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遗传与变异1)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遗传与变异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08:25:29

文档简介

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遗传与变异1)
一、单选题
1.(2021·昆明)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白毛和短毛 B.人的直发和卷发
C.水稻的高杆和抗锈病 D.玫瑰的红花和豌豆的紫花
【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C、狗的白毛和短毛、水稻的高杆和抗锈病都是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B、人的直发和卷发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D、玫瑰的红花和豌豆的紫花是不同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2021·昆明)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
C.DNA的任意片段都是基因
D.DNA的外形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不符合题意;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DNA分子上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C符合题意;
D、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2021·云南)鸽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对,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A.20条 B.20对 C.40条 D.40对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细胞内有一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在生物体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鸽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对,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条,成单存在。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4.(2020·云南)有关人体内体细胞核中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和DNA的数目一样多
B.染色体比基因的数目多
C.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
D.基因、DNA和染色体均不成对存在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B.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所以基因的数目比染色体、DNA多,A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C正确。
D.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DAN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5.(2019·昆明)“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着拟南芥等6种生物,在月球背面进行生物生长培育实验。在月球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内,一定发生明显变化但不会导效变异的是(  )
A.染色体形态 B.DNA的结构 C.基因的结构 D.染色体结构
【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着拟南芥等6种生物,在月球背面进行生物生长培育实验。在月球微重力的作用下,拟南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平均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部分,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不会导致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6.(2018·昆明)201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弗里·霍尔等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果蝇正常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基因。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人类也拥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
B.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
C.该基因不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D.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类也拥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B不符合题意;
C.该基因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D.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2017·曲靖)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羊的黑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D.小麦的高产和抗倒伏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解:A、兔和羊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和羊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
BD、人的身高和体重、小麦的高产和抗倒伏,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
C、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
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故选:C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8.人的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有酒窝和无酒窝 B.身高和体重
C.双眼皮和单眼皮 D.有耳垂和无耳垂
【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CD、有酒窝和无酒窝、双眼皮和单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ACD正确;
B、身高和体重,是身体的高矮与体重的大小,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B不正确.
故选: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9.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就是基因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目相等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DNA不是基因.故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B错误.
C、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故C正确.
D、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因此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目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 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
10.(2021·云县模拟)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
B.遗传和变异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生物体上
C.变异都是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都是可遗传的
D.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不符合题意。
BD.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因此,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子女和父母有相同的性状也有不同的性状,因此遗传和变异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生物体上,BD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1.(2020·盘龙模拟)如图所示基因组成中,最可能是生殖细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是不成对的。如题干中AA、aa、Aa基因组成都是成对的,属于体细胞,D选项的A基因不成对,最可能是生殖细胞。故答案为:D。
【分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基因数目都成对。
12.(2020·官渡模拟)下图表示人体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棒状结构代表染色体 B.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C.基因A和B控制不同的性状 D.该细胞一定是个卵细胞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呈棒状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A正确。
B.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B正确。
C.不同基因A和B控制不同的性状,C正确。
D.生殖细胞成单存在,该细胞不一定是卵细胞,也可能是精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13.(2020·建水模拟)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A错误。
B.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B正确。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和很多个蛋白质分子,C正确。
D.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1个DNA分子。
14.(2019·盘龙模拟)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L)又名白花三叶草,一般同一叶柄上有三片小叶,但偶尔也会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植株。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A.生殖 B.变异 C.进化 D.遗传
【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白车轴草,一般同一叶柄上有三片小叶,但偶尔也会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植株,体现了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变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现象叫生物的遗传。
2、进化: 进化,又称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
3、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15.(2019·盘龙模拟)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人的心肌细胞中①是成对存在的
C.①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②和③
D.③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DNA位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均有,A符合题意;
B.人的心肌细胞是体细胞,心肌细胞中①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①染色体,它是由③DNA和②蛋白质两部分组成,C不符合题意;
D.③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识图:① -染色体, ②-蛋白质,③-DNA。
在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条DNA分子,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16.(2018·蒙自模拟)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细胞中的 DNA成对存在 B.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人的体细胞核中DNA成对存在 D.DNA上的片段不能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因此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7.(2018·官渡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数量一样多
C.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D.生物的一个性状是由一个基因控制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A不符合题意;
B、基因仅仅是DNA分子上的能够决定生物某一性状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数远远大于染色体数,B不符合题意;
C、体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的,C符合题意;
D、生物的一个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18.(2018·盘龙模拟)有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不相同
B.成对染色体中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遗传信息存在于DNA上
D.从数量上看,红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上,染色体=DNA>基因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但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完全相同,如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就不同,A不符合题意。
B、成对染色体中的两个DNA分子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XY就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符合题意。
D、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红细胞内没有染色体、DNA、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9.(2018·开远模拟)下列图示可以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一只有一条DNA分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所以是染色体包含DNA,DNA包含基因。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中有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种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018·昭阳模拟)下列形状中,哪些属于人的性状?(  )
① 皮肤的颜色
② 眼皮的单双
③ 头发的长短
④ 耳垂的有无
⑤ 衣服的大小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①皮肤的颜色、②眼皮的单双、④耳垂的有无,这些属于形态特征.③头发的长短是头发的生长现象,不是性状;⑤衣服不是生物,因此⑤衣服的大小不是性状。
故答案为:A
【分析】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二、实验探究题
21.(2017·昆明)为探究番茄果色的遗传,某实验小组用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亲代 子代/个
红果 黄果
甲 黄果×黄果 0 235
乙 红果×红果 ? 60
丙 红果×黄果 120 126
请分析回答:
(1)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   .
(2)乙组子代中出现了黄果,可推测出黄果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理论上子代应有红果   个.
(3)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丙组子代中红果的基因组成是   .
(4)已知番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则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对.
