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1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1 06: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
字:
自号:
谥号: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质朴自然。
开创 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东晋
———
田园
———
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西周东周的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有得谥资格;
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
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
所以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很难得到谥号,则由其亲戚、朋友或门生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官谥不同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二 揭示目标
1 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境界。
2 了解作者描述田园景色的方法。
三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解题
既然“归”字是题眼,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思考:
1、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俗世、官场
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
悔恨自己误入仕途。
2、为何而归?
性本爱丘山(本性)
陶渊明觉得自己像“羁鸟” 、“池鱼” 一样不自由。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归向园田
“守拙归园田”的“拙”字如何理解?
与投机钻营相对,指鄙视功利、厌倦官场,质朴自然、洁身自好、傲然自足。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归去如何?
—自由、安逸、喜悦
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自由阅读,勾画讨论疑难点。
四 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说出园田图景描述的技巧手法。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近景
远景
远闻
近闻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
和平
宁静
悠然闲适
寓情于景
景语
情语
在陶渊明看来:(试填空)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茅檐草舍远胜× × × ×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树环花绕远胜× × ×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朴素村落远胜× × ×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鸣狗吠远胜× × × ×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清净悠闲远胜× × × ×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树环花绕远胜前呼后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朴素村落远胜繁华闹市)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鸣狗吠远胜车喧马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清净悠闲远胜摧眉折腰)
久居都市的人,可能出于尝鲜,偶尔在此小憩,但大多不会长住于此。久居乡村的人,或因缺乏审美情趣,或因陷于审美疲劳,也可能厌倦这种生活。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平淡“田园”因充满真挚“情感”, 便有了盎然“诗意”。
田园生活的美好
——肮脏的世俗社会的对立面
通过赞美乡村的隐居生活
——肯定自己,否定官场
四、深味卒章喟叹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回归“田园与本性”
(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自由、安逸、喜悦
讨论: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对无法忍受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做?是大步向前、迎难而上?还是消极后退、望而却步?
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认识和理解。
身处乱世
像陶渊明一样在官场和田园选择中挣扎的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
推波助澜型……秦桧、严嵩、和珅
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
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海瑞、袁崇焕
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明、王维
积极抗争,固为上策;
随波逐流,实乃下策;
洁身自好,不失良策。


陶诗“人性之光”
拒绝沉迷物欲,坚守精神;
拒绝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拒绝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我们身处“追星”泛滥的时代:有人追“名星”,有人追 “官星”,有人追“财星”……明星滚滚,粉丝碌碌,又有几人能坚守自我的“本星”?!
孟子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胡适复曰:“时髦不能赶。” 可以相信,倘若陶潜遇此“追星”大潮,依然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请智者与陶渊明同行!
课堂小结
陶渊明舍弃了为“五斗米折腰”,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舍弃了功名利禄,得到了精神上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追求,当这追求如夜空中的星斗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会有烦恼和痛苦,你要做的不是在困苦中消沉,而是要学会舍得。
昔日先贤无奈避世独善其身
今日青年积极有为众志成城
世界充满劳绩
然而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