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Ⅳ人教版雨霖铃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必修Ⅳ人教版雨霖铃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3 09: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雨霖铃
柳永
作者简介
朗诵欣赏
作品赏析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了大量的长调,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感情基调
阅读全词把握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感情基调
悲戚低沉
播放
根据问题,自行研读: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哪些句子抒写了作者的感情?
1.景语:
离别前
寒蝉、长亭晚
骤雨歇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
烟波暮霭
晓风残月
别后去向
别后情景
2.情语:
离别时
都门帐饮
执手相看
情事
情态
别后
清秋伤别
良辰好景
点旨
别后生活
全词的主题句是哪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清秋冷落 — 愁意浓浓
杨柳岸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离别难
思念苦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寓情于景,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杨柳,哓风,残月写出了依恋,凄恻,诀别之情,构成了一个哀婉动人的意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
原为西南风 长逝人君还
—— 曹植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词人借酒浇愁,只愿长醉不愿醒,可是拂晓的凉风却偏偏将他吹醒,于是杨柳,哓风,残月就象伤口上的三把盐让他愁上添愁,痛上加痛了.
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 白
小结:
这首词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
人同他心爱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下片写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细腻
地表达了惜别时的缠绵情意和无限伤感,
生动地体现了“伤离别”的主题,同时含
蓄地表达了羁旅行役的凄凉和无助。
作业:阅读下面这首词,结合词风特点,写一段三百字左右的赏析文字。(可以先从情景交融入手分析全词的情感,然后重点赏析其中的某一句)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把流落异乡的落魄感受与怀念情人的缠绵结合起来.
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危楼”“细风”“黯黯”“草色烟光残照”这些景物无不营造着孤独凄冷的气氛,浸染着作者的离愁别绪的色彩,烘托着词人的满腹春愁。在这样的环境里,作者的春愁的滋生自然而然。作者写春愁的产生,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这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衣带渐宽”二句是全词的高潮,真情所在.这里用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