【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180
(3)Bb
(4)12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乙组亲代红果×红果,“乙组子代中出现了黄果”,可推测出黄果为隐性(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黄果的基因组成是bb.亲代红果遗传给子代黄果(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红果和黄果的比例是3:1,因此理论上子代应有红果60×3═180个.(3)丙组亲代红果遗传给子代黄果(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子代中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已知番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则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对.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隐性;180(3)Bb(4)12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三、综合题
22.(2021·昆明)人类的正常指和短指由一对基因控制,如图表示某家庭的遗传情况。
据图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女儿和儿子手指不同的现象称为   。
(2)据图判断,短指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4)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填“体细胞”或“生殖细胞”)。
(5)若女儿与一个正常指的男性结婚,生出短指孩子的可能性是   。
【答案】(1)变异
(2)显性
(3)Bb
(4)生殖细胞
(5)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遗传学上,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女儿和儿子手指不同,这种子代个体性状上的差异现象称为变异。
(2)(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亲代都是短指,而后代出现了正常指,正常指一定是了隐性性状,而短指是显性性状,而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即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Bb。
(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5)女儿是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是bb,与一个正常指男性结婚,男性的基因组成也是bb,因此生出的孩子一定是bb正常指,不可能生出短指的Bb或BB的孩子,因为两人都没有B这一基因。
故答案为:(1)变异;(2)显性;(3)Bb;(4)生殖细胞;(5)0。
【分析】1、变异是指亲代子代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都是短指,而后代出现了正常指,正常指一定是了隐性性状,而短指是显性性状,而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即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Bb。
2、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受精卵细胞核的基因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 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是bb。父母基因组成都是bb,其后代基因组成都是bb,全部是正常指。
23.(2021·云南)豌豆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的种子表现为圆粒,基因组成为rr的种子表现为皱粒。下表是研究该性状的几组杂交实验,表中“×”表示杂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甲 乙 丙
杂交实验
(1)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甲组杂交子代全为圆粒豌豆,则亲代中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3)乙组的杂交后代中,出现皱粒的可能性为   。
(4)丙组后代出现圆粒豌豆的可能性是   。
(5)在遗传的过程中,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   (填“基因”或“性状”)。
【答案】(1)相对性状
(2)RR
(3)1/4(25%)
(4)0
(5)基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豌豆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的种子表现为圆粒,基因组成为rr的种子表现为皱粒。甲组杂交子代全为圆粒豌豆,则亲代中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子代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Rr。
(3)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乙组的杂交后代中,出现皱粒的可能性为1/4(25%)。
(4)丙组亲代都是皱粒,基因型为rr,因此后代出现圆粒豌豆RR或Rr的可能性是0。
(5)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在遗传的过程中,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基因。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4.(2020·昆明)小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经查阅资料证实,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体内缺少乳糖酶所致。乳糖耐受(A)对乳糖不耐受(a)为显性。小强调查其父母的症状后做了如图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   。
(2)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3)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表现为乳糖耐受的可能性是   %,若获得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则其性别是   性。
(4)小强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   (填基因或环境)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答案】(1)相对性状
(2)Aa
(3)50;男
(4)环境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相对性状。(2)小强的基因组成是aa,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后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小强的一个a来自母亲,另一个a一定来自父亲。父亲是乳糖耐受,所以基因组成是Aa。(3)根据(2)题的分析可知,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则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所以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表现为乳糖耐受的可能性是50%。
父亲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从性别的遗传规律分析,正常男孩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若获得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则其性别是男性。(4)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观型=基因型+环境条件。小强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环境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分析】(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5.(2020·云南)人的前额发际分为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两种,有美人尖由显性基因B控制,无美人尖由隐性基因b控制。下图表示某家庭前额发际的遗传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美人尖与无美人尖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比例是   。
(3)父亲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   ,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美人尖的可能性是   ,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她的性染色体来源于   。
【答案】(1)相对性状
(2)0
(3)Bb;50%;一条X来源于父方,一条X来源于母方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有美人尖与无美人尖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从题干中的遗传图可知母亲的的前额发际为无美人尖,无美人尖的基因组成是bb。因此,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比例是0%。(3)由题干中的遗传基因图可知:父亲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Bb,母亲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bb,孩子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有美人尖的可能性是50%。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她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其中一条X来源于父方,一条X来源于母方。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人的有美人尖由显性基因(大写字母B表示)控制,无美人尖由隐性基因(小写字母b表示)控制”,有美人尖则是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美人尖的基因组成是bb。
26.(2019·云南) 2019年5月25日,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拍摄到的白色大熊猫照片,照片中大熊猫通体白色,没有了“黑眼圈”。专家认为,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若下图为大熊猫的白化病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的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根据遗传图分析,大熊猫的白化是由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   。
(3)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则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   。
(4)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形式与人类相同,亲代雄性大熊猫传给子代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   (填“X”或“Y”)。
【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aa
(3)75%(3/4、0.75)
(4)X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大熊猫的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都正常,而子代中出现了白化病的个体,说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大熊猫的白化是由隐性基因控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大熊猫亲本为Aa和Aa,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aa。
(3)由下图图解可得,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则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75%。

(4)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形式与人类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子代的两条性染色体一条来之父方,一条来之母方。子代为雌性大熊猫,性染色体是XX,则亲代雄性大熊猫传给子代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2019·昆明)尝试含无毒化学物质苯硫脲(PTC)的品味纸,父母感觉味苦,属味觉者,小丽却不觉得苦,属味盲者,小丽通过查阅资料证实,能品尝到苦味是由苦味基因(T)控制的,其遗传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推测自己的基因组成为tt,则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2)苦味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①]   和[②]   。
(3)母亲   (填“能”或“不能”)产生含苦味基因T的生殖细胞。
(4)父亲传给女儿小丽的性染色体是   (填“X”或“Y”) 染色体。
【答案】(1)Tt
(2)精子;卵细胞
(3)能
(4)X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已知味觉者和味盲者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味觉者的基因(T)是显性基因,决定味盲者的基因(t)是隐性基因。一对味觉者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味盲者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父亲的基因组成是Tt,母亲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过程如图:

(2)从遗传图解看出,控制味觉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①精子和②卵细胞。
(3)从遗传图解看出,母亲能产生T或t的卵细胞。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8.(2017·云南)人的多指由显性基因(T)控制,手指正常由隐性基因(t)控制,请据图回答:
(1)在遗传学上,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   .
(2)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则母亲的基因型是   .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手指正常的可能性是   ,基因型是   .
