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08:14:38

文档简介

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选题
1.(2020·昆明)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界 B.门 C.种 D.科
2.(2020·云南)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3.(2019·云南)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属、科、种 B.界、门、纲、目、种、科、属
C.界、门、纲、属、科、目、种 D.界、门、纲、目、科、属、种
4.(2019·云南)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遗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5.(2019·昆明)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A.界 B.纲 C.科 D.种
6.(2017·云南)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2017·云南)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8.(2017·昆明)对野外高大的被子植物进行分类,若需要采集标本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采集的标本可以不包括(  )
A.根 B.花 C.果实 D.种子
9.(2017·曲靖)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了(  )
A.生物分布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0.(2021·云县模拟)生物分类从小到大的等级依次是(  )
A.门、界、纲、目、属、科、种 B.种、科、属、目、门、纲、界
C.界、门、纲、目、科、属、种 D.种、属、科、目、纲、门、界
11.(2021·云县模拟)滇金丝猴是生活在云南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为保护滇金丝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滇金丝猴的种质库,以保护滇金丝猴的遗传资源
B.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或买卖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12.(2020·盘龙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13.(2020·官渡模拟)根据下图中的足印判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丁
14.(2020·马龙模拟)每个物种的学名都是由属名和种加词构成,有的还有命名者姓名。月季的学名为“Rosa chinensis Jacquem”,其中 chinensis为(  )
A.科名 B.属名 C.种加词 D.命名者姓名
15.(2019·景洪模拟)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A.纲、门、界、种、科、属、目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种、属、目、科、纲、门、界 D.界、门、纲、目、科、属、种
16.(2019·景洪模拟)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A.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B.偷猎和乱捕滥杀
C.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17.(2018·盘龙模拟)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 B.门 C.纲 D.种
18.(2018·盘龙模拟)下列属于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大气污染 D.以上三项
19.(2018·开远模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依靠宣传教育 B.依靠法律手段
C.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D.建立自然保护区
20.(2018·昭阳模拟)“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蛋白质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1.(2017·陆良模拟)生物分类单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科 C.纲 D.界
22.(2017·五华模拟)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海葵 B.蜗牛 C.蝗虫 D.乌龟
23.(2017·个旧模拟)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少和亲缘关系最近的分别是(  )
A.界、种 B.种、界 C.门、界 D.目、科
24.(2017·陆良模拟)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保护生物栖息地 D.法律法规保护
二、综合题
25.(2021·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形势在持续恶化。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昆明举办,届时将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资料二:云南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如图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于2020年公布的云南植物类群科、属、种的数量柱形图。
(1)如图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2)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从结构与功能上分析,原因是: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②   。
(3)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威胁,保护云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保护   的多样性,   是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COP15大会将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因为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性合作。
26.(2021·云南)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拥有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有从热带谷地到高山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系列,这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中   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云南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目前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填“人类活动影响”或“自然灾害”)。
(3)在云南,每时每刻都有来自大自然的惊喜,不断有濒危动植物被发现。下图是生态摄影师在我省“盈江犀鸟谷”拍摄到的,双角犀鸟雌鸟用其大嘴将洞口封闭缩小准备育雏和雄鸟正在给巢内的雌鸟喂食的罕见图像。从行为获得途径(发生)来看,双角犀鸟的这些行为属于   行为、双角犀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4)《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27.(2020·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0年10月在昆明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迎接大会的召开,云南省于2020年5月22日颁布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书中指出:通过林下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带动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开展了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多个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保护工作。昆明的立体气候造就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下表显示部分生物类群的初步调查结果。
类群 种子植物 哺乳动物 鸟 鱼
已知种数 >3000 >100 >300 >50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②基因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表直接体现的层次是   (填序号)。
(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   个类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   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保护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28.(2020·云南)高黎贡山地处云南西北部,以丰富的植被和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而闻名于世。回答下列问题:
(1)高黎贡山保存着约5700多种高等植物,1100余种脊椎动物,这是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而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   多样性决定的,因此,高黎贡山又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2)高黎贡山的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中有很多本地特有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怒江金丝猴(又称黑仰鼻猴),这些动植物在维持   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护这些动植物的有效措施是   。
(3)利用高樂贡山丰富的生物资源,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养蜂产业,小蜜蜂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大贡献。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其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蜜蜂在采蠻的同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29.(2019·云南)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6月2日报道,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事件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目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地块,虫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动物。
(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
(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   (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
30.(2019·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是2019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为包括减緩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资料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除了常见的云南松、华山松等外,还有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
资料三:云南省委、省政府紧扣“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守住了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筑牢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2020年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和当好东道主做准备。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   (答出1点即可)。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   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3)“守住云南的青山绿水”,最重要的是保护   (填“生物种类”“基因”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请你给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条建议。   。
31.(2018·昆明)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态系统 海洋 热带雨林 其他森林 草地 湿地 农田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252 2007 302 232 14785 92
(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   (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
(3)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   。
32.(2017·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问题.
