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体内物质的运输》培优训练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3《体内物质的运输》培优训练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7:40: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培优训练二
学习目的:
解释血型和输血。
1.如图所示为某人用标准血清进行血型鉴定时在显微镜下的图像。左侧是A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
应,右侧是B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应。则此人的和血血型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四位同学检验血型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注“√”为不发生凝集,“×”为发生凝集)
受检者标准血清 高峰 杜娟 钟诚 姚远
A型标准血清 √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这四位同学的血型鉴定结果依次为( )
A.A型,B型,O型,AB型 B.O型,B型,A型,AB型
C.O型,A型,B型,AB型 D.AB型,B型,A型,O型
3.某人出车祸受伤,因大量失血急需输血,经化验该人的血型为B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型血的人可为该人输血
B.若该人伤口发炎,则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紧急时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为其献血200mL
D.该人经过输血治疗,血渡总量恢复正常,此时血浆占2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
4.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引起中毒死亡
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
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坏
5.大二女生小倩在一家烧烤店聚餐,因为服务员在加火时使用酒精不当引起火灾,小倩全身85%的皮肤被烧伤。经过149天的救治,经历12次手术,前后输血38 400mL,她终于挺了过来。下列关于输血和血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小倩是万能受血者,则她的血型为O型血
B.若小倩是万能献血者,则她的血型为AB型血
C.一般输同型血,若要输异型血,应考虑供血者的凝集原和受血者的凝集素
D.若输异型血,要求慢而多
6.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病人,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红细胞、血浆 B.血浆、红细胞 C.白细胞、血浆 D.红细胞、全血
7.在ABO血型系统中,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由于输得过快,发生了凝集反应,这是因为( )
A.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发生了凝集反应
B.B型血中的B凝集原与A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发生了凝集反应
C.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B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
D.B型血中的抗A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A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
8.如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 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 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 。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字母),完成了血液循环途径中的 循环。
(3)心脏主要由 构成,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填字母),它将血液泵向全身,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 →动脉,而不会倒流。
9.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现有两位受检查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所示:
甲、乙二人分别属于何种血型?
(2)甲可接受何种血型的血液?
(3)乙不能输血给何种血型的人?
10.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 )
11.如图所示曲线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的名称及血管内减少的气体分别可能是( )
①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O2 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O2 ③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O2 ④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O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示意图。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 的气体交换,H处血液为 血。
(2)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D] 。
(3)图中心室正处于 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 状态。
(4)图中G、H、J、K四条血管将分别与心脏上哪几条相应的血管相连? (填序号)。
13.请就有关献血程序、注意事项以及输血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 。
(2)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其原因是 。
(3)采血前要洗净双臂的目的是 。
(4)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血型鉴定? 。
(5)现有A、B、C、D四人准备献血,医生把这四人的血分别用A型、B型标准血清来检验,其结果如上图所示。请判断A、B、C、D四人的血型依次是 。
14.已知小明、姐姐、母亲和父亲四人,用B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父亲和姐姐的血发生凝集反应,用A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母亲和姐姐的发生凝集反应:
(1)则父亲、母亲、姐姐和小明的血型依次为 、 、 和 。
(2)父亲急需输血时,家庭成员中 的血能输给他,但输血时应注意 。
15.(社会责任)ABO血型的分类是根据红细胞上的一种与血型决定有关的蛋白质(凝集原)决定的,而在每个人的血清里又含有相应的蛋白质(凝集素),但每个人的血清中没有与自身红细胞相对抗的凝集素。各种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之间的关系如下:红细胞表面的A凝集原只与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红细胞凝集成团;而B凝集原只与抗B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凝集原和凝集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要对某一个人的血型进行鉴定,现有某人的血液两滴。请完成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第一步:在一块载玻片的左边的a处滴一滴A型标准血清(相当于A型血人的血清),在载玻片的右边b处滴一滴B型标准血清(相当于B型血人的血清);
第二步: 。
第三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预测:
①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型;
②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型;
③如果a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b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型;