(4)父亲提供给男孩的性染色体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Tt
(3)50%;tt
(4)Y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多指和手指正常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2)“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母亲遗传给手指正常(tt)孩子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母亲多指的基因型是Tt,遗传图解如图1:
3)从图1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手指正常的可能性是50%,基因型是tt.(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从图2看出,父亲提供给男孩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Tt (3)50%;tt(4)Y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人的多指由显性基因(T)控制,手指正常由隐性基因(t)控制”,则多指的基因组成是TT或Tt,手指正常的基因组成是tt.(4)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9.(2021·云县模拟)下表是一个家庭中各成员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成员 性状 父亲 母亲 儿子
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1)母亲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2)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3)据表推测,有耳垂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   。
(4)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用a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答案】(1)变异
(2)相对性状
(3)显性;75%(或3/4)
(4)AA或A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遗传学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叫做变异。母亲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父母都有耳垂,而出现了无耳垂的儿子,说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A,决定无耳垂的基因为a,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一对夫妇,生的孩子无耳垂,说明夫妇双方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如果这一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有耳垂的可能性有75%。
(4)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用a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或者Aa,母亲基因为a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0.(2020·盘龙模拟)如图是孟德尔研究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假设控制豌豆高茎基因是D,控制豌豆矮茎基因是d,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子一代高茎豌豆自花传粉,到子二代植株中出现了矮茎豌豆。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叫做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   。
(2)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有   。
(3)从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随意选取其中的一株豌豆,用这株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矮茎豌豆吗?   。如果出现了矮茎豌豆,那么从理论上可以得出:子二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数量的比应该接近   。
【答案】(1)变异;相对性状
(2)DD、Dd
(3)不一定;1:1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因此子一代高茎豌豆自花传粉,到子二代植株中出现了矮茎豌豆,这种现象叫做变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2)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如下图:
因此,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分别是DD、Dd。(3)已知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从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随意选取其中的一株豌豆,用这株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dd)杂交”,如果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后代的基因组成为Dd,性状表现为高茎,即后代不会出现矮茎豌豆;如果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则后代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两种情况,性状表现为高茎和矮茎,且性状比为1:1。如图所示: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1.(2020·官渡模拟)棉花纤维有白色和紫色两种。为研究棉花纤维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 子代植株数目(单位:株)
紫色 白色
甲 紫色×白色 210 208
乙 紫色×白色 0 280
(1)在遗传学上,棉花纤维的白色与紫色称为一对   。
(2)根据   组数据分析可知,   色是显性性状。
(3)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甲组亲代白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
(4)若乙组子代白色个体之间交配,后代为紫色的概率为   。
【答案】(1)相对性状
(2)乙;白
(3)Aa
(4)25%(1/4)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棉花纤维的白色与紫色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如果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那么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因此根据乙组数据分析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3)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根据(2)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紫色是隐性性状。由于甲组子代出现了紫色性状,因此甲组亲代都含有隐性基因(a),则甲组亲代白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a。(4)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根据题干可知,乙组子代的白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其个体之间交配,后代为紫色的概率为25%(1/4)。原因如图所示:
【分析】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
32.(2020·文山模拟)豌豆的种子有绿色和黄色两种,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90颗种子,这些种子的颜色及质量分别如下表及直方图所示,如图表示豌豆植株的受精过程,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
种子颜色 黄色 绿色
种子数目 143 47
(1)豌豆种子的不同表现类型绿色和黄色称为   ,根据图中信息,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是   (显性或隐性)基因。
(2)豌豆种子的绿色与黄色大田中的豌豆植株中偶然有一株结出白色籽粒,这是生物   的结果。直方图显示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差别,因为水肥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是由于环境引起的,属于   的变异。
(3)如果将题干中的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与自然界中另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种子中,绿色种子占有的比例是   。
(4)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的豌豆新品种,抗虫这种性状能够遗传吗?   ,说出你的理由   。
【答案】(1)相对性状;显性
(2)变异;不可遗传
(3)0或25%
(4)能;豌豆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种子的不同表现类型绿色和黄色称为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具有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新出现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90颗种子,后代黄色为显性性状,后代绿色为隐性性状。(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豌豆种子的绿色与黄色大田中的豌豆植株中偶然有一株结出白色籽粒,这是生物变异的结果,直方图显示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了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为水肥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的变异。(3)如果用D、d分别表示控制豌豆种子颜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黄色是显性性状,143颗黄色种子的基因型是DD、Dd,如图1所示:
如果将题干中的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与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基因组合:DD×DD、DD×Dd、Dd×Dd,经过受精作用的种子中,绿色种子占的比例是0或25%。(4)将外源基因植入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并引起性状发生变化,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33.(2020·马龙模拟)如图是人类有耳垂与无耳垂的通传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有耳垂与无耳垂分别由基因“A”与“a”控制)
(1)有耳垂与无耳垂为一对   ,3 的基因型为   。
(2)3、4的后代为无耳垂的机率是   。
(3)1的基因型可能为 Aa或者   。
(4)如果1和2有多个子女,有耳垂与无耳垂的比例理论上为   或者   。
【答案】(1)相对性状;Aa
(2)50%
(3)AA
(4)1:1;全为有耳垂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人类有耳垂与无耳垂这一表现”,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才表现出隐性性状;已知有耳垂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a”控制,因此图中2表现为无耳垂的基因是aa,2号遗传给3号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有耳垂3号的基因组成是Aa。(2)3号(Aa)和4号(aa)所生孩子的基因组成有2种,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3、4的后代基因分别是Aa或aa,且Aa:aa═1:1,因此3、4的后代为无耳垂的机率是50%。(3)生物的性状由成对的基因控制,1号遗传给3号的基因一定是A,1的基因型可能为 Aa或者AA。(4)如果1和2有多个子女,如果有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无耳垂母亲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该夫妇所生有耳垂与无耳垂孩子的比例理论上为Aa:aa═1:1.如果有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无耳垂母亲的基因是aa,因此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组成均是Aa,即他们每生育无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0。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4.(2019·祥云模拟)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所示的是三个家庭毛发遗传的统计情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父亲 母亲 子代
家庭Ⅰ 直发 直发 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家庭Ⅱ 卷发 卷发 女儿卷发
家庭Ⅲ 直发 卷发 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1)这对相对性状中的   是显性性状。
(2)如果用A、a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家庭Ⅲ子代中,直发的基因组成是   ,卷发的基因组成是   。
(3)如果家庭Ⅱ再生育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   %,出现直发孩子的可能性是   %。
【答案】(1)直发
(2)Aa;aa
(3)50;0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人类的直发与卷发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中家庭1父母都直发,而出现了卷发的女儿,说明直发是显性性状,卷发是隐性性状。遗传图解:

(2)家庭Ⅲ中,母亲卷发,父亲直发,儿子卷发的基因型是aa,其中一个基因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说明父亲带有隐性基因a,父亲直发,还带有显性基因A,父亲的基因型是Aa。
可见后代卷发的基因是aa,直发的基因是Aa。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生育一个女孩,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
家庭Ⅱ,父母都卷发,基因均为aa,遗传图解如图:
后代出现直发孩子的可能性是0%。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5.(2019·景洪模拟)下图是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性状的遗传图谱,据图回答:
(1)在遗传学上,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   性状。
(2)图中子代豌豆和亲代豌豆的性状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根据遗传图谱可以推出显性性状是   。
(3)若用 E 表示显性基因,e 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豌豆①的基因组成是   ,子代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答案】(1)相对
(2)变异;圆粒
