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7: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赛一赛:
师:今天我们先不上课,先进行一场比赛,男女同学PK对抗赛。比赛规则只有一个:同时开始,全部完成后马上举手报告,看谁算得快!题目如:
女:56+34 43+47
男:37+69 97+79
师:男同学有意见了,这回怎么还是女同学算得最快?你发现什么了吗?
生:女同学计算的题结果都是整十整百的。
师:你很善于观察,是的,这样的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整百算起来更简便,速度也更快。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就为我们能进行这样的简便计算提供了依据。(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二、新课展开:
  师: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师: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李叔叔上午骑了56千米,下午骑了40千米。
师:让我们解决的问题是……
生:一共骑了多时千米?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40+56=96 56+40=96
师:这两个算式是什么关系?
生:相等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生: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都是相通的,和相等。不同点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
师:你也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是吗?
生:略
师: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生:齐读。
能否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呢?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 ▲
a + b = b + a
课堂练习
1.对口令
2. 根据加法交换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验算
多媒体出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师: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师: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生: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师:第二种算法更简便,我们采用的二种算法。俩个算式是什么关系?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师:观察算式,填一填
(25+14)+56○25+(14+56)
82+(18+26)○(82+18)+26
师: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每组算式的三个加数都相同,和相等。只是计算时的运算顺序不同。
  师: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现在同学们对这两个定律已经有了一个认识,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实践应用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40+56=96(千米) 88+104+96=288 88+(104+96)=288
56+40=96(千米) 88+104+96○88+(104+96)
40+56○56+40
加法交换律:a +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