④如果b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a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型。
16.(科学探究)如图所示,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e表示生理过程,A、B代表系统或器官),图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⑥∽⑨表示心脏的四个腔),f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a过程消化分解为物质f,f进入A系统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图乙的途径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直接通过图甲b过程进入A系统的是 。
(2)人体进行图甲所示的过程d时,膈顶部 (填“上升”或“下降”);氧气从肺泡进入组织细胞必须要依次经过哪些细胞? 。
(3)心脏每跳动一次,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当心房和心室舒张时,相关瓣膜的开闭情况是 。
17.(2018·岳阳)需大量输血时,下列最符合安全输血原则的是( )
病人血型 A B AB O
提供的血型 O O O O
选项 A B C D
18.(2019·金华、丽水)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使镜筒上升,应向(填“前”或“后”)旋转粗准焦螺旋。
(2)血管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的名称是 。
【实验:解剖猪的心脏】
19.观察猪心并进行灌流实验。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
A.⑨是左心室,壁最厚,为体循环动力起点 B.②③内流静脉血,⑤⑦内流动脉血
C.⑤⑨间有动脉瓣,⑧⑨间有房室瓣 D.若紧扎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
20.如图是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21.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和②、③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①和③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③
D.③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22.取猪的心脏进行灌流实验,将下腔静脉结扎,肺静脉留一条,其余的肺静脉也被结扎,主动脉和肺动脉不结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从上腔静脉灌入,那么一定会从 流出,这是由于 瓣和 瓣的作用,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2)如果水从肺静脉灌人,那么一定会从 流出。
(3)如果水从肺动脉灌入,那么一定会从 流出,这是由于 瓣的作用,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4)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输送动脉血的血管是 。
(5)在上、下肢的静脉血管的管腔内有一种特殊的结构是 。
23.如图是心脏解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B] ,与它相连的血管是[③] 。
(2)肺循环的起始部位是[D] ,终止部位是[A] 。
(3)血液流经体循环后,由 血变成 血(填“动脉”或“静脉”)。
24.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示意图。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 的气体交换,H处血液为 血。
(2)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 ] 。
(3)图中心室正处于 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 状态。
(4)图中G、H、J、K四条血管将分别与心脏上哪几条相应的血管相连? (填序号)。
25.(生命观念)救治一朵“心蕾”,迎接一片阳光。空军总医院“心蕾工程”自2009年10月发起以来,足迹已遍布全国,他们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无偿解除了病痛,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幸福和希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数字 代表的 的壁最厚,里面流动着 血。
(2)图中序号⑩代表 瓣,其作用是 。
(3)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动脉血的是 和 两个腔。(填序号)
(4)心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症之一,如图所示,①与③之间出现部分缺损,导致耐力降低、多汗等症状,图中①与③分别指 和 。
(5)治疗患有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的手术是在病人的大腿静脉处注射一种封堵物,这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由 (填血管名称)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26.(2018·衡阳)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以下能正确表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方向的是( )
A.心房→心室→动脉 B.心房→动脉→心室
C.心室→心房→动脉 D.动脉→心室→心房
27.(2019·杭州)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28.(2019·衢州)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肺部时,爷爷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后,分别被拍摄的两张胸部X光片,其中白色虚线所围的区域为肺的位置。吸气后闭气不动时所拍摄的X光片是 。
(2)爷爷的尿检结果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图2中 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3)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3中的 吸收进入血液。
(4)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4中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培优训练二
学习目的:
解释血型和输血。
1.如图所示为某人用标准血清进行血型鉴定时在显微镜下的图像。左侧是A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
应,右侧是B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应。则此人的和血血型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答案】B
【解析】人的血型有四种:A型、B型、AB型、O型,不同的血型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据此解答。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输血的原则是。
【详解】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从左侧图中看,此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混合时,红细胞有凝集现象,说明此人的红细胞中有与抗A凝集素相对抗的凝集原,即A凝集原,此人的血型可能是B型或O型。从右侧图中看,此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清混合时,呈均匀分布,无凝集现象。由此判断,此人的红细胞不含与抗B凝集素对抗的凝集原,即无B凝集原,则此人的血型可能是B型或AB型。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以判定此人为B型血。故选:B。
2.四位同学检验血型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注“√”为不发生凝集,“×”为发生凝集)
受检者标准血清 高峰 杜娟 钟诚 姚远
A型标准血清 √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这四位同学的血型鉴定结果依次为(▲)
A.A型,B型,O型,AB型 B.O型,B型,A型,AB型
C.O型,A型,B型,AB型 D.AB型,B型,A型,O型
【答案】B
【解析】根据红细胞中所含有的抗原种类和血清中的凝集素进行分析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了A、B、AB、O血型的判断,题目较易。
