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4.3.1 氧气
我们的地球上生机盎然,孕育了无数生命。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需要呼吸,吸入氧气。氧气是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是生命存在的根基。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一个病人正在吸氧,仔细观察呼吸面罩内部,你看到什么特殊的颜色了吗?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氧气,在无污染的环境下吸一口气,你闻到什么特殊的味道了吗?
把空杯子倒扣入水中,观察杯中液面有没有上升?
装水的容器中点燃一支蜡烛,把空杯子倒扣,盖住蜡烛,杯口没入水中,有什么现象?
蜡烛熄灭,杯中液面上升,液面高度约占杯子的1/5
用两个集气瓶各收集一瓶空气和氧气,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端,观察天平的倾斜方向
综合以上问题,请总结你所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
(2)氧气________(易、不易)溶于水
(3)氧气的密度略_______空气。
讨论探究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实验室里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制取出的氧气?
①排水法
②向上排空气法
无
无
不易
大于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并不是不溶于水。怎样证明水中溶解了氧气呢?
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0.03体积的氧气。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
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某公司推出一款“富氧水”饮品,宣称 “产品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普通饮用水的6-10倍,通过消化道粘膜渗透方式吸收水中的高浓度氧气,达到高效、简便、无毒副作用的补氧”。
你觉得这种“富氧水”有用吗?为什么?
(4)氧气的三态变化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雪花状)
再 见
4.3.2 氧气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步骤与现象
1.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氧气。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_______。
3.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
实验结论
1.氧气能支持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
复燃
浑浊
燃烧
二氧化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今后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检验氧气?
现在有三瓶无色气体存放于没有标签的集气瓶中。已知气体分别是氮气、空气、氧气,请设计一个实验,鉴别出各个瓶中的气体成分
如果气体是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氧气,又该怎么鉴别?
2.硫在氧气中燃烧
(1)硫在空气中燃烧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_______火焰
②反应______热
③生成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气体。
(2)硫在氧气中燃烧
①在氧气中______燃烧发出明亮的_______火焰
②反应______热
③生成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气体。
无
放
蓝紫色
剧烈
刺激性
无
放
淡蓝色
刺激性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讨论探究
1.为何要将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的插入?
使硫粉与氧气充分反应,防止瓶内氧气受热逸出,硫磺不能持续燃烧
2.集气瓶底部为何要加少量水?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且能溶于水。瓶底加少量水是为了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扩散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色光
②反应______热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①在氧气中______燃烧发出明亮的_____色光。
②反应______热
③生成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气体。
④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放
红
剧烈
白
放
无
刺激性
浑浊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4.铁在氧气中燃烧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_______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__________。
红热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讨论探究
1.怎样使铁丝变得光亮?
用砂纸打磨
2.铁丝上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棒
引燃铁丝
3.铁丝为什么还要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瓶底为什么要留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防止高温的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描述实验现象时的注意用词
1. “烟”与“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白烟”。
“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时看到的是“白雾”。
2. “光”与“火焰”的区别
“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可燃性气体、熔沸点较低的固体、易汽化的液体,如酒精、硫等,燃烧时除发光、放热外都有火焰。
而木炭、铁这些高沸点、难汽化的可燃物,燃烧只会发光,不会产生火焰
3.不能把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
描述实验现象时,对生成物的描述不能直接说出生成什么物质,只能说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或一些特殊的性质等。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等。
燃烧是现象,点燃是条件
讨论探究
a.在空气中只有火星的木条,可以在氧气中复燃
b.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剧烈程度不同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红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
以上实验现象,能说明哪些情况?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做助燃剂。
2.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2-1
实验2-3
实验2-4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红磷
氧气
硫
氧气
铁
氧气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以上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三、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
它们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这样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讨论探究
1.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吗?属于化合反应吗?
石蜡燃烧是与氧气反应,所以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不只一种物质,所以不属于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1
2
3
4
2.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种反应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反应可能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如木炭燃烧;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酒精燃烧;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放热
不同点:剧烈程度和放热速度不同;缓慢氧化无光、无焰。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要放热,只是不像燃烧那样剧烈,甚至不易觉察。
缓慢氧化释放出的热量不断积聚,当温度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就引发了可燃物的自发燃烧,即自燃。
三、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1.定义
讨论探究
1.水(H2O)、过氧化氢(H2O2)是纯净物吗?
它们都是纯净物
2.水(H2O)、过氧化氢(H2O2)是氧化物吗?
它们都是氧化物
3.过氧化氢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俗称为“双氧水”,双氧水是氧化物吗?
双氧水不是氧化物,因为它是混合物
讨论探究
4.氯气(Cl2)、氧气(O2)是纯净物吗?
它们都是纯净物
5.氯气(Cl2)、氧气(O2)通入同一个气球D中,气球D中的气体含有几种元素?分别是什么?
含有两种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
6.气球D中的气体是氧化物吗?
气球D中的气体不是氧化物,因为它是混合物
讨论探究
7.高锰酸钾(KMnO4)是纯净物吗?
是纯净物
8.高锰酸钾(KMnO4)是化合物吗?
是化合物
9.高锰酸钾(KMnO4)是氧化物吗?
不是氧化物,因为它虽然含有氧元素,但是元素种类超过了三种
2.特征
(1)氧化物必须是纯净物
(2)氧化物必须是化合物
(3)氧化物必须是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一共两种元素组成
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含氧化合物
如五氧化二磷(P2O5) 、高锰酸钾( KMnO4 )
②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高锰酸钾( KMnO4 ),但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1.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A
2.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氧化性 B.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具有可燃性 D.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C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A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和所属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硫——黄色火焰——化合反应
B.红磷——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C.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D.木炭——白色火焰——化合反应
C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