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单元达标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单元达标训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9-15 18: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难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⑴预习生字词。⑵查阅整理有关新闻的基本知识。2、预习要求:⑴字词需注音释义,书写要保持规范、整洁、美观。⑵新闻知识要结合“预习自测⑶”强化记忆。3、预习自测 ⑴注音:芜湖( ) 殷切( ) 溃退( ) 歼灭( ) 要塞( )遏制( ) 荻港( ) 绥靖( ) 督战( ) 泄气( ) ⑵释义:歼灭: 溃退: 阻遏: 锐不可当( ): ⑶填空:新闻又叫 ,具有 性、 性、 性。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都包括 、 、 、 和 五部分。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的要素,包括 、 、 事件发生的 、 、 。
学习过程与方法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学习过程与方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⑴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⑵再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⑶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理清层次: ⑷在课本的地图上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⑸角色体验,变换阅读。 21世纪教育网当当播音员: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当当主持人: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自学要求:⑴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⑵请一名同学说说新闻的主要内容,同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⑶文章层次划分要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二、精讲互动进一步品读课文,分析本则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操作流程:合作赏析——大胆展示——同学点评——教师补充精讲)示例:“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⑴ ⑵ ⑶
三、达标训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英雄救人不留名 受奖反遭人妒嫉 本报讯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曾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宣传媒体宣传过的不计个人安危、奋勇救人不留名的英雄——河南省新野县航远公司“新机85号”船船长冯安义,最近遇到了尴尬事。 1997年7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冯安义驾驶的“新机85号”船正在湖北宜昌市青滩码头卸大米,突遇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轮与一货轮在江心发生碰撞。冯安义顾不上再卸货物,亲自操舵,向事故现场驶去,并指挥家人站在船舷边,接应从失控客轮上跳下来的旅客。半小时过去了,“新机85号”船随客轮下漂三四公里,救下了200多名乘客。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找到了英雄。为此,南阳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雄尴尬的事出现了:“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候,此船正被湖北省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赵某租赁。赵得知冯安义得到奖励1.7万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将原欠冯安义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而冯安义应得的1.7万元奖金,又全都捐给了福利院。 (《北京青年报》刘东林) 1、这是一篇( ) a.消息 b.通讯 c.小说 d.议论文 2、“英雄救人不留名 受奖反遭人妒嫉 ”从新闻知识角度说,这句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新闻(消息)知识的写法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课堂小结 新闻的基本知识小结:特点: ;结构(一般包括): ;要素: 。
作业布置 1、学习小组共同阅读一则实事新闻,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2、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这则新闻。通过自学,进一步掌握新闻阅读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自主学习这则新闻;掌握新闻阅读的基本方法。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⑴识记字词。⑵仔细阅读这则新闻,了解主要内容。2、预习要求:字词要会读会写,阅读要达到能熟练说出具体内容的程度。3、预习自测⑴注音: 二十八宿( ) 襄阳( ) 阻遏( ) 杜聿( )明 ⑵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这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 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⑴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理清新闻的结构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课文可分几个层次?各层大意?(讨论完成) ⑷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自学要求:本部分内容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新闻知识独立完成,实在有问题时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二、精讲互动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2、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3、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三、达标训练这两则新闻很多知识是同学们自学的,请你试着用精练的语言说说这两则新闻有哪些值得我们去鉴赏的地方?(也可以谈谈你的自学收获。) 
课堂小结 新闻的阅读方法: 。
作业布置 1、做一回小小节目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本课配套练习题。3、预习第2课《芦花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2课 芦花荡(第1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了解作家孙犁。积累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和本课字词。把握故事情节;感知分析“老头子”的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用小说三要素自学课文内容,感知分析人物形象。
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⑴字词注音释义;查阅本文作者及背景资料;通读课文,熟悉内容。⑵识记小说的基本知识。2、预习要求:文章篇目较长,一定要在课前认真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作者及背景资料必须整理到预习作业本上备查备学。3、预习自测⑴孙犁简介: ⑵小说知识识记①小说的三要素: 、 、 。②小说的环境: 环境和 环境。(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③小说的情节: 、 、 、 ;序幕、尾声。④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 、 、 、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一起回忆小说的相关知识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说说这篇小说。⑴说环境(方法指导:时代背景+具体地点):⑵说情节: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方法指导: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⑶说人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方法指导:感知+分析。)自学要求:⑴ 默读课文时不出声、不摆头、不回读;边读边划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⑵认真阅读括号内的“方法指导”,尝试使用文学常识解决问题。⑶可独立探究完成,也可分组合作完成。
二、精讲互动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内容:作用:小说是如何塑造“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三、达标训练本文在结尾处写道:“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你能想象出当时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吗?请试着补写出来。
课堂小结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
