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酸碱性
一、单选题
1.某同学想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 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稀硫酸的 pH B. 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定浓硫酸的 pH
C. 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出酸雨的 pH 为 5.3 D. 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出胃液的 pH 为 2
2.一些实物的近似pH值如下表,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食物 苹果 柑桔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5.0~5.7 6.3~6.6 7.6~8.0
A. 苹果 B. 柑桔 C. 牛奶 D. 鸡蛋清
3.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体,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蒸馏水 D. 食盐水
4.碱是指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 Na2CO3 B. CaO C. NH4OH D. Cu2(OH)2CO3
5.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 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 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 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为研究土壤的酸碱性,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加入一定质量的土壤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并留取滤液,测滤液的pH后向滤液中滴加氨水,每加入2 毫升氨水就搅拌均匀并测量溶液的pH,所得实验记录如下,则所加入氨水的pH为( )
加入氨水体积/毫升 0 2 4 6 8 10 12 14 16
溶液的pH 4 4 4 4 6 8 10 10 10
A. 9 B. 10 C. 11 D. 12
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8.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食醋 C. 氧化钙 D. 碳酸钙
9.在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
A. B. C. D.
10.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 )
A. 可乐 B. 橙汁 C. 牛奶 D. 苏打水
11.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1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 食盐 B. 味精 C. 食醋 D. 香油
二、填空题
13.向盛有 10 mL NaOH 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 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 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 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 时,NaOH 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14.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测定A、B两块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分别取土样各2克,加入蒸馏水溶解后得到土样的澄清液,用pH试纸测定结果如下:A农田土样的澄清液pH=6.5,B农田土样的澄清液pH=7.1。根据测定结果判断:A农田的土壤显________性,B农田的土壤显________性。
三、实验探究题
15.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____________.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2)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植物 植物 浸取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名称 颜色 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月季花 萝卜花 丝瓜花 蓝紫 大红 紫 黄绿 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 黄绿 橙黄 黄绿 黄 粉红 粉红 粉红 黄
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植物名称)________.
(3)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________色
(4)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浓硫酸的腐蚀性分析。
【解答】A、pH 试纸不能用水湿润测值,会影响结果 ,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有脱水性,不能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定浓硫酸的 pH ,不符合题意;
C、 pH 试纸只能测得整数pH,不符合题意;
D、 用干燥的 pH 试纸测出胃液的pH为2 ,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溶液pH>7时,呈碱性,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碱性食品最好。
【解答】A、 苹果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不符合题意;
B、柑桔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不符合题意;
C、牛奶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不符合题意;
D、鸡蛋清呈碱性,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与碱变蓝色,据此选择。
【解答】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液体,能够使只花变红的是酸溶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定义分析。
【解答】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分析】 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根据胃液的酸碱性以及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判断即可;根据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判断即可。
【解答】A、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故A错误;
B、血液的pH为7.35-7.45,可知血液显碱性;故B正确;
C、胃液的pH为0.9-1.5,可知胃液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错误;
D、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因此,不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通过加入氨水的量与pH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由所给数据分析可知,原溶液呈酸性,加入氨水后与酸发生反应,所以溶液pH逐渐上升,当所得溶液与氨水浓度相近时,溶液pH与所加氨水pH几乎相同,所以pH不再发生变化,则所加氨水pH为10;
故答案为:B。
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钾与硫酸溶液的pH及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过程分析。
【解答】A.图中c点所示溶液pH小于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pH大于7,则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氢氧化钾,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最初pH为大于7,然后不断减少,所以是将硫酸滴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D.b点是氢氧化钾与硫酸刚好反应的图像,b点以后为硫酸过量,所以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定义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属于碱类,食醋属于混合物,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
故答案为:A。
9.【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盐酸呈碱性,pH小于7,二者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等于7分析。
【解答】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在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溶液pH会从大于7减少,恰好完全反应则等于7,继续加盐酸,盐酸过量,溶液pH小于7;
故答案为:D。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溶液pH>7时,呈碱性,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可乐、橙汁、牛奶溶液pH都小于7,呈酸性,苏打水溶液pH为9大于7,呈碱性;
故答案为:D。
11.【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仍呈紫色分析;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呈无色分析。
【解答】石蕊试液遇酸溶液仍呈红色,A表示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分析。
【解答】因紫甘蓝中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菜丝变红,则说明加入了酸性溶液,食醋中含有醋酸呈酸性;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10
(2)红;无
(3)NaCl、HCl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溶液pH>7时,呈碱性,溶液pH=7时,呈中性,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溶液pH判断反应进程。
【解答】(1)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7,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0mL 时,NaOH 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2) 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pH大于7,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呈无色;
(3) 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HCl ;
故答案为:(1)10;(2)红;无;(3) NaCl、HCl 。
14.【答案】 酸;碱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 A农田土样的澄清液pH=6.5<7,溶液呈酸性,B农田土样的澄清液pH=7.1 >7,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酸;碱。
三、实验探究题
15.【答案】 (1)D
(2)丝瓜花
(3)粉红色
(4)AC
【解析】【分析】(1)乙醇能够起到溶解植物汁液的作用,那么植物汁液是溶质,乙醇就是溶剂;
(2)丝瓜花的汁液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一样,因此不能区分酸碱溶液;
(3)月季花的汁液在食醋中显粉红色,因此它在酸性溶液中为粉红色;
(4)牵牛花的浸取液在石灰水中呈现黄绿色,因此它在碱性溶液中显黄绿色。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乙醇能起到溶解植物花汁液的作用;植物的汁液若能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则可以作酸碱指示剂,据此解答.
【解答】(1)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溶剂,故选D;
(2)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丝瓜花;
(3)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粉红色;
(4)牵牛花的汁液在碱性溶液中为黄绿色,那么溶液肯定显碱性,故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