饲养家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取桑椹,去果皮,用种子繁殖桑苗,采摘桑叶喂养家蚕,用蚕宝宝吐出的丝织成美丽的丝绸,骆驼驮运丝绸制品穿越茫茫戈壁滩,开辟了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让家蚕和桑树这两个小小的物种所演绎的人类文明史诗,以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又仿佛回响在人们的耳畔.
(1)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其种子外面有   包被着.
(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   时期.
(3)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耐饥耐渴、善走沙漠,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填“适应”或“影响”).骆驼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是通过遗传、变异和长期   ,不断进化的结果.
(4)生物圈中生活着包括家蚕、桑树和骆驼在内在数百万种生物,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
33.(2020·官渡模拟)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鳞脚蜗牛身长只有4.5厘米,却堪称世界上最硬核生物。其腹足上生满鳞片一样的薄片,覆盖着一层含铁的化合物,宛若穿了一件铁鳞甲。它只生活于印度洋大洋底的三个热泉喷口上。由于人们在热泉附近采矿,它成为了首个因采矿威胁而被宣告濒危的深海动物。
资料二:2019年初,蝗灾在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初现端倪。时至今日,这场25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已绵延到东非和西南亚地区,对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回顾蝗灾爆发的机制不难发现,蝗灾肆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失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的防线。
(1)由资料一可知,导致鳞脚蜗牛濒临灭绝的原因是   遭到破坏。
(2)由资料二可知,使水资源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防线的原因是   。
(3)由此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4)为控制当前愈演愈烈的蝗灾,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请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   。
34.(2018·蒙自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云南是中国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云南省有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62.9%。植物特有种达1000种以上,珍稀树种位居全国之冠。例如望天树、跳舞草、华盖木、丽江云杉等。全省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在中国公布的39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有222种,超过全国总数的50%。例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等。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为保护云南生物的多样性,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   。
(3)资料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35.(2018·官渡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西山是一个林木苍翠、景色秀丽的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同时还生长着一些珍稀树种,如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树木。
资料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淇。“滇池清,昆明兴”。目前,环滇池流域已建、在建的人工湿地达27个,面积约22402.47亩。对必善滇池水质,美化人居环境,调节区域气候,以及恢复和保如鸟类、鱼类栖息地等发挥重要作用。
(1)西山森林公园物种资源丰富,直接体现了生物   的多样性;滇油杉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2)“春水碧于天,夏荷翠湖绚,秋风染红叶,冬鸥更缠绵”,保护昆明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谈谈你对这一理念的理解:   。
36.(2018·昭阳模拟)第一届全国青运会于 2015 年 10 月 18 日在福州举行,本届青运会的志愿者标 志形似翱翔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象征青年参与青运盛会、放飞青春梦想。
(1)中华凤头燕鸥常迁徙至福州越冬,它靠发达的   肌牵引飞行。
(2)中华凤头燕鸥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方面要依靠   系统从所摄取的大量食物中吸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   辅助   呼吸以获取更充足的氧气;另一方面,它的循环系统与人相似,可通过体循环和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细胞,并在细胞的   中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得足够的能量。
(3)中华凤头燕鸥在世界鸟类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濒危物种,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是   。
37.(2017·个旧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 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 大约经过 200 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云南是中国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云南省有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 62.9%.植物特有种达1000种以上,珍稀树种位居全国之冠.例如望 天树、跳舞草、华盖木、丽江云杉等.全省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在中国公布的 39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有222种,超过全国总数的 50%.例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等.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为保护云南生物的多样性,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   .