(3)Ee;ee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豌豆的亲代都是圆粒,后代删除线皱粒,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亲代都是圆粒,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皱粒,因此依据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亲子代的表现情况可以判断出圆粒是显性性状。(3)“若用E表示显性基因,e表示隐性基因”,则圆粒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皱粒的基因组成是ee。则亲本圆粒遗传给子代皱粒(ee)的基因一定是e,因此亲本中圆粒植株的基因型为Ee,遗传图解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代皱粒的基因是ee。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3、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6.(2018·蒙自模拟)已知人类非聋哑与聋哑是一对相对性状,非聋哑受显性基因D控制,聋哑受隐性基因d控制,据图回答:
(1)非聋哑与聋哑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隐性性状是   
(2)据图中标号2和3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5的性状是   。
(3)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患聋哑病的孩子 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图中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患聋哑病的机率是   。
【答案】(1)非聋哑;聋哑
(2)Dd;dd;非聋哑
(3)23
(4)变异;2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非聋哑与聋哑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非聋哑,隐性性状是聋哑。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类非聋哑与聋哑是一对相对性状,非聋哑受显性基因D控制,聋哑受隐性基因d控制,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2的基因型是Dd,3的基因型是dd、5的基因是Dd,属于显性性状非聋哑。
(3)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也就是46条。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有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即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因此,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
(4)“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患聋哑病的孩子”,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变异。从遗传图解看出,“图中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患聋哑病的机率是25%。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7.(2018·官渡模拟)甜椒口感淸甜,富含维生素A、C,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普通辣椒高。目前培育的甜椒有绿色、红色、黄色等多种果色,结合所学知识,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甜椒的绿果和货果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   。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则亲代绿果的基因组成都是   ,子代中出现黄果的槪率是   。
(3)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都会搭载上辣椒、番茄等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宇宙旅行的“太空椒”果型变大,甜度变高,这些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1)黄果;亲代性状均为绿果,子代出现新性状黄果
(2)Dd;25%
(3)可遗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甜椒的绿果和货果中,隐性性状是黄果,因为亲代性状均为绿果,子代出现新性状黄果;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则亲代绿果的基因组成都是Dd,子代中出现黄果的槪率是25%;
(3)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经过宇宙旅行的“太空椒”果型变大,甜度变高,这些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8.(2018·曲靖模拟)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子女
单眼皮 双眼皮
1 父母均为单眼皮 60 0
2 父母均为双眼皮 26 74
3 父母一方为单,一方为双 56 128
(1)父母为双眼皮,子女为双眼皮,此现象称为   ;父母为双眼皮,子女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
(2)单眼皮和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   ;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DNA上的   控制的.
(3)根据表中第   组数据可以推测单眼皮为隐性性状,若第三组某家庭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答案】(1)遗传;变异
(2)相对性状;基因
(3)2;Bb、b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父母为双眼皮,子女为双眼皮,体现了亲子间的相似性此现象称为遗传。父母为双眼皮,而子女为单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此现象称为变异。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所以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3)若亲代性状相同,在子代中没有出现新性状,则不能判断亲代的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如果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根据第2组数据判定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若第三组中某家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父亲遗传给单眼皮(bb)孩子的基因一定是b,父亲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因此,该家庭中父亲的基因组成为Bb,母亲的基因组成为bb。
【分析】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中的表现规律,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把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表示;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倘若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大写字母或一大一小(如AA或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显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小写字母(如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
39.(2018·盘龙模拟)下表是对某个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据表回答问题:
性状 父亲 母亲 儿子
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1)父亲有酒窝,儿子也有酒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
控制卷舌的基因显性用 A 表示,隐性用 a 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
(3)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那么父亲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后代是有耳垂的概率是   。
【答案】(1)遗传
(2)Aa;aa
(3)23 条
(4)5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父亲有酒窝,儿子也有酒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
(2)控制卷舌的基因显性用 A 表示,隐性用 a 表示。从图表中可知儿子不能卷舌,所以基因组成是aa;母亲不能卷舌(aa),父亲能够卷舌,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
(3)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那么父亲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23条。
(4)显性基因用E表示,隐性基因用e表示,无耳垂是隐性性状,表现为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因此对夫妇中,父亲无耳垂的基因组成为ee;子女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其中一个e一定来有耳垂的母亲,遗传图解如图: 。
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后代是有耳垂的概率是50%。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0.(2018·盘龙模拟)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稻遗传的实验数据。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株
长穗 短穗
甲 短穗×短穗 225 667
乙 短穗×长穗 423 429
(1)在遗传学上,水稻的长穗和短穗称为一对   。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长穗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若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甲组子代中短穗水稻的基因组成是   。
(4)理论上,乙组子代中长穗水稻所占的比例是   。
(5)已知水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12对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   。
【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
(3)DD或Dd
(4)50%
(5)12条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遗传学上,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相对性状”。
(2)表格中甲组亲本是短穗×短穗,子一代植株出现长穗,表明长穗是隐性性状,短穗是显性性状。因此,通过甲杂交组合,“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
(3)若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长穗的基因组成是dd,短穗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因此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应该是dd,分别由亲代短穗各提提供一个基因d,所以亲代短穗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甲组子代中短穗水稻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4)乙组子代中长穗基因dd,分别由亲代各提供一个基因d,因此乙组短穗亲代的基因是Dd,长穗基因是dd,遗传图解如图:
理论上,乙组子代中长穗水稻所占的比例是:50%。
(5)从(4)遗传图解看出,水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12对,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水稻的生殖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 1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遗传与变异1)
一、单选题
1.(2021·昆明)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白毛和短毛 B.人的直发和卷发
C.水稻的高杆和抗锈病 D.玫瑰的红花和豌豆的紫花
2.(2021·昆明)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
C.DNA的任意片段都是基因
D.DNA的外形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2021·云南)鸽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对,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A.20条 B.20对 C.40条 D.40对
4.(2020·云南)有关人体内体细胞核中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和DNA的数目一样多
B.染色体比基因的数目多
C.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
D.基因、DNA和染色体均不成对存在
5.(2019·昆明)“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着拟南芥等6种生物,在月球背面进行生物生长培育实验。在月球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内,一定发生明显变化但不会导效变异的是(  )
A.染色体形态 B.DNA的结构 C.基因的结构 D.染色体结构
6.(2018·昆明)201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弗里·霍尔等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果蝇正常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基因。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人类也拥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
B.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
C.该基因不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D.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7.(2017·曲靖)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羊的黑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D.小麦的高产和抗倒伏
8.人的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有酒窝和无酒窝 B.身高和体重
C.双眼皮和单眼皮 D.有耳垂和无耳垂
9.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就是基因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目相等
10.(2021·云县模拟)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
B.遗传和变异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生物体上
C.变异都是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都是可遗传的
D.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11.(2020·盘龙模拟)如图所示基因组成中,最可能是生殖细胞的是(  )
