能越好;②初温;测量温度的时间间隔(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实验的步骤,判定李刚在实验中控制的量和改变的量,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改变一个的同时一定控制好其它的物理量。
【详解】①由李刚设计的实验步骤可知,李刚在实验中改变的是逐步增加保温瓶中水的体积,通过固定时间测量水的温度来判定保温瓶的保温效果,故李刚的猜测是:保温瓶水越多,保温性能越好;②根据三次实验记录可知,实验中改变的是保温瓶中水的体积;在实验中水的初温是相同的;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即测量温度的时间间隔也是相同的。故答案为:①保温瓶水越多,保温性能越好;②初温;测量温度的时间间隔(合理即可)。
26.(10分)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 mL 10只 0
B 0.015mg/mL 1 mL 10只 10%
C 0.025mg/mL 1 mL 10只 20%
D 0.035mg/mL 1 mL 10只 30%
E 0.045mg/mL 1 mL 10只 40%
(二)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 ▲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 ▲ (填“相同”或“不同”)。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 ▲ ,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实验结论: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2)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应该怎样做? ▲ 。
【答案】(二)(1)对照;灌胃液体(或不同浓度的镉溶液);(2)相同;(3)富集;(三)(2)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回收(或注意处理好被污染的食品、或宣传镉污染的危害等)
【解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分析】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详解】(二)实验分析:(1)设置A组的目的是对照,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灌胃液体(或不同浓度的镉溶液)。(2)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除灌胃液体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相同(填相同或不同)。(3)有些有毒物质如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等特点,所以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如水稻→鸡→人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实验结论:(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2)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应该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回收(或注意处理好被污染的食品、或宣传镉污染的危害等)。故答案为:(二)(1)对照;灌胃液体(或不同浓度的镉溶液);(2)相同;(3)富集;(三)(2)注意废电池的合理回收(或注意处理好被污染的食品、或宣传镉污染的危害等)
27.(8分)小明在一次吃西瓜时,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吃西瓜时为什么没看到过有萌发的种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种子却会很快萌发呢?于是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温度;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三: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大家认为上述假设中有两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 ▲ 不成立(写出一个即可),理由 ▲ 。
查阅资料: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物质。
为了验证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展开探究,他们探究过程如下: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得到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注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 ▲ ,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西瓜汁。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相应的物质。连续观察多天,若添加西瓜汁的西瓜种子 ▲ (填“不发芽”或“发芽”),则说明他们找到的资料可信。
【答案】西瓜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水分(或一 西瓜内部有萌发时适宜的温度); ③清水(写出水即可);④不发芽
【解析】【分析】【详解】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