(3)资料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38.(2016·镇雄模拟)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浅色桦尺蠖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   发育
(2)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蠖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浅色桦尺蠖数量会   (增加或减少)
(3)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保护   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C。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有关知识点。
【分析】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故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密切。
故答案为:D。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据此答题。
3.【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D不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5.【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所以,在题干“界、纲、科、种”中,种是最小的单位,因此包括生物种类最少。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因此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故选:C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可见A正确.
故选:A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析解答.
8.【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对生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如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据此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B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金丝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有的特征越小,生物的种类越多,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有的特征越多,生物的种类越小。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图中甲的足印是五瓣,丙的足印也是五瓣,而且形态相似;乙的足印是三瓣;丁的足印是两瓣,近似圆柱形。根据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可知甲和丙亲缘关系最近。
故答案为:C。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月季的学名为“Rosa chinensis Jacquem”,其中Rosa是属名,chinensis 是种加词(种名),Jacquem是命名者的姓名。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
15.【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不同的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6.【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AB.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如乱捕滥杀、乱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活动的加剧,进而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AB不符合题意;
C.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C符合题意;
D.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环境污染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就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17.【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最基本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多,共有的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有的特征越多。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8.【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栖息地被破坏如人类的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垦荒种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不法分子滥捕乱杀和滥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导致生物资源逐渐减少,是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尤其是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更大,严重时会使水生生物灭绝。因此环境污染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故选项中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大气污染,都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19.【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2、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的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在“界、纲、科、种”中等级最大的是界.因此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D界.
故选:D.
【分析】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2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A、海葵是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B、蜗牛是软体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C、苍蝇是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D、乌龟是爬行动物,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选:D.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据此解答.
2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远;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最多,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近.
故选: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选: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5.【答案】(1)种
(2)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3)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
(4)生物圈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如图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种。
(2)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从结构与功能上分析,原因是: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②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3)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威胁,保护云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COP15大会将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性合作。
故答案为:(1)种;(2)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3)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4)生物圈。
【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3个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26.【答案】(1)生态系统
(2)人类活动影响
(3)先天性(本能);胚盘
(4)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鸟卵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云南拥有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有从热带谷地到高山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系列,这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中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破坏、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这些都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鸟类育雏、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从行为获得途径(发生)来看,双角犀鸟的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鸟卵结构中的胚盘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所以双角犀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胚盘。
(4)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7.【答案】(1)①
(2)三;氧气
(3)生态系统
(4)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题表中体现了不同类群的种数,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除种子植物外,还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3)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4)保护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
【分析】(1)绿色植物可分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2)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8.【答案】(1)基因
(2)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3)社会;外骨骼
【知识点】社会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由于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2)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不容乐观,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3)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三种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腾,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9.【答案】(1)节肢
(2)蛹;完全变态
(3)生物入侵
(4)先天性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可得,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差异很大,这种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