A. B. C. D.
12.(2020·官渡模拟)下图表示人体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棒状结构代表染色体 B.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C.基因A和B控制不同的性状 D.该细胞一定是个卵细胞
13.(2020·建水模拟)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4.(2019·盘龙模拟)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L)又名白花三叶草,一般同一叶柄上有三片小叶,但偶尔也会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植株。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A.生殖 B.变异 C.进化 D.遗传
15.(2019·盘龙模拟)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人的心肌细胞中①是成对存在的
C.①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②和③
D.③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
16.(2018·蒙自模拟)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细胞中的 DNA成对存在 B.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人的体细胞核中DNA成对存在 D.DNA上的片段不能控制生物性状
17.(2018·官渡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数量一样多
C.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D.生物的一个性状是由一个基因控制
18.(2018·盘龙模拟)有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不相同
B.成对染色体中的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遗传信息存在于DNA上
D.从数量上看,红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上,染色体=DNA>基因
19.(2018·开远模拟)下列图示可以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20.(2018·昭阳模拟)下列形状中,哪些属于人的性状?(  )
① 皮肤的颜色
② 眼皮的单双
③ 头发的长短
④ 耳垂的有无
⑤ 衣服的大小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二、实验探究题
21.(2017·昆明)为探究番茄果色的遗传,某实验小组用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亲代 子代/个
红果 黄果
甲 黄果×黄果 0 235
乙 红果×红果 ? 60
丙 红果×黄果 120 126
请分析回答:
(1)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   .
(2)乙组子代中出现了黄果,可推测出黄果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理论上子代应有红果   个.
(3)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丙组子代中红果的基因组成是   .
(4)已知番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则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对.
三、综合题
22.(2021·昆明)人类的正常指和短指由一对基因控制,如图表示某家庭的遗传情况。
据图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女儿和儿子手指不同的现象称为   。
(2)据图判断,短指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4)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填“体细胞”或“生殖细胞”)。
(5)若女儿与一个正常指的男性结婚,生出短指孩子的可能性是   。
23.(2021·云南)豌豆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的种子表现为圆粒,基因组成为rr的种子表现为皱粒。下表是研究该性状的几组杂交实验,表中“×”表示杂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甲 乙 丙
杂交实验
(1)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甲组杂交子代全为圆粒豌豆,则亲代中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3)乙组的杂交后代中,出现皱粒的可能性为   。
(4)丙组后代出现圆粒豌豆的可能性是   。
(5)在遗传的过程中,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   (填“基因”或“性状”)。
24.(2020·昆明)小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经查阅资料证实,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体内缺少乳糖酶所致。乳糖耐受(A)对乳糖不耐受(a)为显性。小强调查其父母的症状后做了如图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   。
(2)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3)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表现为乳糖耐受的可能性是   %,若获得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则其性别是   性。
(4)小强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   (填基因或环境)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25.(2020·云南)人的前额发际分为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两种,有美人尖由显性基因B控制,无美人尖由隐性基因b控制。下图表示某家庭前额发际的遗传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美人尖与无美人尖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比例是   。
(3)父亲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   ,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美人尖的可能性是   ,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她的性染色体来源于   。
26.(2019·云南) 2019年5月25日,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拍摄到的白色大熊猫照片,照片中大熊猫通体白色,没有了“黑眼圈”。专家认为,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若下图为大熊猫的白化病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的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根据遗传图分析,大熊猫的白化是由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   。
(3)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则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   。
(4)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形式与人类相同,亲代雄性大熊猫传给子代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   (填“X”或“Y”)。
27.(2019·昆明)尝试含无毒化学物质苯硫脲(PTC)的品味纸,父母感觉味苦,属味觉者,小丽却不觉得苦,属味盲者,小丽通过查阅资料证实,能品尝到苦味是由苦味基因(T)控制的,其遗传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推测自己的基因组成为tt,则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2)苦味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①]   和[②]   。
(3)母亲   (填“能”或“不能”)产生含苦味基因T的生殖细胞。
(4)父亲传给女儿小丽的性染色体是   (填“X”或“Y”) 染色体。
28.(2017·云南)人的多指由显性基因(T)控制,手指正常由隐性基因(t)控制,请据图回答:
(1)在遗传学上,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   .
(2)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则母亲的基因型是   .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手指正常的可能性是   ,基因型是   .
(4)父亲提供给男孩的性染色体是   .