作业布置 再读课文,想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地方?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2课 芦花荡(第2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1、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3、探究文章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 1、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行成的。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⑴划出文中所有景物描写的句子和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⑵思考:文章哪些地方能够引发你的想象?你都想到了什么?2、预习要求:⑴边跳读课文边完成第一项预习作业。⑵再读课文,完成第二项预习作业。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小组长检查,教师课前抽查。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思考”的内容。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试着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自学要求:⑴仔细阅读预习中划出的景物描写句,展开想象,感受美景。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景物描写写出文字赏析。句子: 赏析:
二、精讲互动1、小说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即:这篇小说的传奇色彩具体表现在那些地方?) 2、《芦花荡》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读之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下面我们来品析一下文章的语言美。例:“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也为这个英雄人物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我来品析:⑴ ⑵
三、达标训练美景仿写:试着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或家乡的景物。 示例⑴:田间,澄黄的稻穗,承载着一个又一个饱和的颗粒,在微风中轻轻地得意地摇摆着。 示例⑵:夜晚,村庄一片寂静,呈现一派平安、祥和的气氛。月光像是给高高低低的房屋涂上一层水银,锃亮、剔透。 我的得意之作:⑴ ⑵
课堂小结 说说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题。2、课外阅读“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再次体味孙犁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3、预习第3课《蜡烛》。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3课 蜡烛(第1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的文学常识和字词。 2、熟悉文章内容。3、解读分析老妇人的形象。
重点难点 解读分析老妇人的形象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⑴查阅“通讯”相关知识。⑵自学字词,了解作者。⑶搜集整理关于蜡烛的诗句。2、预习要求:⑴全部作业内容需完成在作业本上。⑵关于蜡烛的诗句不少于三句。3、预习自测⑴注音烧灼( )桥头堡( )地窖( )匍匐( )( )腋下( )⑵简介西蒙诺夫:⑶有关蜡烛的诗句: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⑴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⑵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梳理文章思路:本文的叙事顺序和线索分别是什么?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可分几部分?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分为 个部分:自学要求:⑴⑵项独立完成,第⑶项小组讨论完成。
二、精讲互动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但这个形象却非常感人,作者是如何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请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提示:选择典型画面进行推想。)2、除行动描写外,作品还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先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学生齐读相关片段后进行分析。)方法分析:老妇人形象小结:
三、达标训练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一段老妇人的外貌描写。
课堂小结 通讯与新闻的异同:
作业布置 将“达标训练”中的“老妇人”的外貌描写整理到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3课 蜡烛 (第2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分析文中描写的作用。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探究思考这篇战地通讯产生感人艺术效果的原因。探究文章的主旨。
重点难点 分析文中描写的作用。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请在课本上找出相关内容。 2、预习要求:课前自己独立完成,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学习小组长检查,并于课前汇报老师。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分析预习时归类的反复描写的作用。⑴⑵⑶⑷自学要求:小组合作讨论,组长监督人人参与,后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在全班进行交流,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精讲互动1、揣摩语句,体味文章的意蕴。⑴“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⑵“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⑶“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2、再读“蜡烛”,探究文章的主旨。⑴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⑵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三、达标训练就《蜡烛》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要求:角度不限,150字左右,题目自拟。
课堂小结 写读后感,我可以从以下这些角度入手: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题。2、预习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4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雨果及背景资料;2、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3、整体把握文章,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4、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短文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2、3、4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⑴整理资料:雨果;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⑵字词注音释义。2、预习要求:借助参考书或者请教历史老师,认真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要会脱稿口述相关内容。3、预习自测⑴简介雨果:⑵字词注音、释义: 瞥见( ) 劫掠( ) 晨曦( ) 箱箧( ) 偷窃( ) 惊骇( ) 荡然无存: 不可名状: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⑴自由朗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内容,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⑵思考问题: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时使用了哪些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自学要求:⑴将赞美圆明园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标志出来,例如:… ≈ ┅ ━等;⑵需要思考的问题先自己解决,有困难时可以小组议一议。
二、精讲互动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请品味赏析加点的词。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三、达标训练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或“雨果,好样的”为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课堂小结 我学习本文的收获有: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题。2、预习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5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3、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4、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 1、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2、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⑴查阅“六一”儿童节的来历。⑵了解作者,熟读课文,疏通字词。2、预习要求:给字词注音释义,并结合自测题识记基础知识。3、预习自测⑴聂华苓简介: ⑵注音:杀戮( ) 悼念( )屹立( ) 肃穆( )( )恍惚( )( ) 荒谬( ) 憧憬( )( )⑶释义: 憧憬: 荒谬: 恍惚: 憧憬:响彻云霄: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2、学生自学自学内容:⑴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⑵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自学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长做好记录。
二、精讲互动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描写天气吗?2、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3、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4、“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字加了引号?