【详解】早在1990年,有人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他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从表中可看出,高峰与A型、B型标准血清都不凝集,故高峰为O型血;杜娟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故为B型血;钟诚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故为A型血;姚远与A型B型标准血清都凝集,故姚远为AB型血;故选:B。
3.某人出车祸受伤,因大量失血急需输血,经化验该人的血型为B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型血的人可为该人输血
B.若该人伤口发炎,则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紧急时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为其献血200mL
D.该人经过输血治疗,血渡总量恢复正常,此时血浆占2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
【答案】C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分析】此题基础性强,只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详解】A、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同型血。A错误;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而不是“比红细胞多些”。 B错误;C、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紧急时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给A型血的病人,且献血的范围是200-300ml。C正确;D、正常人的血液中血浆约占50%,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有运输作用。D错误。故选:C。
4.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引起中毒死亡
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
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坏
【答案】B
【解析】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据此作答。
【分析】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
【详解】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5.大二女生小倩在一家烧烤店聚餐,因为服务员在加火时使用酒精不当引起火灾,小倩全身85%的皮肤被烧伤。经过149天的救治,经历12次手术,前后输血38 400mL,她终于挺了过来。下列关于输血和血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若小倩是万能受血者,则她的血型为O型血
B.若小倩是万能献血者,则她的血型为AB型血
C.一般输同型血,若要输异型血,应考虑供血者的凝集原和受血者的凝集素
D.若输异型血,要求慢而多
【答案】C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分析】输血的原则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详解】A、由分析知,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是万能受血者。因此,若小倩是万能受血者,则她的血型为AB型血。故A错误;B、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是万能献血者。因此,若小倩是万能献血者,则她的血型为O型血。故B错误;C、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要输异型血,应考虑供血者的凝集原和受血者的凝集素。故C正确;D、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但要慢而且少。故D错误。故选:C。
6.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病人,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血浆 B.血浆、红细胞 C.白细胞、血浆 D.红细胞、全血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以从贫血、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切入。
【分析】关键点: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详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故选:A
7.在ABO血型系统中,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由于输得过快,发生了凝集反应,这是因为(▲)
A.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发生了凝集反应
B.B型血中的B凝集原与A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发生了凝集反应
C.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B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
D.B型血中的抗A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A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输血与血型,人的血型有四种:A型、B型、AB型、O型,不同的血型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分析】输血的原则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详解】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人的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由题意可知: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由于输得过快,发生了凝集反应,这是因为B型血中的抗A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A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可见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万不得已时输入异型血,但要慢而且少。故选:D。
8.如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 ▲ 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 ▲ 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 ▲ 。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 (填字母),完成了血液循环途径中的 ▲ 循环。
(3)心脏主要由 ▲ 构成,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 (填字母),它将血液泵向全身,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 ▲ →动脉,而不会倒流。
【答案】(1)肺;血红蛋白;左心房; (2)A;体(3)心肌;D;心室
【解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分析】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详解】(1)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静脉血由图中[C]右心室流出,到达[E]肺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左心房。(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由图中[D]左心室流出到达[F]组织的毛细血管网,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3)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肺;血红蛋白;左心房;
(2)A;体(3)心肌;D;心室。
9.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现有两位受检查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所示:
甲、乙二人分别属于何种血型?
(2)甲可接受何种血型的血液?
(3)乙不能输血给何种血型的人?