29.(2021·云县模拟)下表是一个家庭中各成员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成员 性状 父亲 母亲 儿子
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1)母亲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2)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3)据表推测,有耳垂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   。
(4)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用a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30.(2020·盘龙模拟)如图是孟德尔研究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假设控制豌豆高茎基因是D,控制豌豆矮茎基因是d,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子一代高茎豌豆自花传粉,到子二代植株中出现了矮茎豌豆。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叫做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   。
(2)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有   。
(3)从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随意选取其中的一株豌豆,用这株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矮茎豌豆吗?   。如果出现了矮茎豌豆,那么从理论上可以得出:子二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数量的比应该接近   。
31.(2020·官渡模拟)棉花纤维有白色和紫色两种。为研究棉花纤维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 子代植株数目(单位:株)
紫色 白色
甲 紫色×白色 210 208
乙 紫色×白色 0 280
(1)在遗传学上,棉花纤维的白色与紫色称为一对   。
(2)根据   组数据分析可知,   色是显性性状。
(3)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甲组亲代白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
(4)若乙组子代白色个体之间交配,后代为紫色的概率为   。
32.(2020·文山模拟)豌豆的种子有绿色和黄色两种,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90颗种子,这些种子的颜色及质量分别如下表及直方图所示,如图表示豌豆植株的受精过程,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
种子颜色 黄色 绿色
种子数目 143 47
(1)豌豆种子的不同表现类型绿色和黄色称为   ,根据图中信息,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是   (显性或隐性)基因。
(2)豌豆种子的绿色与黄色大田中的豌豆植株中偶然有一株结出白色籽粒,这是生物   的结果。直方图显示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差别,因为水肥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是由于环境引起的,属于   的变异。
(3)如果将题干中的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与自然界中另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种子中,绿色种子占有的比例是   。
(4)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的豌豆新品种,抗虫这种性状能够遗传吗?   ,说出你的理由   。
33.(2020·马龙模拟)如图是人类有耳垂与无耳垂的通传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有耳垂与无耳垂分别由基因“A”与“a”控制)
(1)有耳垂与无耳垂为一对   ,3 的基因型为   。
(2)3、4的后代为无耳垂的机率是   。
(3)1的基因型可能为 Aa或者   。
(4)如果1和2有多个子女,有耳垂与无耳垂的比例理论上为   或者   。
34.(2019·祥云模拟)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所示的是三个家庭毛发遗传的统计情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父亲 母亲 子代
家庭Ⅰ 直发 直发 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家庭Ⅱ 卷发 卷发 女儿卷发
家庭Ⅲ 直发 卷发 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1)这对相对性状中的   是显性性状。
(2)如果用A、a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家庭Ⅲ子代中,直发的基因组成是   ,卷发的基因组成是   。
(3)如果家庭Ⅱ再生育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   %,出现直发孩子的可能性是   %。
35.(2019·景洪模拟)下图是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性状的遗传图谱,据图回答:
(1)在遗传学上,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   性状。
(2)图中子代豌豆和亲代豌豆的性状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根据遗传图谱可以推出显性性状是   。
(3)若用 E 表示显性基因,e 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豌豆①的基因组成是   ,子代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36.(2018·蒙自模拟)已知人类非聋哑与聋哑是一对相对性状,非聋哑受显性基因D控制,聋哑受隐性基因d控制,据图回答:
(1)非聋哑与聋哑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隐性性状是   
(2)据图中标号2和3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5的性状是   。
(3)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患聋哑病的孩子 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图中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患聋哑病的机率是   。
37.(2018·官渡模拟)甜椒口感淸甜,富含维生素A、C,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普通辣椒高。目前培育的甜椒有绿色、红色、黄色等多种果色,结合所学知识,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甜椒的绿果和货果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   。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则亲代绿果的基因组成都是   ,子代中出现黄果的槪率是   。
(3)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都会搭载上辣椒、番茄等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宇宙旅行的“太空椒”果型变大,甜度变高,这些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38.(2018·曲靖模拟)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子女
单眼皮 双眼皮
1 父母均为单眼皮 60 0
2 父母均为双眼皮 26 74
3 父母一方为单,一方为双 56 128
(1)父母为双眼皮,子女为双眼皮,此现象称为   ;父母为双眼皮,子女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
(2)单眼皮和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   ;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DNA上的   控制的.
(3)根据表中第   组数据可以推测单眼皮为隐性性状,若第三组某家庭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9.(2018·盘龙模拟)下表是对某个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据表回答问题:
性状 父亲 母亲 儿子
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1)父亲有酒窝,儿子也有酒窝,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
控制卷舌的基因显性用 A 表示,隐性用 a 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
(3)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那么父亲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后代是有耳垂的概率是   。
40.(2018·盘龙模拟)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稻遗传的实验数据。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株
长穗 短穗
甲 短穗×短穗 225 667
乙 短穗×长穗 423 429
(1)在遗传学上,水稻的长穗和短穗称为一对   。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长穗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若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甲组子代中短穗水稻的基因组成是   。
(4)理论上,乙组子代中长穗水稻所占的比例是   。
(5)已知水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12对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C、狗的白毛和短毛、水稻的高杆和抗锈病都是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B、人的直发和卷发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D、玫瑰的红花和豌豆的紫花是不同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不符合题意;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DNA分子上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C符合题意;
D、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细胞内有一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在生物体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鸽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对,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条,成单存在。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4.【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B.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所以基因的数目比染色体、DNA多,A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C正确。
D.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DAN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5.【答案】A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着拟南芥等6种生物,在月球背面进行生物生长培育实验。在月球微重力的作用下,拟南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平均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部分,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不会导致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6.【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类也拥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B不符合题意;
C.该基因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D.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解:A、兔和羊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和羊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
BD、人的身高和体重、小麦的高产和抗倒伏,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
C、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
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故选:C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8.【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CD、有酒窝和无酒窝、双眼皮和单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ACD正确;
B、身高和体重,是身体的高矮与体重的大小,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B不正确.
故选: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DNA不是基因.故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B错误.
C、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故C正确.