三、达标训练阅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一段中作者所感觉到的痛苦是什么?2、正文前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为什么说记忆既是“沉重”又是“美丽”的?3、“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中的“温和”一词如何理解?4、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段文字在全文的作用。
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题。2、准备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活动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2、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辩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3、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4、通过写作训练,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3、在明确了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真正“动”起来,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的准备1、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填好活动表格,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表格内容包括(活动项目、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2、读几本有关战争的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为讲战争的故事做准备。3、浏览介绍有关战争的网站,查阅有关战争的知识。4、走访身边的老战士,观看影视作品,了解中国解放的历史。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6、准备时间:一周(从作业布置开始算起)
二、活动的开展1、环节一:战争故事,你说我演。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解。英雄故事讲述要求: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流利。故事示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 2、环节二:战争诗词,你吟我诵。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下面让我们进入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以及关于战争的成语的环节,看谁说得多,说得好。通过活动,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⑴有关战争的古今诗词:☆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⑵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⑶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3、环节三:战争遗迹,走访交流。和平阳光普照下的我们,要记住过去,珍惜今天。在这次综合性活动中,在你的村子附近,也许就有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战争遗址,你走访地怎样了,了解了哪些情况,拍摄了哪些资料,做好哪些记录;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走访的见闻和感受吧。4、环节四:战争预测,你说我评。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大的地区冲突,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在这次战争中,将会出现哪些新式武器呢 5、环节五:战争是非,赏析提升。“铸剑为犁”的雕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矗立了四十多年,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战争的?下面就让我们辩一辩战争的是与非。下面我们来探讨下面几个问题:⑴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⑵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⑶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 ⑷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 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三、活动成果展示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编写《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手抄报或PPT。内设“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当前地区热点问题)、“文学与战争”、“影视与战争”等版块。
四、活动过程评价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是各小组互相评价,其中包括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收集资料的情况等,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评价进行再评价。附: 活动评价表 姓名搜集资料情况参与活动情况自评互评教师评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经历了这一番“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可谈对战争的认识,查找运用资料的经验,合作探究的乐趣等)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 给保尔·柯察金的一封信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作文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发表自己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感受。感悟学习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掌握书信写作的基本结构模式,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难点 目标1、2、3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回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同学间互相交流以下问题: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⑵保尔·柯察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应结合具体情节来谈。)⑶你读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结合个人体验谈一谈。)2、资源共享:⑴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面对人生的坎坷乐观上进的名言和名人事迹等,也可以讲讲周围让你感动的自强不息的人和事。(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搜集的材料,小组长作好记录。)  ⑵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在班级中交流材料,教师小结。)
二、精讲互动1、教师点拨书信的写法: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⑴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⑵正文: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⑶结尾: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作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⑷署名和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可加上自己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2、讨论本次作文:⑴《给保尔·柯察金的一封信》在内容上可以写些什么?⑵作文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人称等)3、学生习作示例: 给孙悟空的一封信亲爱的孙大圣:您好! 我是您的铁杆粉丝——一位来自西安交大阳光中学的学生。您保护师傅,历尽千辛万苦,降伏众多妖魔鬼怪,取得真经的故事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您不愧为一位降妖大圣。特别是您扇灭了火焰山,为西域人民造福的故事,更是让我敬佩。在此,我衷心地对您说一声:“谢谢!” 自从你消灭天下鬼怪,取得真经,“息战”这么多年,不知您在天庭生活可好?哎!我们人间可又遇上大麻烦了!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沙尘暴”这个大“妖怪”?这几年,我们可是深受它的祸害!那沙魔出现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摧毁树木和房屋,引起人畜伤亡,造成各种交通事故;风沙掩埋农田、村舍、铁路,严重污染环境,浑浊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诱发传染病;它还刮走农田表层沃土和农作物,为它的子孙扩展领地。但是,我们人类对它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肆虐天下,而束手无策。 大圣,我想您神通广大,这事就只有拜托您了!能否请您再去借铁扇公主的宝扇一用,先扇去遮天蔽日的沙尘,还天空湛蓝本色,洗白云污浊的外衣,让星星重新明亮,让太阳依然明媚。再用你的毫毛变出千千万万的绿化防沙林,将沙漠变成绿洲,给荒山披上绿衣,把大地的绿袍越做越大。接着,用您的金箍棒在大地上划出千万条纵横交错的灌溉网,引来黄河天山之水灌溉,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治病先治本”,您要先从源头上拦住沙尘暴这个妖魔。有可能的话,再借您的移山填海、腾云驾雾之神功,把各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化作肥料,变废为宝,运到大西北来肥沃土壤,把那沙魔来个赶尽杀绝、斩草除根!大圣,希望您收到此信能速速前来,早日帮助人间消灭此害。到时,所有人将对您感激之至! 祝:马到成功!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年*月*日这篇习作有什么优缺点 请写出评语。(参看评价角度,从优缺点两个方面评价。)
