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2 21: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几种重要的盐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是( )
A. 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B. 食盐 氯化钠 NaCl
C. 生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D. 胆矾 硫酸铜晶体 CuSO4
2.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冶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根据这一原理,有人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份:CaCO3和NaOH)掺进煤中进行固硫。用碱白泥固硫时,下列所写的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 )
①S+O2 SO2;
②CaCO3 CaO+CO2↑;
③CaCO3+2NaOH==Na2CO3+Ca(OH)2
④SO2+CaO CaSO3;
⑤SO2+2NaOH==Na2SO3+H2O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3.以下物质名称,俗名与分类对应正确的是( )
A. 氧氧化钠——纯碱——碱 B. 乙醇——酒精——有机物
C. 氧化钙——熟石灰——氧化物 D. C60——金刚石——单质
4.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 由pH可知NH4NO3是一种酸
C. 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D.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5.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烧碱 氢氧化钾 KOH B. 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C. 熟石灰 氢氧化钙 CaO D. 苏打 碳酸钠 Na2CO3
6.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有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可使外层两包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此时便可对内层食品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的最佳选择是( )
A. 浓硫酸和水 B. 生石灰和水 C. 石灰石和水 D. 氯化钠和水
7.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碱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情况.兵兵取用了硫酸铜溶液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8.七氧化二氯(Cl2O7)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样均可以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当七氧化二氯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
A. B. C. D. ClO-
9.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俗称纯碱,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原料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 有机物 B. 混合物 C. 碱 D. 盐
10.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
A. 硫酸铜、胆矾、CuSO4·5H2O、混合物 B. 碳酸钠、纯碱、NaCO3、盐
C.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碱 D. 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
11.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 ①—Mg B. ②—MgCl 2 C. ③—H2SO4 D. ④—Mg (OH )2
12.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B. 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C. 烧碱、碳酸钠、Na2CO3 D. 食盐、氯化钠、NaC1
二、填空题
13.向一定质量的 Ca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 Na2CO3 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图线 AB 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在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14.某科学拓展课程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Ⅰ: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气体作出如下猜想: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取适量镁条、100mL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一所示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分析推断】
(1)实验时如果出现图一C现象,小组讨论认为,“A装置反应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你认为这一推断是否正确:________。
(2)若猜想①是正确的,则图一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Na2CO3溶液显碱性。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阴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方案设计】按图二所示方案进行实验以确定促进反应的离子。
【实验现象】a、c试管中缓慢产生气泡,b试管中快速产生气泡。则图二c试管中加入的X应该是________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晶体、氯化钠的俗称和化学式分析。
【解答】A、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是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B、 食盐是氯化钠俗称,化学式为NaCl ,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D、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①煤中的硫燃烧,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 S+O2 SO2;
②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
③ 碳酸钙为不溶性盐,不能与碱反生反应,故③不能发生;
④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方程式为: SO2+CaO CaSO3;
⑤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 SO2+2NaOH==Na2SO3+H2O 。
上面反应可能发生的是①②④⑤。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酒精的俗称和化学式分析。
【解答】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纯碱是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B、乙醇俗称为酒精,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化学式为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铵中含有铵根能与碱发生反应及硝酸铵的溶液呈酸性进行分析。
【解答】A、 NH4NO3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所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不符合题意;
B、 NH4NO3是一种盐,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液呈酸性,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属于盐,溶液呈酸性,所以盐溶液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分析】将每组中药品的名称与化学式进行比较,二者一致的是正确选项。
【解答】A.烧碱的化学名叫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故A错误;
B.纯碱的化学名叫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 故B错误;
C.熟石灰的化学名叫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 故C错误;
D.苏打的化学名叫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 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 B
【解析】【分析】两种物质不但要能反应时放热,而且要注意携带和使用的安全性。
【解答】A.浓硫酸和水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但是浓硫酸具有剧烈的腐蚀性,不适于携带,故A不合题意;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氢氧化钙碱性较弱,使用时比较安全,故B符合题意;
C.石灰石和水不能反应,更不能放热,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钠和水不能反应,也不能放热,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 D
【解析】【分析】酚酞和石蕊属于酸碱指示剂,而盐酸和醋酸属于酸类,NaOH属于碱类,最后NaCl属于盐类,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硫酸铜属于盐,而D中的氯化钠也是盐,因此硫酸铜应该和氯化钠放在一起,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 A
【解析】【分析】2NaOH+CO2=Na2CO3+H2O,所以2NaOH+Cl2O7=2NaClO4+H2O。
【解答】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可知氢氧化钠与七氧化二氯反应产物为NaClO4;故B、C、D错误,A正确;
故答案为:A。
9.【答案】 D
【解析】【分析】碳酸钠俗称 纯碱,其水溶液呈 碱性性。
【解答】 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 ,虽然水溶液呈碱性,但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故答案为:D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及所属类别分析。
【解答】A、硫酸铜化学式为 CuSO4 ,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 ,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为氧化钙不是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属于碱,化学式为NaOH,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A.盐硫酸铜能与镁反应生成硫酸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碱不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金属氧化物氧化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盐酸、氯化钠等物质的俗名及化学式分析。
【解答】A、 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表示同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 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表示同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C、 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不是碳酸钠,符合题意;
D、 食盐、氯化钠、NaCl表示同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产生气泡;氯化钠和氯化钙(或 NaCl 和 CaCl 2 )
【解析】【分析】根据向一定质量的 Ca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 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分析。
【解答】向一定质量的 Ca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 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AB段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现象是产生气泡;C点是部分氯化钙反应的图像,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氯化钠和氯化钙(或 NaCl 和 CaCl 2 )。
14.【答案】 (1)正确
(2)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NaOH
【解析】【分析】(1)如图一所示,该气体燃烧后,如果在烧杯底部出现小水珠,那么肯定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即A装置反应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
(2)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只有氢气,那么烧杯底部肯定会出现小水珠;由于没有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实验现象】 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O2-和OH-。为了弄清是哪种阴离子促进了镁和水的反应,就必须改变阴离子的种类而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即X溶液中含有Na+ , 而阴离子是OH- , 因此x是NaOH。
【解答】(1) 实验时如果出现图一C现象,小组讨论认为,“A装置反应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 我认为这一推断是正确的。
(2) 若猜想①是正确的,则图一中出现的现象是: 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 。
【实验现象】a、c试管中缓慢产生气泡,b试管中快速产生气泡。则图二c试管中加入的X应该是NaOH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