【答案】(1)甲的血型为AB型,乙的血型为A型。(2)甲可以接受AB、A、B、O型血液;(3)乙不能输血给B型和O型的人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血型以及输血的原则、注意事项等内容,思考作答。
【分析】判断四种血型这个知识点,有点超纲,有点难度,注意理解。
【详解】(1)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 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 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如图,A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现象,则受检者A血型是O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B型血清内,则受检者B的血型为A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A型血清中,则受检者C的血型是B型。如果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发生了凝集现象,则受检者D的血型是AB型。故,甲的血型为AB型,乙的血型为A型。(2)、(3)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
况下,不得已才采用。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AB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O、A型或B型血。输血关系表:
可知,甲的血型为AB型,可以接受AB、A. B. O型血液,乙的血型为A型,不能输血给B型和O型的人。故答案为:(1)甲的血型为AB型,乙的血型为A型;(2)甲可以接受AB、A、B、O型血液;
(3)乙不能输血给B型和O型的人。
10.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
【答案】A
【解析】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0、A、B及AB血型。A型血
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
【分析】熟记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必须明确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并会灵活运用。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
【详解】ABO血型的对比:
故选:A。
11.如图所示曲线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的名称及血管内减少的气体分别可能是(▲)
①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O2 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O2 ③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O2 ④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O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如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经过B处减少经过血液的运输到达D处又增多。根据①②③④的内容,B处为肺泡的毛细血管,D处为组织的毛细血管。或B处为组织里的毛细血管,D处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
【分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续也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详解】血液流经[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02)含量增多,二氧化碳(CO2)减少,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氧气(O2)含减少,二氧化碳(CO2)增多.如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的名称及管内减少的气体分别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O2或血管B的名称及管内增加的气体分别④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O2。故选:C。
12.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示意图。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 ▲ 的气体交换,H处血液为 ▲ 血。
(2)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D] ▲ 。
(3)图中心室正处于 ▲ 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 ▲ 状态。
(4)图中G、H、J、K四条血管将分别与心脏上哪几条相应的血管相连? ▲ (填序号)。
【答案】(1)肺泡内;动脉;(2)左心室;(3)收缩;关闭;4. 2、4、1、3。
【解析】此题考查心脏的结构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识图分析作答。
【分析】此题为综合题目,是中考的常考题目,应结合人体的生理活动来进行解答。
【详解】(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H处血液为动脉血。故答案为:肺泡内;动脉。(2)心脏有四个腔:B左心房、A右心房、D左心室、C右心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因此心脏四腔的壁的厚薄是与其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相适应的,左心室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其功能相适应,在心脏的四个腔中D左心室的壁最厚。故答案为:左心室。(3)由图中可以看出:血液从D左心室、C右心室经动脉流出,可以判断心室收缩,把血液压出。而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收缩状态。故答案为:收缩;关闭。4.图中G与2肺动脉相连、H与4肺静脉相连、J与1主动脉相连、K与3上下腔静脉相连。故答案为:2、4、1、3。故答案为:(1)肺泡内;动脉;(2)左心室;(3)收缩;关闭;4. 2、4、1、3。
13.请就有关献血程序、注意事项以及输血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 ▲ 。
(2)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其原因是 ▲ 。
(3)采血前要洗净双臂的目的是 ▲ 。
(4)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血型鉴定? ▲ 。
(5)现有A、B、C、D四人准备献血,医生把这四人的血分别用A型、B型标准血清来检验,其结果如上图所示。请判断A、B、C、D四人的血型依次是 ▲ 。
【答案】(1)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2)饮水影响了所献血液的质量;(3)减少采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4)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5)O型、A型、B型、AB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献血以及输血的原则、注意事项等内容,思考作答。
【分析】判断四种血型这个知识点,有点超纲,有点难度,注意理解。