三、作文训练作文题目:《给保尔·柯察金的一封信》。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具体步骤:1、拟定写作提纲:再次回顾名著内容-----确定写作主题-----列出本作品素材和其他的写作素材(名言诗句或典型事例等)------理清写作思路2、完成作文草稿,认真修改后誊抄在作文本上。3、完成自评。A、分优缺点两个大方面去写。B、评价的角度:①内容是否具体,完整;②结构是否合理;③表达是否流畅,有无语病;④语言是否生动、形象,有文采;⑤主题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高深;⑥选材是否围绕中心,详略是否得当;⑦书写是否规范整洁,有无错别字;⑧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等。
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作文练习,我们知道了书信写作的基本模式(学生口述),更深刻地体察了保尔的精神世界。值得我们喜欢的名著人物还很多,如果有机会,我还想给 (作品名称)中的 写封信,因为他(她、它)的 (品格、事迹)打动了我。
作业布置 完成作文草稿,修改后誊抄在作文本上。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1、2课复习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复习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强化识记《新闻两则》和《芦花荡》中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和记叙的要素;掌握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努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 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一)基础梳理: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1、注音:泄( )气  溃( )退 绥( )靖 阻遏( ) 殷( )切 要塞( ) 歼灭( ) 督( )战 寒噤( ) 飒飒( ) 仄( )歪 吆( )喝蹿( ) 浸( ) 锐不可当( ) 2、写字:张( )失措 ( )然自得 转弯( )角 月( )风( )3、释义:泄气: 溃退:歼灭: 锐不可当:阻遏: 仄歪:转弯抹角: 泅:央告: 悠闲:(二)知识链接:文学常识等信息的梳理记忆1、作家作品:孙犁简介: 《白洋淀纪事》包含哪两部作品: 2、新闻基本知识回顾:⑴新闻:又称消息,包括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新闻述评等。 ⑵六要素: ⑶结构: (新闻的标题有引题、正题和副题)⑷篇幅:短小精悍。 ⑸特点: 、 、 。 ⑹写法:主要是 ,有时兼有议论、描写。3、小说基本知识回顾:⑴小说的三要素: 、 、 。 ⑵刻画人物的方法: 、 、 、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⑶小说的情节: 、 、 、 ;序幕、尾声。⑷小说的环境: 环境和 环境。
二、精讲互动(一)第一课知识要点新闻知识及阅读方法指导: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 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二)第二课知识要点 小说阅读点金:1、掌握全面解读小说的“金钥匙”:人物、情节、环境。2、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与方法:可以从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去做具体的解读。3、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注意以下角度: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即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达标训练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转弯摸角( ) 锐不可挡( ) 2、根据意思写成语。⑴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⑵形容夜晚的天气晴和美好。 ( )⑶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⑷(姓名、事件、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3、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B.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4、下列不含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B.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C.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D.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5、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⑴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⑵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⑶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⑷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A.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B.外貌 心理 动作 语言 C.外貌 心理 神态 语言 D. 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的习题。大军30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⑴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它交代了新闻的哪些要素? ⑵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内容高度概括。试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答案,并体会其妙处所在。a.文中哪些词语描述了敌军防线崩溃的情形? b.文中哪些词语描述了我军英勇无畏、势如破竹的英雄气概? c.上述词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我全对的题型是: ,我做得比较好的题型是 ,我特别需要认真听讲努力练习的题型是 。
作业布置 订正复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准确识记。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第3、4、5课复习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复习课 主备课人 常卫华
学习目标 强化识记《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中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掌握引用、反语等修辞手法;巩固学习书信的格式;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 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一)基础梳理: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1、注音:瓦砾( )  削( )去  腋(   )窝  恍(   )若纳粹( )  荒谬(  )  颤(   )巍巍  迫(  )击炮  琉璃( ) 憧憬(   ) 蜿蜒 (   ) 匍匐(    )  2、写字:   hài jū gōng sǒng shǎn jiāng惊( ) ( )( )  ( )立 ( )烁 ( )硬     yù xī piē zāng yì赞( ) 晨( ) ( )见 ( )物 ( )立3、释义(注意加点字):匍匐: 憧憬: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永垂不朽: 不可名状: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 (二)知识链接:文学常识等信息的梳理记忆 作家作品:西蒙诺夫简介: 雨果简介: 2、关于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3、关于书信:格式等相关知识回顾
二、精讲互动(一)第三课知识要点  1、战地通讯:2、细节描写:是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以及他周围的各种环境和事物特征的细腻而具体的描绘,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写人物的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3、简单回顾《蜡烛》中关于老妇人的几个细节描写,学会赏析。(二)第四课知识要点修辞手法——反语。例:“漂亮”、“文明人”、“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等。 (三)第五课知识要点1、修辞手法——引用。例:萨特的话等。2、场面描写
