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观察生物 章末复习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观察生物 章末复习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22: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课
                   
1.某研究部门得到一份生物样品,借助显微镜观察后,鉴定为植物样品,其依据是细胞结构中有( D )
A.细胞膜、细胞质
B.液泡、细胞核
C.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壁、叶绿体
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像,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C )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3.下列有关显微镜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镜座——用手握镜的部位
B.载物台——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C.转换器——调换物镜
D.镜臂——稳定镜身
4.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碎屑;④盖上盖玻片;⑤用稀碘液染色;⑥用低倍镜观察。
请你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__步骤①错误,应滴生理盐水__。
(2)①②③④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哪个观察效果最好?__②__。
(3)对①同学看到的物像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__出现了气泡,应重新盖盖玻片__。
5.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D )
A.a是细胞分裂过程
B.b是细胞分化过程
C.甲属于器官
D.乙属于系统
6.当你吃甘蔗的时候,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许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A )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植株a的发育起点是d,d经过细胞分裂形成c
B.b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
C.图d与神经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D.图示a→d按结构层次由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为d→c→b→a
8.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统一体,下列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关系的图是( B )
    A.    B.     C.     D.
9.下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D.银杏和睡莲都是裸子植物
10.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的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11.请将下面这些生物分别归于不同的植物类群。
马尾松 苹果树 衣藻 葫芦藓 满江红
裸子植物:__马尾松__。
被子植物:__苹果树__。
苔藓植物:__葫芦藓__。
藻类植物:__衣藻__。
蕨类植物:__满江红__。
12.下面是小麦、满江红和月季的分类等级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界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薄囊蕨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槐叶萍目   蔷薇目
科 禾本科     满江红科   蔷薇科
属 小麦属     满江红属   蔷薇属
种 小麦      满江红    月季
(1)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种植物是__小麦和月季__。
(2)进化中比较低等的植物是__满江红__。
(3)包含生物最多的分类单位是__界__。
(4)如果在分类单位中增加一个单位“亚门”,其分类单位应处于__门与纲__之间。
13.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B )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   D.呼吸方式的不同
14.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的身体由许多__体节__构成,依靠环带可区分它身体的前端和后端。
(2)B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分__头、胸、腹__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__外骨骼__,既能支持、保护内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C生活在水中,用__鳃__呼吸,用__鳍__游泳,有鳞片。
(4)D的体外长有__羽毛__,前肢变成__翼__,体温__恒定__。
(5)E是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胎生、哺乳__。
(6)A、B和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有无__脊柱__。
15.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__显微镜__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的名称是__草履虫__,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叶绿体__,C通过__细胞膜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__B__(填字母)。
(4)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__C__(填字母)。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市场上出售的黄瓜因为储存着营养物质,所以属于营养组织
B.人的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细胞,所以血液不是组织
C.人体上皮组织分布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内表面,所以是人体中分布最广泛的组织
D.葡萄果肉味甜多汁,是一种营养组织;而外面的果皮较坚韧,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17.下列关于一株水蜜桃和一头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细胞是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B.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D.水蜜桃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18.近年来人们经常听说河里钓起乌龟不像乌龟、鳄鱼不像鳄鱼的“大怪物”,如图所示。后据专家考证,这是一只鳄龟。你认为下列可能是鳄龟特征的是( B )
A.胎生 B.体温不恒定
C.两栖动物 D.用鳃呼吸
1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表所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目镜 物镜
甲 15× 40×
乙 10× 40×
丙 10× 10×
丁 15× 10×
  
(1)__甲__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__往左下方移动装片__。
(2)如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的是否正确:__不正确__。判断的理由是__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液泡等__。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个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__圆柱体(或长筒形)__。
20.根据“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中的__③__(填序号),还需要添加的材料用具有__稀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消毒牙签、凉开水、吸水纸、纱布和生理盐水__。
(2)如果观察时用5×目镜和10×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50__倍。
(3)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除了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外,还可以调节哪一结构?__反光镜__。
21.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图A、B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小明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__B__(填字母)。
(2)图A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盖盖玻片__。
(3)图B中显微镜下看不清的是细胞的哪部分结构?__细胞膜__。
(4)如图C中“5”表示细胞核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其结构。
【答案】如图所示:
(5)如图D、E是小豪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景,这表明他在装片制作时有不符合要求的操作。请你指出是哪些操作不符合要求导致出现D、E两种情形。
①__图D,盖盖玻片时不规范,导致出现气泡__。
②__图E,洋葱鳞片叶表皮未展平,导致出现重叠__。
(6)小明取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作比较,发现形状不易变形的是__洋葱表皮细胞__。
22.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 m、500 m和1 000 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 m和1 000 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至海拔10 m处。
(2)实验对照:生长于__10__m、500__m、1000__m__处的野菊幼芽。
(3)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__测量野菊株高__。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 m处的野菊株高__与10__m处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__。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 m处的野菊株高__与原海拔处(500__m和1000__m)野菊的株高无显著差异__。
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 m处的野菊株高__比10__m处野菊株高矮,比原海拔处野菊株高高__。
(5)进行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
2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块,每块马铃薯上都带有芽眼,将这4块马铃薯分别埋进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
③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表),进行观察并记录。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 ℃),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 ℃),黑暗中,适量浇水
请问:
(1)小明的研究方法叫__控制变量法__。
(2)将1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__温度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样本太少,存在偶然性;应适当增加样本数量且每个花盆中样本数量相等__。
24.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 ℃、20 ℃、30 ℃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说明: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分组 甲 乙 丙 丁
平均
心率
(次/分)
10 ℃ 281 191 192 187
20 ℃(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 401 108 398 29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水温是否会影响水蚤心脏的跳动快慢__。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__甲、乙、丁__。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__载玻片上的水温发生了变化__。
(4)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蚤心脏的跳动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