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课时作业(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智取生辰纲》课时作业(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3 12:2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5981.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智取生辰纲》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窥望(kuì) 趱行( zǎn) 怄气( òu) 聒噪(guō)
B.嗔怒(chēn) 省亲(xǐng) 恁地(nèn) 干系(xì)
C.勾当( gòu) 撇下(piē) 怨怅(chàng) 计较(jiǎo)
D.兀自(wù) 尴尬(gà) 逞辩(chéng) 朴刀(p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明火执仗 仗义执言 因材施教 别出新栽
B.似水流年 流连忘返 嘘寒问暖 虚席以待
C.批隙导窍 披阅群书 大器晚成 气宇轩昂
D.慷慨陈词 陈陈相因 退避三舍 蜕化变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水浒》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写而成的,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
B.《水浒》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
C.《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起义军以招安为结局而失败,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巨著,是作者根据自己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
4.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上梁山一一官逼民反
( )打宋江——过后赔礼
( )穿针一一大眼对小眼
5.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赤日炎炎似火烧。
B.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
C.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D.你便剁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趱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乘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汉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6.杨志安排行程时采取了什么方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杨志为什么对众军汉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让你给杨志提些建议,你准备向他说些什么?请把你的建议写在下面,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步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午后的故事
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有流水一样的行人。听到这一声叫骂,人们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睁圆眼睛朝叫骂的地方望去。
只见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在大街上狂奔,他满脸杀气,一边狂奔一边叫骂。
壮汉手中的菜刀在明亮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火绳烧灼着人们的眼帘。大街上的行人纷纷停下来,像被谁无声指挥着似的一同往街道两旁挤靠。街道两旁的男男女女也都站起来,紧张地往更里面的地方挤靠。一时间街道两旁形成两堵人墙,人们都屏住呼吸茫然地看着大街土那个狂奔的壮汉。
壮汉还在叫骂,狂奔。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静止的流水。在午后,整个大街上只有一个壮汉在狂奔,在叫骂。
“站住!放下你的刀!”
突然,又一声炸雷在大街上炸响,震得两旁的人墙悸动了一下,人墙上的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循声望去。
一个老人站立在大街中央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迎面拦住狂奔叫骂的壮汉。
壮汉仿佛没有听见老人的喊声,仍然挥舞着菜刀往前狂奔,他手中的菜刀闪着亮光,犹如一条吐着毒芯的长蛇。
“站住!放下你的刀!”
老人又大吼一声,声若洪钟。
壮汉这次听到了,他一愣怔停下来,狐疑地瞅了一眼老人。
老人像挺立的一棵松拦住了他的去路。但很快壮汉又凶相毕露,狂嚣起来,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像空中无数条毒蛇在吐芯。
“让开!我要杀林三,不关你的事。”
老人岿然不动,威严地吼道:“放下你的刀。”
壮汉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让开!不让开我先杀了你,再去杀林三。”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不会认你走过去,除非我倒下。你听着,要是死我已经死过三次了。小鬼子的子弹从我前脚穿过后背钻出去,我没有死;红卫兵把我踹下高台,昏迷了三天我没有死;歹徒的刀从我胸前刺进去,鲜血淌了一地我还是没有死。这三次我都没有死,难道还怕再有一次吗?”
壮汉无望地说:“不,你让开。”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不能再让一个父亲失去儿子。
听到老人这句悲凉的话语,街道两旁的人墙又一阵悸动,像一阵寒风贴着人墙刮过,人们的心都不住地颤抖着。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午后,也是男男女女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行人如流水,三个歹徒在殴打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当时没有谁出来阻拦,大街上彷佛空无一人,老人的儿子被打倒在地,肠子流出一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枯萎了。
“放下你的刀!”老人又高声吼道。
壮汉无力地哀号一声:“不一”可是他拿菜刀的手抽搐起来,剧烈地抖动起来,“哐啷”一声,菜刀落在地上,像一条僵死的蛇。
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
老人依然站立着,午后的阳光明亮亮地照在老人身上,老人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
9.小说的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是怎样从正面、侧面表现老人的崇高品格的?请从描写方式和人物性格的角度作简要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三次以毒蛇为喻对菜刀进行对比性描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1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拟一个回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3.C 4.林冲 李逵 张飞 5.A
6.杨志在安排行程时先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后来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这样变更行程时间的目的是为了安全,与劫匪强盗错开行动时间,确保生辰纲安全运抵目的地,这是杨志的防范之策。
7.杨志这样做是为了生辰纲的安全,他深知局势不太平,一路上凶险很多。而军汉们对此并不了解,再加上天气炎热、担子沉重、道路难行,而杨志改变行路时间更增加了军汉们的痛苦,导致军汉们怨声载道,而杨志却疏于解释、懒于安抚,一路上对军汉们非打即骂,这表现了杨志专横粗暴、急功近利的性格。
8.示例:您这样做,不仅不能加快行程,还会激怒众军汉的情绪。倒不如好声安抚他们加快步伐,必要时还可以让他们尝些甜头。
9.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暗示有人竞在光天化日下行凶;暗示竟无人制止阳光下的罪恶;映衬老人见义勇为的高大形象。
10.通过语言、行动的正面描写,表现了老人疾恶如仇、大义凛然的性格特点。
通过侧面描写围观人群的胆小怕事,衬托老人的见义勇为;通过侧面描写壮汉的穷凶极恶,反衬老人的英勇无畏。
11.表现壮汉由疯狂到恐惧的心理变化,侧面表现了老人强大的震慑力。
12.(1)示例一:鲁智深,因为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
示例二:武松,屡遭陷害之后.终于彻底造反。
示例三:林冲,被高俅父子多次设计陷害,被逼上绝路,忍无可忍,走上梁山。
示例四:花荣,受恶吏陷害下狱,被梁山好汉搭救后走上粱山。
示例五:戴宗,为救宋江,伪造书信,被发现后下狱,被救出后走上梁山。
(2)示例一: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杀人后出家,背上刺有花绣。
示例二:武松,绰号“行者”,报仇杀人后被追捕,打扮成头陀模样。
示例三:林冲,绰号“豹子头”,“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取其形似。
示例四:花荣,绰号“小李广”,擅长射术,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李广相比。
13.示例一:上京路杨提辖严令押纲,黄泥冈众好汉妙计劫宝。
示例二:杨提辖处处留心严押生辰纲,众英雄步步设计智取不义财。
示例三:青面兽护送万贯财,八勇士智取生辰纲。
示例四:杨志押宝上京失败.吴用策谋劫财成功。
示例五:晁天王八仙过海智取生辰纲,青面兽孤掌难鸣惨遭滑铁卢。
示例六:杨志持鞭谨慎押纲,吴用借酒机智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