三、达标训练1、填空。⑴《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 ,文章呼唤世界需要 。⑵你看过哪些有关战争的中外名著 请写出一部。著作:《 》;作者: ;主人公: ;描写了 战争。2、看意思填成语。⑴(姓名、事件、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⑵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 )⑶宏伟美丽。 ( )⑷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 )⑸伟大的功绩。 ( )⑹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 )⑺名与实际相符合。 ( )3、辨析修辞手法。⑴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 ( )⑵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 ( )⑶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 )⑷这些随时在你身边发出的响声,你怎么会听不见呢 ( )4、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小节保持连贯。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 , , 。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父亲的考题①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甲)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75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②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了下来。③“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来132人。”④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右腿上。⑤“在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⑥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点发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⑦“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⑧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爸来,关切地问:“完了吗?”⑨“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10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一个小站,下去6个上来9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⑩“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⑾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⑿“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⒀儿子一下蒙住了。⒁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积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不能带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得到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⑴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懵了( ) 真谛( )⑵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甲处( ) A 炫耀 B 夸赞 C标榜乙处( ) A 松弛 B 松懈 C 懈怠⑶第④段中,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 和 的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是: ⑷第⑾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⑸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 ⑹父亲的良苦用心表现在: ⑺从文末父亲的话中,你能看出父亲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吗?
课堂小结 我全对的题型是: ,我做得比较好的题型是 ,我特别需要认真听讲努力练习的题型是 。
作业布置 订正练习中的错误,查漏补缺。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领会文中带有感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2、领会文中带有感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和要求:⑴朗读课文,回顾作者鲁迅及《朝花夕拾》、《山海经》的相关知识。⑵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预习自测⑴介绍鲁迅及《朝花夕拾》、《山海经》的有关知识:⑵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并读几遍 :掳去 震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惧惮 粗拙 疏懒 骇 惧惮⑶查注释或字典、词典,弄清下列词语意思: 倘使: 震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霹雳: 孤孀: 惧惮: 渴慕: 疏懒: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二)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和要求:朗读课文,标示、批注你所认为的关键语句,初步感知文意。1、回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想“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2、看看本文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1、 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再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处。 2、 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划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3、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三、达标训练1、填空:鲁迅,中国近代著名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 》、杂文集《 》、《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指出下列各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二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作业布置 熟练掌握本课词语,勾画出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重点难点 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和要求: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作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归纳,用60字以内的一句话,提炼出长妈妈的人物形象。2、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 3、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4、如果要在课文中将这些事件划分开来怎么划?可以将课文划成几个部分?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扬”的部分 ,解决下列问题:1、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三、达标训练1、判断正误。(1)《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 )(2)文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 ( )(3)从题目《阿长与<山海经>》可知,课文详写的是阿长买《山海经》送“我”这一件事,其余的都是略写。 (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讲述他的一、二件事,看看谁讲得真实、生动、传神。
课堂小结 我学习本文的收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2、预习第7课《背影》。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第7课 背影(第1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行文脉络。分析平淡中显神奇的特定背影,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行文脉络。2、分析平淡中显神奇的特定背影,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和要求:(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预习自测:(1)介绍你所了解的朱自清及写作背景:《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     )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品有《    》、《      》等。 (2)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交卸 颓唐 迂腐 琐屑 狼籍 不禁蹒跚 踌躇 簌簌 差使 奔丧 举箸(3)解释词语:交卸: 踌躇:迂腐: 颓唐:琐屑: 奔丧:蹒跚: 狼籍: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二)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和要求:1、听朗读录音后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体会感情。2、圈点勾画出文中表现下列内容的语句。(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写背影的语句。(3)自己认为感人的地方。3、文章总写的一句话是“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一共写了几次背影?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1、本文不同于一般从正面着笔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选取了对儿子来说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背影”作为表现角度。为什么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会使儿子感动得流泪呢?(提示:找出文中有关时事背景的描写进行分析。)找出文中四次描写“我”的眼泪的语句,体会眼泪与父亲背影的联系。本文是通过“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爱子之情,文章2、3语段与此有什么关系呢?4、课文4、5语段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
