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综合与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22: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复习与检测题(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燃料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最理想的燃料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煤 D.木炭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图书档案着火,应立即使用大量的水灭火
B.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C.发现厨房燃气大量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D.在煤炉上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下列关于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B.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产品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D.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加热就可以直接燃烧
5.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 )
A.把煤磨成粉末燃烧 B.把柴油雾化后燃烧
C.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 D.给锅炉鼓风
6.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使塔楼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因剧烈燃烧而坍塌,为全世界木质结构建筑的安全敲响警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心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与碳单质都可以燃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可以燃烧
B火药爆炸属手化学变化,所以爆样一定属化学变化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CO前一定要验纯
D.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8.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力法。利用下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对比②③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著火点
9.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灭火时要朝向火焰的最上方喷射
B.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NH4)3PO4中N:H:O的原子个数比为1:4:4
D. NaH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6x3)/(23+1+12+16x3)x100%
10.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②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说明水分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铅笔芯粉末因为含有 ,有滑腻感,可作家庭锁头的润滑剂。
(2)油锅着火,通常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现是
(3)冬季是“煤气中重”的高发季节,使人中毒的主要气体是 ,预防中毒的措施是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等。
(2)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得更正,常把木柴架空,其原理是: 。
(3)使用碳素墨水写的文字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 。
(4)在酒厂附近常可以闻到酒味,请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 。酒精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氢气是最环保的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能源、环保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 化石燃料(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要合理利用和开发。
(2)含硫煤的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写出产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常向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在空气中燃烧的过程中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可以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试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
15.美国某大学研发出一种利用金属铝和金属镓的混合物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
(2)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不填条件) .其中镓的作用是 ;
(3)上述过程中,涉及的非金属单质有(写出符号) ;
(4)Mg17Al12是一种储氢材料。 该合金完全吸氢后得到MgH2和Al,则“储氢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合金通常选择真空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先在水中放少量白磷,然后分别将少量白磷和少最红磷放在铜片上,铜片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上。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什么现象能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在实验中,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请指出图中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5)要使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6)下列操作能使水中的白磷燃烧的是 .
A.把热水加热至沸腾 B.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空气
C.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氮气 D. 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氧气
17.用如图所示装,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
;推入H2O2溶液,打开止水夹,观察
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 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汽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取1.4g样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经分析测定产生16.2g H2O和35.2 g CO2。
(1)反应消耗氧气 g
(2)汽油由 元素组成;
(3)汽油中元素的质量比为
参考答案
一、1、A2、B3、B4、A5、C6、C7、CB9、D10、C
二、11、(1)石墨
隔绝空气
一氧化碳,勤通风
(1)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分子在不断运动,C2H5OH+3O22CO2+3H2O
2H2+O22H2O
三、13、(1)不可再生
S+O2SO;2SO2+2CaCO3+O22CaSO4+2CO2
(CaCO3CaO+CO2,2CaO+2SO2+O22CaSO4)
14、(1)CH4+2O2CO2+2H2O
(2)CD
(3)液氮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同时氮气能隔绝氧气(合理即可)
15、(1)氢气燃烧的生成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
(2)铝+水——氧化铝+氢气,催化作用
(3)H2、O2
(4)化学,避免铝、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其他的物质
16、(1)4P+5O22P2O5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
(3)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4)不是密闭装置,会造成五氧化二磷逸散,污染空气(合理答案均可)
(5)将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6)BD
17、(1)2H2O22H2O+O2
(2)燃烧匙中的白磷未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导管口处的白磷燃烧
(3)助燃,先变大,后变小
18、(1)40
(2)碳,氢(或C、H)
(3)3:16(或16: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