【详解】(1)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献血前要进行体检,因为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如果不健康者的血输给伤员,会传染给伤员其它的疾病。(2)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如果大量饮水就会稀释血液,影响了所献血液的质量。(3)采血前要洗净双臂,这样能减少采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对血液的污染。(4)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以输同型血为原则。(5)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如图,A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现象,则受检者A血型是O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B型血清内,则受检者B的血型为A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A型血清中,则受检者C的血型是B型。如果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发生了凝集现象,则受检者D的血型是AB型。 故答案为:(1)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2)饮水影响了所献血液的质量;(3)减少采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4)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5)O型、A型、B型、AB型。
14.已知小明、姐姐、母亲和父亲四人,用B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父亲和姐姐的血发生凝集反应,用A型血的血清检查血型时,只有母亲和姐姐的发生凝集反应:
(1)则父亲、母亲、姐姐和小明的血型依次为 ▲ 、 ▲ 、 ▲ 和 ▲ 。
(2)父亲急需输血时,家庭成员中 ▲ 的血能输给他,但输血时应注意 ▲ 。
【答案】(1)A型 、B型、 AB型 、O型 ;(2)小明;少量缓慢
【解析】【分析】【详解】略
15.(社会责任)ABO血型的分类是根据红细胞上的一种与血型决定有关的蛋白质(凝集原)决定的,而在每个人的血清里又含有相应的蛋白质(凝集素),但每个人的血清中没有与自身红细胞相对抗的凝集素。各种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之间的关系如下:红细胞表面的A凝集原只与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红细胞凝集成团;而B凝集原只与抗B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凝集原和凝集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要对某一个人的血型进行鉴定,现有某人的血液两滴。请完成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第一步:在一块载玻片的左边的a处滴一滴A型标准血清(相当于A型血人的血清),在载玻片的右边b处滴一滴B型标准血清(相当于B型血人的血清);
第二步: ▲ 。
第三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预测:
①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 型;
②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 型;
③如果a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b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 型;
④如果b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a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 ▲ 型。
【答案】待测血分别滴在a、b处; AB ;O ;B; A
【解析】该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材料和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提炼及获得结论和联想质疑的能力,要求学生思维要开阔、思路要活泼、答案要开放,便于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分析】【详解】结果预测:①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AB型;②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O型;③如果a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b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B型;④如果b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a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A型;故答案为:待测血分别滴在a、b处; AB ;O ;B; A。
16.(科学探究)如图所示,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e表示生理过程,A、B代表系统或器官),图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⑥∽⑨表示心脏的四个腔),f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a过程消化分解为物质f,f进入A系统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图乙的途径是 ▲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直接通过图甲b过程进入A系统的是 ▲ 。
(2)人体进行图甲所示的过程d时,膈顶部 ▲ (填“上升”或“下降”);氧气从肺泡进入组织细胞必须要依次经过哪些细胞? ▲ 。
(3)心脏每跳动一次,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当心房和心室舒张时,相关瓣膜的开闭情况是 ▲ 。
【答案】(1)5→8→9→2→3→6→7→1;水、无机盐、维生素等;(2)下降;肺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3)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解析】1、本题考查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据图分析作答。2、甲图中,A循环系统、B肺、C皮肤、D泌尿系统,①消化、②吸收、③呼气、④吸气、⑤排汗、⑥排尿、⑦排出食物残渣、⑧重吸收作用、⑨过滤作用;图乙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8右心房、9右心室。
【分析】掌握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各种生理活动的过程。
【详解】(1)淀粉经过①过程消化分解为物质a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然后进入肺动脉进行肺循环,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到达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经体循环到达组织细胞,所以经过乙图的途径是:5→8→9→2→3→6→7→1;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2)甲图所示的④过程为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氧气从肺泡进入组织细胞必须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穿入血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3)当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故答案为:(1)5→8→9→2→3→6→7→1;水、无机盐、维生素等;(2)下降;肺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3)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17.(2018·岳阳)需大量输血时,下列最符合安全输血原则的是(▲)
病人血型 A B AB O
提供的血型 O O O O
选项 A B C D
【答案】D
【解析】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分为A、B、AB、O四种血型,这也就是传统的ABO血型分类,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治疗措施,用来治疗失血过多的病人。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分析】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而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只是相对而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详解】输血时,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作为输血者和任何血型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是万能输血者,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但某人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正确。
