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后强化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后强化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21: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后强化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6题)
1.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成分是( )
A. 氢气、氧气、氮气 B. 氢气、氧气、水蒸气
C. 二氧化碳、氧气、氮气 D. 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
2.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火焰分为三层
C. 吹灭后有一股白烟飘出 D.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最外层先变黑
3.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 实验 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 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 实验 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4.在“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冷玻璃上更容易结下水雾
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D.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5.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的火焰在呼出的气体中会熄灭,由此说明( )
A.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
C.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D.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6.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 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C. 图2装置的实验,可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氡、碳、氧三种元素
D. 图3实验中燃着的火柴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形
7.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 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
8.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C. 蜡烛燃烧后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现象
9.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多 ③氧气含量升高 ④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B.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C.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1.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 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2.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明是:呼出气体在玻璃片上结成水雾
D.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1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14.用下图所示方法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实验1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B. 实验2中在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比在空气中燃着的木条燃烧时间长
C. 通过实验2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D. 通过实验2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O2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15.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这样会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氮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16.用下图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是否全部为CO2
B. 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
C. 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D. 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二、综合题(共4题)
17.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18.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_(同上).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_(同上),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Ⅱ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19.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減小. 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最终杯中液面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碗中液面.
2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和 .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 变化,蜡烛燃烧为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 生成.
(5).小红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请你也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小红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B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D
12.【答案】 B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D
16.【答案】 D
二、综合题
17.【答案】 (1)漂浮;小
(2)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
18.【答案】 (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Ⅱ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9.【答案】 (1)小于
(2)高于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答案】 (1)小
(2)a;外焰
(3)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4)物理;化学;新物质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