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训练试题-第一单元光 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湖静映彩霞”是光的( )现象。
A.直线传播 B.折射 C.反射
2.小朋友正午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前方,那么他们朝向( )站着。
A.东 B.北 C.西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
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
C.点燃的火柴、太阳
4.如图所示,一个人从一盏路灯下走过时,人影的长度变化是( )。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逐渐变短
5.汽车后视镜是一种凸面镜,凸面镜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所以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侧较大范围的空间。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后视镜可以观察车辆后侧的情况说明光沿曲线传播
B.后视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C.后视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6.潜望镜运用了( )原理制成的。
A.光的折线传播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7.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地—日—月 B.日—地—月 C.日—月—地
8.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9.下列光源与太阳光是相似光源的是( )。
A.霓虹灯 B.白炽灯 C.萤火虫
10.光能穿过任何物体嘛?( )。
A.能 B.不能 C.不一定
二、填空题
11.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查的仪器。它里面有______面平面镜,利用平面镜能改变______原理进行工作。
12.光的传播速度为每秒(________),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________),千万不要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________)。
13.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___,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____。
14.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________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________。
15.小新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树林里玩耍,看到大树底下有很多的光斑,这是由于__________而形成的。
三、判断题
16.黑夜里,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这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______)
17.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______)
18.牛顿最早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太阳光由七色光组成。(______)
19.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______)
20.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______)
四、简答题
21.七色盘复合光实验的过程。
2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一直相同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5.B
6.C
7.C
8.A
9.C
10.B
二、填空题
11.两 光的传播方向
12.约30万千米 8分钟 太阳
13.)反射原理 38.4万千米
14.变化; 短; 长
15.光沿直线传播
三、判断题
16.√
17.√
18.√
19.×
20.√
四、简答题
21.① 取白色的卡纸,剪成直径为5厘米的圆形。
②将卡纸分为7等份,分别用彩笔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
③将铅笔从圆盘的中心插入。
④快速旋转七色盘,观察现象。
22.不是一直相同,因为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