(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生物入侵。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分析】(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
(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3)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0.【答案】(1)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自然保护区
(3)生态系统
(4)多植树造林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珍稀物种的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本题实际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言之有理即可。如多植树造林;不燃放烟花爆竹;多乘坐公共交通;使用节能电器等。
【分析】( 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 2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答案】(1)大于
(2)减弱
(3)自然保护区
(4)基因
(5)①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②保护野生动物;③积极宣传环保的意义,劝阻破坏环境的行为;④外出旅游不携带任何新鲜水果和蔬菜入境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大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所以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多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存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2.【答案】(1)果皮
(2)幼虫
(3)适应;自然选择
(4)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1)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取食桑叶,每隔5、6天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幼虫时期.(3)“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耐饥耐渴、善走沙漠”,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填“适应”或“影响”).“骆驼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是通过遗传、变异和长期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结果.(4)“生物圈中生活着包括家蚕、桑树和骆驼在内在数百万种生物,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故答案为:(1)果皮(2)幼虫(3)适应;自然选择(4)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分析】(1)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要影响环境.(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3.【答案】(1)栖息环境
(2)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
(3)生态系统
(4)围绕生物防治、保护环境等理念进行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于人们在热泉附近采矿,它成为了首个因采矿威胁而被宣告濒危的深海动物。因此造成鳞脚蜗牛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环境遭到破坏。(2)由资料二可知,使水资源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防线的原因是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3)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划出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加以保护的地区。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珍贵的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为控制当前愈演愈烈的蝗灾,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3、防治蝗灾的方法如下:
(1)环境保护。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对于蝗灾的防治,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
(3) 天敌防治。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34.【答案】(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生物种类;建立自然保护区
(3)种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因此,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为保护云南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种是最小、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资料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种。
【分析】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35.【答案】(1)种类;裸子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3)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西山森林公园物种资源丰富,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滇油杉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6.【答案】(1)胸
(2)消化;气囊;肺;线粒体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中华凤头燕鸥靠发达的胸肌牵引双翼飞行。(2)中华凤头燕鸥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方面要依靠消化系统从所摄取的大量食物中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气囊辅助肺呼吸,以获得更充足的氧;另一方面,它的循环系统与人相似,可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细胞,并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得足够的能量。(3)目前鸟类的生存因栖息地的破坏而不断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或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1、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1)身体呈纺锤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适于飞行;
(3)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4)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5)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7.【答案】(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生物种类;建立自然保护区
(3)种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又叫本能行为,这些行为都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控制的.(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2)生物种类;建立自然保护区;(3)种
【分析】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38.【答案】(1)完全变态
(2)增加
(3)物种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昆虫的发育有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凡是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叫做完全变态发育.保护物种的多样性(2)如果减少污染,环境颜色将逐渐变浅,这时深色桦尺蛾就会成为敌害的首选目标,其生存和产生后代的几率变小,数量减少;而浅色桦尺蛾则相反,它们由于具有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而得以生存,并产生后代,数量增多.这种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现象就是自然选择.(3)防治农林害虫应提倡生物防治的方法,否则易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破坏了生物的多样,这不利于保护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
(2)增加
(3)物种
【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3)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 / 1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选题
1.(2020·昆明)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界 B.门 C.种 D.科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C。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有关知识点。
【分析】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2020·云南)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故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密切。
故答案为:D。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据此答题。
3.(2019·云南)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属、科、种 B.界、门、纲、目、种、科、属
C.界、门、纲、属、科、目、种 D.界、门、纲、目、科、属、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D不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4.(2019·云南)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遗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5.(2019·昆明)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A.界 B.纲 C.科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所以,在题干“界、纲、科、种”中,种是最小的单位,因此包括生物种类最少。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2017·云南)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因此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故选:C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2017·云南)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可见A正确.
故选:A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析解答.
8.(2017·昆明)对野外高大的被子植物进行分类,若需要采集标本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采集的标本可以不包括(  )
A.根 B.花 C.果实 D.种子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对生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如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据此解答.
