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课时作业(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叔叔于勒》课时作业(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3 12: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5981.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我的叔叔于勒》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撬开(qiào) 拮据(jū) 栈桥(zhàn)
B.于勒(lè) 变更(gèng) 糟蹋(tà)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ěi)
D.手帕( pà) 无赖(lài) 张皇(huáng)
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大事渲染(作) 相时而动(看,观察)
B.狼狈不堪(不能忍受) 缄默(封口)
C.莫名其妙(不能) 与日俱增(一起)
D.永不变更(更加) 拮据(手头紧)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B.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法国十八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莫泊桑的中篇小说集《羊脂球》,题目是选人课本时编者给加的。
C.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它们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
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线索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转变。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 )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
(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
“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
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6.“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7.十年中,“我”的父亲那“与日俱增”的“希望”是什么?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父亲与母亲有无不同?
8.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9.对“我”心里默念的话,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力求清楚地交代于勒的身份。
B.表明“我”此时的复杂感情。
C.强调“父亲的弟弟”,表明“我”对父母这种态度的困惑、不满。
D.强调“我的亲叔叔”,表明“我”对叔叔遭遇的同情。
三、中考再现
【2010 广州中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小酒桶
莫泊桑
埃佩维尔镇上开客店的希科老板,终于与72岁的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合约:他每个月给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岁之后,她那价值6万法郎的农庄归希科所有。
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太太非常健壮。她好像一天也没见老,希科可就悲观失望极了。他觉着这笔钱好像已经付了半个世纪了,他觉得自己受了骗,上了当,破产了。过二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着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
他束手无策,一看见她,就恨不得把她掐死。他于是琢磨起办法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又来看她,兴高采烈地搓着手。闲聊了几分钟以后,他说:
“我说,老婆婆,您到埃佩维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吃饭呢?外边有人说闲话,说咱们的交情破裂了,我听着心里很难受。您知道,亲爱的老婆婆,上我那儿吃饭,一个钱也不用花。吃顿把饭,我是不计较的。您只要一想着来,就别客气,尽管来好啦,这反倒叫我高兴。”
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用不着第二次邀请;第三天,她坐着她的马车,就来到了客店,理所当然似的要求那份店主人已经许下的午饭。
客店老板心花怒放,像招待贵妇人似的招待了她,又是子鸡,又是灌肠,还有鳗鱼、羊腿和肥肉片儿白菜。可是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因为她从小过的是俭朴生活,一向只吃点汤和一块抹黄油的面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个劲儿地劝她吃。而且她什么也不喝,就连咖啡也不肯喝。
他问道:
“您总可以喝一小杯吧?”
“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绝。”
他于是使足了劲向客店的那一头喊道:
“罗萨丽,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
女侍出现了,拿着一个贴着一张葡萄叶形商标的长瓶子。
他斟了两小杯。
“尝尝这个吧,老婆婆,这可是好东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点点滴滴也倒在嘴里,然后表示:
“一点不错,真是好酒。”
她的话还没说完,希科已经给他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她跟喝第一杯一样品了好久。
他于是要请她喝第三杯,她拒绝了。他一再地劝说:“您看,这简直是牛奶嘛;我喝十杯,十二杯,都不费劲,跟糖似的就下去了,既不胀肚,也不上头,简直可以说在舌尖儿上就化成气了。没有比这对健康更有益处的了。”
她原来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她只喝了半杯。
这时候,希科忽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慷慨,大声说:“好吧,您既然喜欢这个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为别的,就为让您看看,咱们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那位老婆婆也没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已经多少有了一点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板进入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的院子,然后从车子里拉出一个箍着铁圈的小木桶。他要她立刻尝尝,为的是证明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好白兰地;等他们每人喝了三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您也知道,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我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完得越快,我越高兴。”
他又爬上了他的轻便马车。
四天以后他又来了。他走到跟前,问了好,几乎挨着她的鼻子跟她说闲话,为的是闻闻她哈气的味道。
他闻出了酒香,于是他眉开眼笑了。
隔不了多久,当地就传说开了,说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常常独自一个人喝的烂醉如泥。有时候躺在她的厨房里,有时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时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动不动地跟死尸一样,别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谈到这个乡下女人,他总要愁容满面地嘟囔着说:“她这把年纪,竟沾上这种嗜好,这不是太不幸了吗?您瞧,一个人上了年纪,就无法可想了。早晚她得上个大当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个大当。第二年冬天,快到圣诞节了,她喝得烂醉,跌在雪地里死了。
希科老板继承了农庄,他对人说:“这个乡下佬,她要是不贪杯,总还有十年好活吧。”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10.玛格卢瓦尔老婆婆为什么会落入希科老板的圈套?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希科老板为什么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当知道她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后为什么就不再上她家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上下文,分析希科老板表现出不同神态的原因,然后填补表格内容。
时间
希科老板的神态
原因
签约后的第三年
①悲观失望极了
①老婆婆依然健壮,不仅占有农庄遥遥无期,而且自己还要付钱给她
有一天
②兴高采烈

发出邀请后的第三天
③心花怒放
④大失所望
③老婆婆快要进入预设圈套
④实施计谋受阻
送酒后的第四天
⑤眉开眼笑

隔了不久
⑥愁容满面

13.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希科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属于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 ( )
A.《最后一课》 B.《擎脂球》
C.《格列佛游记》 D.《悲惨世界》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1)心理描写 (2)景物描写 (3)语言描写 (4)神态描写
6.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寓、自私冷酷的性格。
7.“我”的父亲的“希望”是盼望发了财的弟弟回来,给他带来财富。
父亲与母亲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没有什么不同。
8.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答案合理即可)
9.A
10.(1)因为希科的花言巧语使老婆婆受蒙蔽而落入其圈套;(2)因为老婆婆自身经不。住酒的诱惑而落入其圈套。
11.前者是因为希科日思夜想尽早继承老婆婆的农庄,以免要花更多的钱,这焦急的心理令其不得不常去看老婆婆的状况。后者是因为当得知老婆婆嗜酒后,希科已经猜到老婆婆情况不妙,所以他内心不再像以往那样焦急,因此他没有再去老婆婆家。
12.②想到了达到目的的方法,眼看农庄就要到手的喜悦⑤看着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的喜悦⑥用外表的颓废来掩饰内心的喜悦,为的是不被人指责
13.(1)从中可以看出希科是一个视钱如命而罔顾人命的小人,同时亦是喜欢用外表的仁义去掩饰内心的奸诈的伪君子;(2)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轻信别人,凡事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同时,做事亦要做到不违背良心,不弄虚作假,不惟利是图,做个仁义老实、被社会尊重的人。
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