18.(2019·金华、丽水)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使镜筒上升,应向(填“前”或“后”)旋转粗准焦螺旋。
(2)血管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的名称是 ▲ 。
【答案】(1)后;(2)毛细血管
【解析】(1)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让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1是动脉,2毛细血管,3是静脉。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判断依据。
【详解】(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使镜筒上升,应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即应向后旋转粗准焦螺旋。(2)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管2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血管2是毛细血管。故答案为:(1)后;(2)毛细血管。
【实验:解剖猪的心脏】
19.观察猪心并进行灌流实验。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⑨是左心室,壁最厚,为体循环动力起点 B.②③内流静脉血,⑤⑦内流动脉血
C.⑤⑨间有动脉瓣,⑧⑨间有房室瓣 D.若紧扎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
【答案】D
【解析】观图可知:①是上腔静脉、②是右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下腔静脉、⑤是主动脉、⑥是肺动脉、⑦是肺静脉、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
解答即可。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
【详解】A、心脏四个空腔中,⑨左心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最强,为体循环动力起点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最快,A正确;B、心脏四个空腔中,⑧、⑨内流动脉血,②、③内流静脉血,⑤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B正确;C、⑤是主动脉⑨是左心室之间流动脉血,有动脉瓣;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C正确;D、如果进行灌流实验,将血管④扎住,由血管①灌水,水会从血管⑥肺动脉流出,D错误。故选:D。
20.如图是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上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题干中的图示和图二相似,所以此时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可见B正确。
21.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③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①和③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③
D.③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答案】D
【解析】心脏有四个腔:③左心房、①右心房、④左心室、②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脏内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瓣膜。
【分析】掌握心脏的结构是关键
【详解】A、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A正确;B、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④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B正确;C、①右心房和②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而不会倒流,C正确;D、②右心室连通肺动脉;D错误。故选:D。
22.取猪的心脏进行灌流实验,将下腔静脉结扎,肺静脉留一条,其余的肺静脉也被结扎,主动脉和肺动脉不结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从上腔静脉灌入,那么一定会从 ▲ 流出,这是由于 ▲ 瓣和 ▲ 瓣的作用,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2)如果水从肺静脉灌人,那么一定会从 ▲ 流出。
(3)如果水从肺动脉灌入,那么一定会从 ▲ 流出,这是由于 ▲ 瓣的作用,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4)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输送动脉血的血管是 ▲ 。
(5)在上、下肢的静脉血管的管腔内有一种特殊的结构是 ▲ 。
【答案】(1)肺动脉;房室瓣;动脉派;(2)主动脉;(3)肺动脉;动脉;(4)主动脉和肺静脉;(5)静脉瓣
【解析】【分析】【详解】(1)如果水从上腔静脉灌入,那么一定会从肺动脉流出,这是由于房室瓣和动脉派的作用,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2)如果水从肺静脉灌入,那么定会从主动脉流出。(3)如果水从肺动脉灌入,那么一定会从肺动脉流出,这是由于动脉瓣的作用,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4)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输送动脉血的血管是主动脉和肺静脉。(5)在上、下肢的静脉血管的管腔内有一种特殊的结构是静脉瓣。故答案为:(1)肺动脉;房室瓣;动脉派;(2)主动脉;(3)肺动脉;动脉;(4)主动脉和肺静脉;(5)静脉瓣。
23.如图是心脏解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B] ▲ ,与它相连的血管是[③] ▲ 。
(2)肺循环的起始部位是[D] ▲ ,终止部位是[A] ▲ 。
(3)血液流经体循环后,由 ▲ 血变成 ▲ 血(填“动脉”或“静脉”)。
【答案】
【解析】观图可知:A是左心房、B是左心室、C是右心房、D是左心室,①下腔静脉、②上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⑤肺静脉,解答即可。
【分析】掌握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路线。
【详解】(1)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进行体循环,输送血液路线最长;(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起始部位是右心室,终止部位是左心房;(3)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故答案为:(1)左心室;主动脉;(2)右心室;左心房;(3)动脉;静脉。
24.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示意图。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E、F两个过程,其中E处是 ▲ 的气体交换,H处血液为 ▲ 血。
(2)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 ] ▲ 。
(3)图中心室正处于 ▲ 状态,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 ▲ 状态。
(4)图中G、H、J、K四条血管将分别与心脏上哪几条相应的血管相连? ▲ (填序号)。
【答案】(1)肺泡内;动脉;(2)D;左心室;(3)收缩;关闭;(4)收缩;关闭;2、4、1、3