9.(2017·曲靖)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了(  )
A.生物分布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B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2021·云县模拟)生物分类从小到大的等级依次是(  )
A.门、界、纲、目、属、科、种 B.种、科、属、目、门、纲、界
C.界、门、纲、目、科、属、种 D.种、属、科、目、纲、门、界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2021·云县模拟)滇金丝猴是生活在云南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为保护滇金丝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滇金丝猴的种质库,以保护滇金丝猴的遗传资源
B.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或买卖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金丝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2.(2020·盘龙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有的特征越小,生物的种类越多,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有的特征越多,生物的种类越小。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3.(2020·官渡模拟)根据下图中的足印判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丁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图中甲的足印是五瓣,丙的足印也是五瓣,而且形态相似;乙的足印是三瓣;丁的足印是两瓣,近似圆柱形。根据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可知甲和丙亲缘关系最近。
故答案为:C。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14.(2020·马龙模拟)每个物种的学名都是由属名和种加词构成,有的还有命名者姓名。月季的学名为“Rosa chinensis Jacquem”,其中 chinensis为(  )
A.科名 B.属名 C.种加词 D.命名者姓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月季的学名为“Rosa chinensis Jacquem”,其中Rosa是属名,chinensis 是种加词(种名),Jacquem是命名者的姓名。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
15.(2019·景洪模拟)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A.纲、门、界、种、科、属、目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种、属、目、科、纲、门、界 D.界、门、纲、目、科、属、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不同的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6.(2019·景洪模拟)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A.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B.偷猎和乱捕滥杀
C.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AB.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如乱捕滥杀、乱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活动的加剧,进而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AB不符合题意;
C.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C符合题意;
D.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环境污染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就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17.(2018·盘龙模拟)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 B.门 C.纲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最基本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多,共有的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有的特征越多。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8.(2018·盘龙模拟)下列属于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大气污染 D.以上三项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栖息地被破坏如人类的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垦荒种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不法分子滥捕乱杀和滥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导致生物资源逐渐减少,是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尤其是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更大,严重时会使水生生物灭绝。因此环境污染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故选项中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大气污染,都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19.(2018·开远模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依靠宣传教育 B.依靠法律手段
C.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0.(2018·昭阳模拟)“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蛋白质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2、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的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1.(2017·陆良模拟)生物分类单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科 C.纲 D.界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在“界、纲、科、种”中等级最大的是界.因此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D界.
故选:D.
【分析】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22.(2017·五华模拟)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海葵 B.蜗牛 C.蝗虫 D.乌龟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A、海葵是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B、蜗牛是软体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C、苍蝇是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D、乌龟是爬行动物,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选:D.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据此解答.
23.(2017·个旧模拟)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少和亲缘关系最近的分别是(  )
A.界、种 B.种、界 C.门、界 D.目、科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解: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远;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最多,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近.
故选:A.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4.(2017·陆良模拟)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保护生物栖息地 D.法律法规保护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选: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综合题
25.(2021·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形势在持续恶化。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昆明举办,届时将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资料二:云南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如图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于2020年公布的云南植物类群科、属、种的数量柱形图。
(1)如图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2)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从结构与功能上分析,原因是: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②   。
(3)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威胁,保护云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保护   的多样性,   是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COP15大会将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因为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性合作。
【答案】(1)种
(2)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3)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
(4)生物圈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如图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种。
(2)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从结构与功能上分析,原因是: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②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3)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威胁,保护云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COP15大会将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性合作。
故答案为:(1)种;(2)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果实能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3)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4)生物圈。
【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3个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26.(2021·云南)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拥有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有从热带谷地到高山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系列,这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中   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云南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目前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填“人类活动影响”或“自然灾害”)。
(3)在云南,每时每刻都有来自大自然的惊喜,不断有濒危动植物被发现。下图是生态摄影师在我省“盈江犀鸟谷”拍摄到的,双角犀鸟雌鸟用其大嘴将洞口封闭缩小准备育雏和雄鸟正在给巢内的雌鸟喂食的罕见图像。从行为获得途径(发生)来看,双角犀鸟的这些行为属于   行为、双角犀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4)《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答案】(1)生态系统
(2)人类活动影响
(3)先天性(本能);胚盘