三、达标训练说说下列词语的表达作用。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作者为什么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这两件事?2、到徐州,为什么会见到“满院狼藉”的景象?3、“惨淡”一词,除了表现经济状况的困窘,还描绘了怎样的心境?4、“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   (文体),它以 为线索,主要事件是___________,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业布置 熟练掌握本课词语,勾画出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并积累在摘抄本上。课外阅读几篇些父爱、母爱的好文章,做好阅读笔记,下节课交流。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第7课 背影(第2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重点研读望父买橘,理解父子深情。揣摩品味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平实质朴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
重点难点 重点研读望父买橘,理解父子深情。2、揣摩品味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平实质朴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
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和要求:朗读课文,精读课中望父买橘的文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第六语段,勾画出描写父亲穿戴和动作的词句。2、尝试品析这些词句的表现力。示例:作者描写父亲的衣着突出了黑色,穿黑色衣服与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1、父亲买橘子这么费劲,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而不让儿子去?买来橘子后,他“心里很轻松似的”表明了怎样的心理?2、“我”对父亲的行事本来是有看法的,可是看到父亲的背影时,两次流下眼泪,这表明“我”怎样的心情?我流泪后,为什么怕父亲看见? 3、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父亲在文中前后说了几句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几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呢?
三、达标训练1、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看见他  着_______小帽, 着___________,________棉袍,_______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______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2、分别指出四次写“背影”的时间和作用。顺序时间作用第一次写背影文章开头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第二次写背影第三次写背影第四次写背影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故事。交流自己读到的其他写父爱、母爱的文章。
课堂小结 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2、推荐课外阅读:《朱自清传》、《朱自清散文全集》。3、预习第8课《台阶》。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第8课 台阶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把握文章的情节,理解父亲的形象。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情节,理解父亲的形象。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和要求(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李祥森。 (2)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重点字词。(3)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4)回顾小说的有关知识。2、预习自测(1)聊聊你所了解的李祥森:(2)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凹凼 着落 晌午 硌 涎水 揩汗 舀米 砌砖 嘎 筹划 黏性 撬 胯骨 尴尬 过瘾 唿嗒 熬住 门槛 (3)解释词语:尴尬: 筹划:大庭广众: 微不足道:(4)文学知识积累:小说的三要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二)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和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标示、批注关键语句,初步感知文意。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提示: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和情节的四部分结构进行复述。)2、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3、本文的故事情节完整,请据此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1、合作探究下列问题,理解人物形象:(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这表现出父亲怎样的心理和怎样的性格?(2)父亲为了修建新台阶作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3)造新屋和造台阶的时候,父亲是怎样操劳的?画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4)新屋造好了,可是为什么父亲感到不自在、不对劲?(5)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2、写作技巧探究:(提示:从文章详略安排的角度入手,看看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为什么要这要安排?)
三、达标训练1、比较《台阶》和《背影》的异同之处。(提示:从立意和选材两方面进行比较)同: 异:2、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话想对你的父亲说,请用笔记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
课堂小结 本文的写作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2、熟练掌握本课词语,勾画出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3、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4、预习第9课《老王》。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第1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和要求(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杨绛及学者钱钟书。(2)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预习自测(1)介绍你所了解的杨绛及钱钟书:(2)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伛 荒僻 攥 塌败 取缔骷髅 滞笨 愧怍 惶恐 镶嵌(3)解释词语:取缔: 惶恐: 滞笨: 愧怍: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二)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和要求:朗读课文,标示、批注你所认为的关键语句,初步感知文意。1、观察插图,速读课文1-4段,作者给了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2、说一说:在你心目中,老王是一个什么形象?表现在哪些方面?示例: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表现在送冰时,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3、一句话总结:老王的生活处境是 ___ ,老王的内心情感是____ 。(各用一个字概括)这两个方面是什么关系?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1、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2、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3、“我”和家人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态度?