D、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因此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目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 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
10.【答案】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不符合题意。
BD.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因此,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子女和父母有相同的性状也有不同的性状,因此遗传和变异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生物体上,BD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1.【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是不成对的。如题干中AA、aa、Aa基因组成都是成对的,属于体细胞,D选项的A基因不成对,最可能是生殖细胞。故答案为:D。
【分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基因数目都成对。
12.【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呈棒状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A正确。
B.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B正确。
C.不同基因A和B控制不同的性状,C正确。
D.生殖细胞成单存在,该细胞不一定是卵细胞,也可能是精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13.【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A错误。
B.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B正确。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和很多个蛋白质分子,C正确。
D.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1个DNA分子。
14.【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白车轴草,一般同一叶柄上有三片小叶,但偶尔也会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植株,体现了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变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现象叫生物的遗传。
2、进化: 进化,又称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
3、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15.【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DNA位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均有,A符合题意;
B.人的心肌细胞是体细胞,心肌细胞中①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①染色体,它是由③DNA和②蛋白质两部分组成,C不符合题意;
D.③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识图:① -染色体, ②-蛋白质,③-DNA。
在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条DNA分子,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16.【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因此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7.【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A不符合题意;
B、基因仅仅是DNA分子上的能够决定生物某一性状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数远远大于染色体数,B不符合题意;
C、体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的,C符合题意;
D、生物的一个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18.【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但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完全相同,如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就不同,A不符合题意。
B、成对染色体中的两个DNA分子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XY就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符合题意。
D、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红细胞内没有染色体、DNA、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9.【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一只有一条DNA分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所以是染色体包含DNA,DNA包含基因。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中有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种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①皮肤的颜色、②眼皮的单双、④耳垂的有无,这些属于形态特征.③头发的长短是头发的生长现象,不是性状;⑤衣服不是生物,因此⑤衣服的大小不是性状。
故答案为:A
【分析】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21.【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180
(3)Bb
(4)12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乙组亲代红果×红果,“乙组子代中出现了黄果”,可推测出黄果为隐性(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黄果的基因组成是bb.亲代红果遗传给子代黄果(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红果和黄果的比例是3:1,因此理论上子代应有红果60×3═180个.(3)丙组亲代红果遗传给子代黄果(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子代中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已知番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则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对.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隐性;180(3)Bb(4)12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22.【答案】(1)变异
(2)显性
(3)Bb
(4)生殖细胞
(5)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遗传学上,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女儿和儿子手指不同,这种子代个体性状上的差异现象称为变异。
(2)(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亲代都是短指,而后代出现了正常指,正常指一定是了隐性性状,而短指是显性性状,而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即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Bb。
(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5)女儿是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是bb,与一个正常指男性结婚,男性的基因组成也是bb,因此生出的孩子一定是bb正常指,不可能生出短指的Bb或BB的孩子,因为两人都没有B这一基因。
故答案为:(1)变异;(2)显性;(3)Bb;(4)生殖细胞;(5)0。
【分析】1、变异是指亲代子代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都是短指,而后代出现了正常指,正常指一定是了隐性性状,而短指是显性性状,而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即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Bb。
2、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受精卵细胞核的基因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 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是bb。父母基因组成都是bb,其后代基因组成都是bb,全部是正常指。
23.【答案】(1)相对性状
(2)RR
(3)1/4(25%)
(4)0
(5)基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豌豆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的种子表现为圆粒,基因组成为rr的种子表现为皱粒。甲组杂交子代全为圆粒豌豆,则亲代中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子代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Rr。
(3)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乙组的杂交后代中,出现皱粒的可能性为1/4(25%)。
(4)丙组亲代都是皱粒,基因型为rr,因此后代出现圆粒豌豆RR或Rr的可能性是0。
(5)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在遗传的过程中,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基因。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4.【答案】(1)相对性状
(2)Aa
(3)50;男
(4)环境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相对性状。(2)小强的基因组成是aa,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后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小强的一个a来自母亲,另一个a一定来自父亲。父亲是乳糖耐受,所以基因组成是Aa。(3)根据(2)题的分析可知,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则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所以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表现为乳糖耐受的可能性是50%。
父亲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从性别的遗传规律分析,正常男孩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若获得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则其性别是男性。(4)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观型=基因型+环境条件。小强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环境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分析】(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5.【答案】(1)相对性状
(2)0
(3)Bb;50%;一条X来源于父方,一条X来源于母方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有美人尖与无美人尖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从题干中的遗传图可知母亲的的前额发际为无美人尖,无美人尖的基因组成是bb。因此,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比例是0%。(3)由题干中的遗传基因图可知:父亲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Bb,母亲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bb,孩子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有美人尖的可能性是50%。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她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其中一条X来源于父方,一条X来源于母方。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人的有美人尖由显性基因(大写字母B表示)控制,无美人尖由隐性基因(小写字母b表示)控制”,有美人尖则是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美人尖的基因组成是bb。
26.【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aa
(3)75%(3/4、0.75)
(4)X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大熊猫的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都正常,而子代中出现了白化病的个体,说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大熊猫的白化是由隐性基因控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大熊猫亲本为Aa和Aa,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aa。
(3)由下图图解可得,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则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75%。

(4)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形式与人类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子代的两条性染色体一条来之父方,一条来之母方。子代为雌性大熊猫,性染色体是XX,则亲代雄性大熊猫传给子代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答案】(1)Tt
(2)精子;卵细胞
(3)能
(4)X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已知味觉者和味盲者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味觉者的基因(T)是显性基因,决定味盲者的基因(t)是隐性基因。一对味觉者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味盲者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父亲的基因组成是Tt,母亲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过程如图:

(2)从遗传图解看出,控制味觉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①精子和②卵细胞。
(3)从遗传图解看出,母亲能产生T或t的卵细胞。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8.【答案】(1)相对性状
(2)Tt
(3)50%;tt
(4)Y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多指和手指正常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2)“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母亲遗传给手指正常(tt)孩子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母亲多指的基因型是Tt,遗传图解如图1:
3)从图1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手指正常的可能性是50%,基因型是tt.(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从图2看出,父亲提供给男孩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Tt (3)50%;tt(4)Y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人的多指由显性基因(T)控制,手指正常由隐性基因(t)控制”,则多指的基因组成是TT或Tt,手指正常的基因组成是tt.(4)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9.【答案】(1)变异
