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6.4.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6.4.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3 10:0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的两种方法-----向量法和坐标法
2.体会向量在解决速度、力学等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通过对用向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四步曲”
教学难点 能够将物理问题转化为平面向量问题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两个人共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越费力;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两臂的夹角越小越省力.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吗?
答:上面的问题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数学模型.只要分析清楚F、G、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F为F1、F2的合力),就得到了问题的数学解释
不妨设|F1|=|F2|,以F1、F2为邻边的四边形是菱形
力F1与力F2的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整理得
当在内逐渐增大时,的值由大变小,| F1|由小变大
即F1、F2之间的夹角越大越费力
追问:(1)为何值时,|F1|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 F1 |能等于|G|吗?为什么?
答:(1)当=00时,|F1|最小,
(2) 当=1200时,
2、探索新知
【例1】(1)一物体在力F1=(3,-4),F2=(2,-5),F3=(3,1)的共同作用下从点A(1,1)移动到点B(0,5).求在这
个过程中三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
(2)设作用于同一点的三个力F1,F2,F3处于平衡状态,若|F1|=1,|F2|=2,且F1
与F2的夹角为π,如图
①求F3的大小
②求F2与F3的夹角
分析:(1) →
(2) ①→
②→→
解:(1) 因为F1=(3,-4),F2=(2,-5),F3=(3,1)
所以合力F=F1+F2+F3=(8,-8),=(-1,4)
则F·=-1×8-8×4=-40
即三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为-40
(2) ①由题意|F3|=|F1+F2|
因为|F1|=1,|F2|=2,且F1与F2的夹角为π,所以|F3|=|F1+F2|==
②设F2与F3的夹角为θ
因为F3=-(F1+F2)
所以F3·F2=-F1·F2-F2·F2
所以·2·cos θ=-1×2×-4
所以cos θ=-
所以θ=π
【例2】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d=500 m, 一艘船从A处出发到河
的正对岸B处,船航行的速度|v1|=10 km/h,水流速度|v2|=2 km/h,
问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时间是多少(精确到0.1 min) ?
解:设点B是河对岸一点,AB与河岸垂直,那么当这艘船实际沿着AB方
向行驶时,船的航程最短
如图,设,则
此时,船的航行时间
所以,当航程最短时,这艘船行驶完全程需要3.1 min
方法规律: 用向量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四步曲)
(1)问题的转化,即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模型的建立,即建立以向量为主体的数学模型
(3)参数的获得,即求出数学模型的有关解——理论参数值
(4)问题的答案,即回到问题的初始状态,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四、课堂练习
P41 练习
1、如图,在重的物体上有两根绳子,绳子与铅垂线的夹角分别为30°,60°,物
体平衡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C )
A. B.
C. D.
2、一条宽为km的河,水流速度为2 km/h,在河两岸有两个码头A,B,已知AB=km,船在水中最大航速为4 km/h;问怎样安排航行速度,可使该船从A码头最快到达彼岸B码头?用时多少?
解:如图所示,设为水流速度,为航行速度,以AC和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
当AE与AB重合时能最快到达彼岸
根据题意知AC⊥AE
在Rt△ADE和平行四边形ACED中
||=||=2,||=4,∠AED=90°
∴||==2
÷2=0.5(h),sin ∠EAD=
∴∠EAD=30°
∴船实际航行速度大小为4 km/h,与水流成120°角时能最快到达B码头,用时0.5小时
五、课堂小结
用向量解决物理问题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转化: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②建模:建立以向量为主体的数学模型
③求解:求出数学模型的相关解
④回归:回到物理现象中,用已获取的数值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六、课后作业
习题6.4 5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