三、达标训练1、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要求: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2、仿句练习: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如春的温暖。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是:
作业布置 熟练掌握本课词语,勾画出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第2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1、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2、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和要求: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提示:快速默读课文,标示、批注你所认为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初步赏析,组内交流。可从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入手。 示例: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合适吗?为什么?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1、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我”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句最充分体现出来?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怎么理解这句话?3、品味语言: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比较下列三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你还能举出文中类似的语句吗?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三、达标训练1、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乞丐(俄·屠格涅夫)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抖颤着。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1)这篇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写乞丐。(2)“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呀,兄弟。”这是_______谁说的话,他得到的施舍是_________。“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我的兄弟”是________。“我”得到的施舍是_________。(3)这篇文章与课文《老王》有哪些共同之处?请列举几点出来。2、尝试翻译下面一段话,结合本文及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弟子:年幼的人。悌: 尊敬、爱戴兄长。谨:慎重。泛:广泛。仁:指有仁德的人。)译文:
课堂小结 阅读学习这篇文章,你认为怎样写好这类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第10课 信客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1、了解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把握信客的形象,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甘于奉献的可贵品质。
重点难点 1、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2、抓住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和要求(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2)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重点字词。(3)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2、预习自测(1)介绍你所了解的余秋雨及其散文代表作:(2)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唏嘘 嫉妒 猝然 昏厥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跋涉 连声诺诺 (3)解释词语:伎俩: 诘问:颠沛: 吊唁:唏嘘: 接济:连声诺诺: 穷愁潦倒: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二)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和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标示、批注你所认为的关键语句,初步感知文意。谈谈自己所感知的信客形象。1、什么是信客?他的职责是什么?2、用一个字概述信客工作的特点,分析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反映了信客什么样的品质?
二、精讲互动(学生合作研讨,积极回答,老师点拨)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哪些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4、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5、结合课后练习二,品味佳句,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三、达标训练1、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依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完成后互相交流、点评。 提示:墓志铭就是对死者生平事迹或品质的概述,语言力求简洁、通畅。示例: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2、信客的品质在现代社会中还需要吗 请你就其中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提示:我认为信客身上有______________的品质,在现实中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我了解到余秋雨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学到了“信客”身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2、熟练掌握本课词语,勾画出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3、课外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等散文集,做好读书笔记。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让世界充满爱 1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活动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1、关注身边的事,发现善良,发现美。2、懂得关爱亲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是一种幸福。3、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为写作做铺垫。
重点难点 让学生对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有新的认识,学会口头表达。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的准备各组分别搜集整理材料:搜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帮互助的名言警句或文章、故事等;观察街头墙角摆小摊、捡破烂的,思考应该怎样关爱他们,组织一次调查采访;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要做好活动记录。
二、活动的开展 (一)交流积累1、名言大比拼:交流以“爱”为主题的名言警句、诗句、成语等。2、故事大比拼:讲述人们给亲人、给朋友、给他人、给社会以关爱的事迹。要求:(1)主题“爱”,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搜集的材料,小组长作好记录。小组代表在班级中交流材料。   提示: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1)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二)列举反面现象,说感受、说策略。 丢弃亲子、虐待老人、家庭暴力、多个惨案还时有发生,你目睹、亲听过这些事吗?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你认为应该如何制止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或写或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同享。) (三)看图说话:让我们看一看, 同在一片蓝天下有多少需要我们去关爱的人:(课件展示相关图片) 看完图片后归纳总结个人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表达心愿:请以下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棵树,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就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我是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练习:班上的小明同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常会在课堂上突然晕倒,家境也并不富裕的他却非常刻苦勤奋。为此,班上同学特举行了一次以“爱心捐献”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加以下活动:1、请为本次专题班会取一个极富感染力的标题,写在黑板上。(提示:写标语要突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又要突出活动的意义,语言力求生动、形象。)2、加入你是本次班会的主持人,为了号召大家多献一份爱心,请你说一段具有鼓动性的话语,开启我们的捐物捐钱活动。(提示:主持人的话应当有激情,突出小明的困难,引起同学们的关切和帮助。3、同学们捐来的钱物都放到了你的手上,你怎样才能让不善言谈、自尊敏感的小明同学接受呢?写出你的独特方式。(提示:一定要表现出真诚,不能给他带来伤害。)