(2)相对性状
(3)显性;75%(或3/4)
(4)AA或A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遗传学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叫做变异。母亲有耳垂,儿子无耳垂,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父母都有耳垂,而出现了无耳垂的儿子,说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A,决定无耳垂的基因为a,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一对夫妇,生的孩子无耳垂,说明夫妇双方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如果这一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有耳垂的可能性有75%。
(4)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用a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或者Aa,母亲基因为a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0.【答案】(1)变异;相对性状
(2)DD、Dd
(3)不一定;1:1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因此子一代高茎豌豆自花传粉,到子二代植株中出现了矮茎豌豆,这种现象叫做变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2)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如下图:
因此,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分别是DD、Dd。(3)已知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从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随意选取其中的一株豌豆,用这株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dd)杂交”,如果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后代的基因组成为Dd,性状表现为高茎,即后代不会出现矮茎豌豆;如果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则后代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两种情况,性状表现为高茎和矮茎,且性状比为1:1。如图所示: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1.【答案】(1)相对性状
(2)乙;白
(3)Aa
(4)25%(1/4)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棉花纤维的白色与紫色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如果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那么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因此根据乙组数据分析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3)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根据(2)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紫色是隐性性状。由于甲组子代出现了紫色性状,因此甲组亲代都含有隐性基因(a),则甲组亲代白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a。(4)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根据题干可知,乙组子代的白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其个体之间交配,后代为紫色的概率为25%(1/4)。原因如图所示:
【分析】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
32.【答案】(1)相对性状;显性
(2)变异;不可遗传
(3)0或25%
(4)能;豌豆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种子的不同表现类型绿色和黄色称为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具有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新出现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90颗种子,后代黄色为显性性状,后代绿色为隐性性状。(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豌豆种子的绿色与黄色大田中的豌豆植株中偶然有一株结出白色籽粒,这是生物变异的结果,直方图显示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了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为水肥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的变异。(3)如果用D、d分别表示控制豌豆种子颜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黄色是显性性状,143颗黄色种子的基因型是DD、Dd,如图1所示:
如果将题干中的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与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基因组合:DD×DD、DD×Dd、Dd×Dd,经过受精作用的种子中,绿色种子占的比例是0或25%。(4)将外源基因植入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并引起性状发生变化,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33.【答案】(1)相对性状;Aa
(2)50%
(3)AA
(4)1:1;全为有耳垂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人类有耳垂与无耳垂这一表现”,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才表现出隐性性状;已知有耳垂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a”控制,因此图中2表现为无耳垂的基因是aa,2号遗传给3号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有耳垂3号的基因组成是Aa。(2)3号(Aa)和4号(aa)所生孩子的基因组成有2种,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3、4的后代基因分别是Aa或aa,且Aa:aa═1:1,因此3、4的后代为无耳垂的机率是50%。(3)生物的性状由成对的基因控制,1号遗传给3号的基因一定是A,1的基因型可能为 Aa或者AA。(4)如果1和2有多个子女,如果有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无耳垂母亲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该夫妇所生有耳垂与无耳垂孩子的比例理论上为Aa:aa═1:1.如果有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无耳垂母亲的基因是aa,因此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组成均是Aa,即他们每生育无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0。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4.【答案】(1)直发
(2)Aa;aa
(3)50;0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人类的直发与卷发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中家庭1父母都直发,而出现了卷发的女儿,说明直发是显性性状,卷发是隐性性状。遗传图解:

(2)家庭Ⅲ中,母亲卷发,父亲直发,儿子卷发的基因型是aa,其中一个基因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说明父亲带有隐性基因a,父亲直发,还带有显性基因A,父亲的基因型是Aa。
可见后代卷发的基因是aa,直发的基因是Aa。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生育一个女孩,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
家庭Ⅱ,父母都卷发,基因均为aa,遗传图解如图:
后代出现直发孩子的可能性是0%。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5.【答案】(1)相对
(2)变异;圆粒
(3)Ee;ee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豌豆的亲代都是圆粒,后代删除线皱粒,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亲代都是圆粒,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皱粒,因此依据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亲子代的表现情况可以判断出圆粒是显性性状。(3)“若用E表示显性基因,e表示隐性基因”,则圆粒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皱粒的基因组成是ee。则亲本圆粒遗传给子代皱粒(ee)的基因一定是e,因此亲本中圆粒植株的基因型为Ee,遗传图解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代皱粒的基因是ee。
【分析】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3、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6.【答案】(1)非聋哑;聋哑
(2)Dd;dd;非聋哑
(3)23
(4)变异;2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非聋哑与聋哑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非聋哑,隐性性状是聋哑。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类非聋哑与聋哑是一对相对性状,非聋哑受显性基因D控制,聋哑受隐性基因d控制,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2的基因型是Dd,3的基因型是dd、5的基因是Dd,属于显性性状非聋哑。
(3)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也就是46条。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有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即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因此,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
(4)“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患聋哑病的孩子”,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变异。从遗传图解看出,“图中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患聋哑病的机率是25%。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7.【答案】(1)黄果;亲代性状均为绿果,子代出现新性状黄果
(2)Dd;25%
(3)可遗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甜椒的绿果和货果中,隐性性状是黄果,因为亲代性状均为绿果,子代出现新性状黄果;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d表示,则亲代绿果的基因组成都是Dd,子代中出现黄果的槪率是25%;
(3)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经过宇宙旅行的“太空椒”果型变大,甜度变高,这些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8.【答案】(1)遗传;变异
(2)相对性状;基因
(3)2;Bb、b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父母为双眼皮,子女为双眼皮,体现了亲子间的相似性此现象称为遗传。父母为双眼皮,而子女为单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此现象称为变异。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所以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3)若亲代性状相同,在子代中没有出现新性状,则不能判断亲代的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如果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根据第2组数据判定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若第三组中某家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父亲遗传给单眼皮(bb)孩子的基因一定是b,父亲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因此,该家庭中父亲的基因组成为Bb,母亲的基因组成为bb。
【分析】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中的表现规律,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把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表示;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倘若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大写字母或一大一小(如AA或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显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小写字母(如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
39.【答案】(1)遗传
(2)Aa;aa
(3)23 条
(4)5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父亲有酒窝,儿子也有酒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
(2)控制卷舌的基因显性用 A 表示,隐性用 a 表示。从图表中可知儿子不能卷舌,所以基因组成是aa;母亲不能卷舌(aa),父亲能够卷舌,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
(3)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那么父亲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23条。
(4)显性基因用E表示,隐性基因用e表示,无耳垂是隐性性状,表现为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因此对夫妇中,父亲无耳垂的基因组成为ee;子女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其中一个e一定来有耳垂的母亲,遗传图解如图: 。
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后代是有耳垂的概率是50%。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0.【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
(3)DD或Dd
(4)50%
(5)12条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遗传学上,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相对性状”。
(2)表格中甲组亲本是短穗×短穗,子一代植株出现长穗,表明长穗是隐性性状,短穗是显性性状。因此,通过甲杂交组合,“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
(3)若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长穗的基因组成是dd,短穗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因此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应该是dd,分别由亲代短穗各提提供一个基因d,所以亲代短穗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甲组子代中短穗水稻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4)乙组子代中长穗基因dd,分别由亲代各提供一个基因d,因此乙组短穗亲代的基因是Dd,长穗基因是dd,遗传图解如图:
理论上,乙组子代中长穗水稻所占的比例是:50%。
(5)从(4)遗传图解看出,水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12对,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水稻的生殖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