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形成的原因,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找到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教学难点】从单式条形统计图演变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引导。
【教学准备】作业纸、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呢?(学生回答)
在旅游之前你关心什么呢?(学生回答)
老师也喜欢旅游,我想去北京、桂林这两个地方去旅行,特别关注了两地的气温状况,课前我搜集了这两个地方2003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做参考。(白板出示北京景观图和北京气温统计表、桂林景观图和气温统计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表示各个季度平均气温的高低,可以用什么统计图?
2.复习
你还能记得怎样去制作条形统计图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画出顶边、标上数字、画出边框、图上颜色)
二、引导探索,建构新知
大家根据北京桂林的统计表在相应的练习纸(一厚一薄)上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操作,教师点评。
白板出示北京、桂林条形统计图。看图抢答。
白板出示问题:1、北京市哪两个季度平均气温相差最大?2、桂林市哪两个季度平均气温相差最大?3、这两个城市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4、这两个城市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大?
为什么前两个问题能很快回答出来?后两个问题是不是回答慢了呢?有什么好方法让大家很快回答第3、4题呢?
征集学生的意见,有学生将一厚一薄的纸合在一起。
课件显示两个统计图合在一起的状况,你能看清楚吗?怎么调整呢?综合学生意见,逐步改为清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怎样能分清哪个是北京的气温哪个是桂林的气温呢?引出图例。
揭示课题并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它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师板书:单式一组数据复式两组数据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势呢?再次出示问题3、4,你是怎样观察判断的呢?板书:便于观察对比。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老师没有那么多钱,只能去其中的一个城市,老师想去气候宜人的地方,看看哪个城市更适合。
2、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泉山小学完成这张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到白板上完成。
3、白板出示南方和北方城市气温统计图,观察一下有什么想说的?图中缺少什么?怎么知道哪个是南方城市,哪个是北方城市呢?
4、饮料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帮助超市经理、饮料厂厂长解答问题。总结并板书:合理判断。
5、白板出示柱状统计图。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批注。
四、尾声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需要告诉大家的?
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形式,观看不同形式条形统计图的图片。
下课。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 便于观察对比
一组数据 复式
单式 两组数据
一组数据 合理判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