【解析】此题考查心脏的结构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识图分析作答。
【分析】此题为综合题目,是中考的常考题目,应结合人体的生理活动来进行解答。
【详解】(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H处血液为动脉血。故答案为:肺泡内;动脉。(2)心脏有四个腔:B左心房、A右心房、D左心室、C右心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因此心脏四腔的壁的厚薄是与其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相适应的,左心室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其功能相适应,在心脏的四个腔中D左心室的壁最厚。故答案为:D;左心室。(3)由图中可以看出:血液从D左心室、C右心室经动脉流出,可以判断心室收缩,把血液压出。而A与C、B与D之间的房室瓣处于收缩状态。故答案为:收缩;关闭。(4)图中G与2肺动脉相连、H与4肺静脉相连、J与1主动脉相连、K与3上下腔静脉相连。故答案为:2、4、1、3。故答案为:(1)肺泡内;动脉;(2)D;左心室;(3)收缩;关闭;(4)收缩;关闭;2、4、1、3。
25.(生命观念)救治一朵“心蕾”,迎接一片阳光。空军总医院“心蕾工程”自2009年10月发起以来,足迹已遍布全国,他们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无偿解除了病痛,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幸福和希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数字 ▲ 代表的 ▲ 的壁最厚,里面流动着 ▲ 血。
(2)图中序号⑩代表 ▲ 瓣,其作用是 ▲ 。
(3)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动脉血的是 ▲ 和 ▲ 两个腔。(填序号)
(4)心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症之一,如图所示,①与③之间出现部分缺损,导致耐力降低、多汗等症状,图中①与③分别指 ▲ 和 ▲ 。
(5)治疗患有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的手术是在病人的大腿静脉处注射一种封堵物,这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由 ▲ (填血管名称)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答案】(1)②;左心室;动脉;(2)房室;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3)①、②;(4)左心房;右心房;(5)下腔静脉
【解析】心脏结构如图所示:
2、由心脏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主动脉、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上腔静脉、⑨下腔静脉、⑩房室瓣、 动脉瓣。
【分析】熟练掌握心脏的结构及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
【详解】(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②左心室的壁最厚,因为进行体循环,输送血液路线长,需要的压力大,左心室内流动着动脉血。(2)图中序号⑩所示为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3)肺循环中,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发生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所以心脏中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内流动着动脉血。(4)心脏结构中,心房在上,心室在下,所以图中①与③分别左心房、右心房。(5)治疗患有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的手术是在病人的大腿静脉处注射一种封堵物,这种药物由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故答案为:(1)②;左心室;动脉;(2)房室;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3)①、②;(4)左心房;右心房;(5)下腔静脉。
26.(2018·衡阳)心脏是运输血液的“泵”。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以下能正确表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方向的是(▲)
A.心房→心室→动脉 B.心房→动脉→心室
C.心室→心房→动脉 D.动脉→心室→心房
【答案】A
【解析】血液之所以能够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是因为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开放的瓣膜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心脏内薄膜的作用: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详解】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故选:A。
27.(2019·杭州)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答案】D
【解析】1、血液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2、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图中,甲为肺动脉、乙为肺静脉、丙为主动脉、丁为下腔静脉。
【分析】理解掌握血液循环路线及血液成份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这样流经肺部以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所以图中,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血管是乙和丙。故选:D。
28.(2019·衢州)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肺部时,爷爷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后,分别被拍摄的两张胸部X光片,其中白色虚线所围的区域为肺的位置。吸气后闭气不动时所拍摄的X光片是 ▲ 。
(2)爷爷的尿检结果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图2中 ▲ 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3)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3中的 ▲ 吸收进入血液。
(4)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4中的 ▲ 。
【答案】(1)I;(2)②;(3)B;(4)甲
【解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2)图2中A肝脏,B十二指肠,C是胃,D是胰腺。(3)图3中甲是右心房,乙是右心室,丙是左心房,丁是左心室。(4)①肾小体,②肾小管,③肾静脉。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知识。
【详解】(1)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图1中的|肺扩张,表示吸气,II肺回缩,表示呼气,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即图1中|状态。(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将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导致糖尿。(3)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原因是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4)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皮下注射的胰岛素进入血液后,首先经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故答案为:(1)I;(2)②;(3)B;(4)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