(4)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鸟卵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云南拥有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有从热带谷地到高山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系列,这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中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破坏、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这些都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鸟类育雏、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从行为获得途径(发生)来看,双角犀鸟的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鸟卵结构中的胚盘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所以双角犀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胚盘。
(4)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7.(2020·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0年10月在昆明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迎接大会的召开,云南省于2020年5月22日颁布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书中指出:通过林下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带动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开展了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多个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保护工作。昆明的立体气候造就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下表显示部分生物类群的初步调查结果。
类群 种子植物 哺乳动物 鸟 鱼
已知种数 >3000 >100 >300 >50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②基因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表直接体现的层次是   (填序号)。
(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   个类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   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保护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答案】(1)①
(2)三;氧气
(3)生态系统
(4)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题表中体现了不同类群的种数,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除种子植物外,还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3)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4)保护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
【分析】(1)绿色植物可分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2)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8.(2020·云南)高黎贡山地处云南西北部,以丰富的植被和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而闻名于世。回答下列问题:
(1)高黎贡山保存着约5700多种高等植物,1100余种脊椎动物,这是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而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   多样性决定的,因此,高黎贡山又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2)高黎贡山的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中有很多本地特有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怒江金丝猴(又称黑仰鼻猴),这些动植物在维持   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护这些动植物的有效措施是   。
(3)利用高樂贡山丰富的生物资源,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养蜂产业,小蜜蜂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大贡献。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其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蜜蜂在采蠻的同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答案】(1)基因
(2)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3)社会;外骨骼
【知识点】社会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由于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2)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不容乐观,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3)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三种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腾,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9.(2019·云南)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6月2日报道,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事件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目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地块,虫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动物。
(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
(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   (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
【答案】(1)节肢
(2)蛹;完全变态
(3)生物入侵
(4)先天性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可得,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差异很大,这种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
(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生物入侵。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分析】(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
(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3)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
(4)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0.(2019·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是2019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为包括减緩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资料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除了常见的云南松、华山松等外,还有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
资料三:云南省委、省政府紧扣“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守住了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筑牢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2020年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和当好东道主做准备。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   (答出1点即可)。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   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3)“守住云南的青山绿水”,最重要的是保护   (填“生物种类”“基因”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请你给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1)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自然保护区
(3)生态系统
(4)多植树造林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珍稀物种的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本题实际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言之有理即可。如多植树造林;不燃放烟花爆竹;多乘坐公共交通;使用节能电器等。
【分析】( 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 2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2018·昆明)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态系统 海洋 热带雨林 其他森林 草地 湿地 农田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252 2007 302 232 14785 92
(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   (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
(3)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   。
【答案】(1)大于
(2)减弱
(3)自然保护区
(4)基因
(5)①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②保护野生动物;③积极宣传环保的意义,劝阻破坏环境的行为;④外出旅游不携带任何新鲜水果和蔬菜入境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大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所以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4)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收集了两万多种种质资源。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它在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5)“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列举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多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存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2.(2017·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问题.
饲养家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取桑椹,去果皮,用种子繁殖桑苗,采摘桑叶喂养家蚕,用蚕宝宝吐出的丝织成美丽的丝绸,骆驼驮运丝绸制品穿越茫茫戈壁滩,开辟了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让家蚕和桑树这两个小小的物种所演绎的人类文明史诗,以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又仿佛回响在人们的耳畔.
(1)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其种子外面有   包被着.
(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   时期.
(3)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耐饥耐渴、善走沙漠,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填“适应”或“影响”).骆驼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是通过遗传、变异和长期   ,不断进化的结果.
(4)生物圈中生活着包括家蚕、桑树和骆驼在内在数百万种生物,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
【答案】(1)果皮
(2)幼虫
(3)适应;自然选择
