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通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1 23:13:09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考试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后人通过文献整理出的夏朝第11代君主至第15代君主世系图。据此订知,夏朝
-一)不降
卜四》孔甲
十五)
注:图中概线代表直系血亲〔父了)关系;每一纵列的君主辈份相
A.“家天下”的色彩浓厚
B.兄终弟及现象普遍
C.权力交接强调“传贤
Ⅰ.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殷墟甲骨卜碎中已有“王臣”一词,有的指商王的私兵,有的指协助王进行占卜的人。而诗
经·小雅》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臣”词义的变化
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逐步确立
标志着文武官员与祭司的合
C是当时神权统洽弱化的体现
D.反映出王权对地方的影响增强
3.周人认为姓是百世不变的,只有氏是可以变的,因为“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裂土封
侯)而命之氏”。这反映出
A.分封制对姓氏文化的影响
B.同姓内部间的无序性
C姻亲联盟成为政治的首
4.《论语》记载,孔子曾感叹“周监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礼乐)哉!吾从周”。孔子毕生都以
重建周公时期礼乐制度为己任。孔子如此看重礼乐制度主要是因为它
A.保存了夏商典章制度
F.是由周公亲自创立的
体系完备且操作性强
1.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战国策》记载,“昔(春秋时)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局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恒公亦
定霸矣”。这表明当时
A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日益频繁
B.周天子的政治地位明显降
C.言国强兵成为诸侯国的追求
齐桓公通过变法成就了霸业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6.春秋晚期周景王去世后,其庶长子姬朝多次作乱,甚至将其弟周敬王逐出洛邑而自立为王,
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六年后,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返回洛邑并夺回“正统”。周敬王
成功复位表明当时
A.宗法原则仍受重视
B.诸侯恪守忠君义务
分封体制彻底崩溃
1.晋国霸主地位稳
战国时期的秦国,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长官,还是最扃车事首领,可率兵出征。秦朝建立后
太尉掌武事”,地位同丞相,“金印紫级”。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朝
A.君权遭威胁
B.武官受重用
相权被削弱
职位专业化
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每每搬出天命为其政权寻找合法依据,其中以周武王所说的“革殷受天
明命”最为典型。秦始皇则只字不提天命,只是领扬己的丰功伟业,常感慨于“天下共苦战
斗不休”,所以才兴兵诛残贼,并“亲巡远方黎民”。这一变化反映
A.贵族政治的瓦解B.君主集权的强化C儒家思想的发展.天命观念的消大
9.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8000多枚秦简,多为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
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以及
教育、医药等政令文书等。这些秦简可用于证明秦朝
A.地方权力过大妨碍中央集积
确立了至高尤上的皇帝制度
1.对农村基层自治进行了尝试
10.秦灭六国后不仅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还修筑了直道、驰道,并在南方修灵渠。对此解读正确
的是,茶朝
A.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熟
B.国家统一得到巩固
C.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统一有历史必然性
11.初,皇帝和宰相各有一个秘书处,皇帝的叫“六尚”(其中“五尚”管其私人起居,只有尚书管
文书);宰相的叫十三曹”分管国家政务,这十三个机关,合成一个管理大下政务,直接由宰
相负责的政府办公厅。汉初这种设置
A.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B.易使宰相权力过大
C.完善了中央行政体伟
旨在保障吏治清明
刺史的主要职责在于监察法律不准许他们插手地方上的具体行政事务,但后来刺史越权现
象时有发生,至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新置牧”,“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
秩居任”成为定制。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后期
A.反腐力度大大加强
B.刺史职权趋于混乱
地方行政层级增多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3.据《汉书·师丹传》记载,西汉末年,师丹出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后曾跟随丞相孔光等人上书
限田”,得到皂帝同意。然而“限田令刚刚颁布,皇帝赐给一位宠臣的土地航将近法定限额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宏
(1)表现:主动征求庶民
许民众议
殳置专门的场所,鼓励民众进谏。(2分,答
者,对政治影
其他答
(2)变化:从主动了解社会舆论、利
为政治服务变为操控舆论以巩固专制,进而压制社会舆论

价:长期作为国家施政的重要依据和
务于地方的官吏选拔;一定程度
君权的滥用
分,答出两点
随着古代政治的发展,舆论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沦为统治手段
措施:创
帝制度;建
九卿
全国推广郡县制;统一车轨、文字
和度量衡;颁
原因:秦政弊端的暴露;汉初社会经济的凋敝;宗法观念和分封传统的影响。(4分,答出两点即可
这一调整順应了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分)带有较多旧制度的残余,为西汉
国威胁中央现象的出现

分,其他

和开放性;科目设置凸显实用性;考试形式多样化。(6分)
2)历史作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了君主专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选拔和培养真
着实用性

点:我赞同作者认为“大一统”是
政治文化核
评析:西周时期实行的宗法分封制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有力地推动
统”观念的形成;“大
促进了“大一统”观念的发展;以儒学为主要选官标准的察举制、和
大一统”观念深入发展。(8分
结论:“大一统”观念
家长期统一和文明延续提供了思想动力,成为
政治文
示例”仅供参考
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