课堂小结 请用下列问题来小结你的课堂学习(1由同桌填写;2、3由自己填写)1、这次活动你发言了几次? 2、你在活动中遇到的疑难解决了吗?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下来 。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作文训练 让世界充满爱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作文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学习目标 1、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自主搜集、组织材料的能力。3、培养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提高自主思考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准备1、组织同学分组,分为三个大组:(1)关爱身边的伙伴 :侧重于讨论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伙伴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2)同在一片蓝天下:观察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捡破烂的,思考并互相交流感受。(3)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搜集观察身边的弱势群体,讨论应当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2、就上三个主题各自搜集资料(与爱有关的故事、文章)及观察身边的相关现象,整理在摘抄本上。3、选一则最感人的故事或观察的现象,写下各自的感想。
二、自主学习就相关主题进行课堂讨论:1、关爱身边的伙伴 :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2、同在一片蓝天下:对观察的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可以交流,讨论,可以开阔思路,鼓励大家说真话,诉真情。3、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要注意针对一定的关爱目标,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不要空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各小组可以指出对方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感受及建议。  
评语:这篇习作有什么优缺点 请写出评语。(参看评价角度,从优缺点两方面来评价。)
四、达标训练: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光…… 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要求:1、写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切身的事,做到以小见大。2、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生动,中心明确。参考命题:《这就是爱》、《这也是爱》、《博大的爱》等。1、拟定写作提纲:步骤:拟定作文题目-----确定写作主题-----列出写作素材(名言诗句或典型事例等)------理清写作思路2、完成作文草稿,认真修改后誊抄在作文本上。3、完成自评。A、分优缺点两个大方面去写。B、评价的角度:内容是否具体,完整;结构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流畅,有无语病;语言是否生动、形象,有文采;主题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高深;选材是否围绕中心,详略是否得当;书写是否规范整洁,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等。
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作文练习,我们知道了:
作业布置 完成作文草稿,修改后誊抄在作文本上。  2、摘抄有关“爱”的名言警句、精妙语段。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复习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复习课 主备课人 韩涛
单元说明 本单元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述性作品。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追忆保姆,是对普通善良劳动者的关注。朱自清的《背影》着力用简单的动作描写体现父爱的真挚。李祥森的《台阶》表现了像父亲一样的普通人在艰苦的生存状态下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故事。杨绛的《老王》提出了对不幸者给予人道主义关怀的社会性问题。余秋雨的《信客》说明了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2、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3、掌握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写人记叙文。
重点难点 1、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2、掌握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写人记叙文。
学习方法指导 1、归类列表法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常常是零散的,必须进行一番加工整理,理清知识要点, 在头脑中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读写结合法复习时,应加大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力度,做到温故而知新。如:识记字词,有一个小窍门,就是一边读,一边用手在书桌上书空练写,手和嘴一起动,这样记得快,记得牢。我们要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争取多背一篇课文,多温习一遍老师在课上讲的重点,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变成无限的力量! 3、查漏补缺法 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重难点。对于重点应吃透,并尽可能在实际中进行运用。对于难点则要努力攻破,一方面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在交流中解决这些难点。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一)本单元重点字词梳理归纳。1、惊骇 震悚 惶急 疮疤 孤孀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2、交卸 奔丧 狼籍 簌簌 赋闲 典质 颓唐 琐屑3、尴尬 凹凼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4、伛偻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 5、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焦灼 伎俩 颠沛吊唁 文绉绉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克扣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学习方法指导:读写结合法)(二)各课文学常识填空:作家字(原名)时间籍贯评价著作鲁迅豫才(周树人)朱自清杨绛李森祥余秋雨(三)各课主要内容填空:课文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技法《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学习方法指导:知识梳理归纳法,查缺补漏法)
二、精讲互动(一)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1、人物及主人公:(1)课文写了哪些人?(2)主人公是谁?(3)课文通过哪些事写人?2、人物形象分析:(1)事件分析;(2)背景(环境)分析;(3)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4)侧面描写。3、主题挖掘: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或撰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二)试结合以上方法复习本单元课文
三、达标训练:(小组合作完成,派代表展示。)1、以《信客》作为范例:(1)本文写了信客哪些事迹?(2)作者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信客,从中可以看出信客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信客”这类职业在现代社会已不再存在,作者塑造“信客”的目的是什么?2、爱心故事大家讲。
课堂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你收获到了什么?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来谈一谈。
作业布置 完成本单元检测题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第21课 桃花源记(第1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张魏萍
学习目标 1、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2、对照注释大致读懂课文,做到重点词句翻译准确,句意清晰,语序合理。
重点难点 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及要求:(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陶渊明及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2)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字词。2、预习自测(1)本文选自 ,作者 (365-427),又名 ,字 ,号 ,世称 。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 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代表作有组诗《 》《 》,散文《 》等,本文是《 》的序。(2)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俨然 阡陌 屋舍 黄发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皆叹惋 邑人 郡下 诣太守 刘子骥 问津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组内交流预习内容。2、结合课文注释及资料整理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寻:寻向所志  舍:便舍船 寻病终 屋舍俨然 乃:见渔人,乃大惊 向: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 眈眈相向 其:欲穷其林 之:忘路之远近  其中往来种作 闻之,欣然规往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处处志之 得其船 遂: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遂与外人间隔志:处处志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