(4)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1)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取食桑叶,每隔5、6天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幼虫时期.(3)“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耐饥耐渴、善走沙漠”,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填“适应”或“影响”).“骆驼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是通过遗传、变异和长期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结果.(4)“生物圈中生活着包括家蚕、桑树和骆驼在内在数百万种生物,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故答案为:(1)果皮(2)幼虫(3)适应;自然选择(4)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分析】(1)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要影响环境.(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3.(2020·官渡模拟)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鳞脚蜗牛身长只有4.5厘米,却堪称世界上最硬核生物。其腹足上生满鳞片一样的薄片,覆盖着一层含铁的化合物,宛若穿了一件铁鳞甲。它只生活于印度洋大洋底的三个热泉喷口上。由于人们在热泉附近采矿,它成为了首个因采矿威胁而被宣告濒危的深海动物。
资料二:2019年初,蝗灾在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初现端倪。时至今日,这场25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已绵延到东非和西南亚地区,对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回顾蝗灾爆发的机制不难发现,蝗灾肆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失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的防线。
(1)由资料一可知,导致鳞脚蜗牛濒临灭绝的原因是   遭到破坏。
(2)由资料二可知,使水资源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防线的原因是   。
(3)由此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
(4)为控制当前愈演愈烈的蝗灾,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请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   。
【答案】(1)栖息环境
(2)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
(3)生态系统
(4)围绕生物防治、保护环境等理念进行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于人们在热泉附近采矿,它成为了首个因采矿威胁而被宣告濒危的深海动物。因此造成鳞脚蜗牛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环境遭到破坏。(2)由资料二可知,使水资源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防线的原因是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3)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划出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加以保护的地区。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珍贵的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为控制当前愈演愈烈的蝗灾,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3、防治蝗灾的方法如下:
(1)环境保护。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对于蝗灾的防治,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
(3) 天敌防治。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34.(2018·蒙自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云南是中国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云南省有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62.9%。植物特有种达1000种以上,珍稀树种位居全国之冠。例如望天树、跳舞草、华盖木、丽江云杉等。全省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在中国公布的39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有222种,超过全国总数的50%。例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等。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为保护云南生物的多样性,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   。
(3)资料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答案】(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生物种类;建立自然保护区
(3)种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因此,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为保护云南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种是最小、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资料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种。
【分析】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35.(2018·官渡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西山是一个林木苍翠、景色秀丽的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同时还生长着一些珍稀树种,如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树木。
资料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淇。“滇池清,昆明兴”。目前,环滇池流域已建、在建的人工湿地达27个,面积约22402.47亩。对必善滇池水质,美化人居环境,调节区域气候,以及恢复和保如鸟类、鱼类栖息地等发挥重要作用。
(1)西山森林公园物种资源丰富,直接体现了生物   的多样性;滇油杉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2)“春水碧于天,夏荷翠湖绚,秋风染红叶,冬鸥更缠绵”,保护昆明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谈谈你对这一理念的理解:   。
【答案】(1)种类;裸子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3)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西山森林公园物种资源丰富,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滇油杉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6.(2018·昭阳模拟)第一届全国青运会于 2015 年 10 月 18 日在福州举行,本届青运会的志愿者标 志形似翱翔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象征青年参与青运盛会、放飞青春梦想。
(1)中华凤头燕鸥常迁徙至福州越冬,它靠发达的   肌牵引飞行。
(2)中华凤头燕鸥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方面要依靠   系统从所摄取的大量食物中吸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   辅助   呼吸以获取更充足的氧气;另一方面,它的循环系统与人相似,可通过体循环和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细胞,并在细胞的   中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得足够的能量。
(3)中华凤头燕鸥在世界鸟类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濒危物种,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是   。
【答案】(1)胸
(2)消化;气囊;肺;线粒体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中华凤头燕鸥靠发达的胸肌牵引双翼飞行。(2)中华凤头燕鸥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方面要依靠消化系统从所摄取的大量食物中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气囊辅助肺呼吸,以获得更充足的氧;另一方面,它的循环系统与人相似,可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细胞,并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得足够的能量。(3)目前鸟类的生存因栖息地的破坏而不断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或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1、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1)身体呈纺锤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适于飞行;
(3)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4)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5)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7.(2017·个旧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 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 大约经过 200 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云南是中国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云南省有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 62.9%.植物特有种达1000种以上,珍稀树种位居全国之冠.例如望 天树、跳舞草、华盖木、丽江云杉等.全省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在中国公布的 39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有222种,超过全国总数的 50%.例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绿孔雀等.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为保护云南生物的多样性,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   .
(3)资料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答案】(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生物种类;建立自然保护区
(3)种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又叫本能行为,这些行为都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控制的.(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二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2)生物种类;建立自然保护区;(3)种
【分析】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38.(2016·镇雄模拟)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浅色桦尺蠖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   发育
(2)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蠖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浅色桦尺蠖数量会   (增加或减少)
(3)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保护   的多样性.
【答案】(1)完全变态
(2)增加
(3)物种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昆虫的发育有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凡是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叫做完全变态发育.保护物种的多样性(2)如果减少污染,环境颜色将逐渐变浅,这时深色桦尺蛾就会成为敌害的首选目标,其生存和产生后代的几率变小,数量减少;而浅色桦尺蛾则相反,它们由于具有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而得以生存,并产生后代,数量增多.这种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现象就是自然选择.(3)防治农林害虫应提倡生物防治的方法,否则易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破坏了生物的多样,这不利于保护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
(2)增加
(3)物种
【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3)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