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声音 训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声音 训练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07: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科学 过关训练试题-第一单元 声音 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用橡皮筋做声音实验的时候( )。
A.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
B.橡皮筋越松,声音越高
C.橡皮筋越紧,声音越强
2.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A.声音的强弱不同 B.声音的高低不同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
3.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远离噪声 B.控制物体发声 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
4.如图,将嘴唇贴在试管口吹气会发出声音,发出声音主要是( )在振动。
A.水 B.试管 C.空气
5.弹奏古筝时,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弹出的音高( )。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不高也不低
6.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说话人小声说话对方也能听清楚,话筒与听筒之间声音传递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空气 B.棉线 C.纸杯
7.古代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远方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 )能传播声音。
A.空气 B.液体 C.固体
8.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
A.铝箔 B.木尺 C.棉线
9.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 ),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听到彼此说话的声音。
A.介质 B.无线电设备 C.氧气
10.声音传播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 )中不能传声。
A.水 B.空气 C.真空
11.大脑接收到( )传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A.耳道 B.耳蜗 C.听觉神经
12.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听到的声音是( )。
A.无区别 B.水越少声音越高 C.水越少声音越低
二、填空题
1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___。
14.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_______。
15.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和 (_________)传播的。
16.各种物体只要(__________),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____________)。
17.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______不同。
18.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19.声音是以(________)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________)。
20.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的(______)决定的,物体振动得动的越快音高越(______)。
21.鼓膜很________而且有________,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________。
22.人的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3.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人的嘴唇在动,产生振动的缘故。(______)
24.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自然界的声音。(________)
25.物体的振动不需要经过空气,就可以直接引起鼓膜的振动。(______)
26.强弱或远近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不一样的。(______)
四、连线题
27.请把下面的乐器与乐器的类别用线连起来。
A.口琴
B.二胡 ①弦乐器
C.小鼓 ②管乐器
D.小号 ③打击乐器
E.小提琴 ④其他乐器
F.军号
G.木琴
五、简答题
28.在“铁道游击队”这部电视剧中,八路军战士只要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倾听,就能判断是否有日军火车驶来,这是为什么?
29.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A
6.B
7.C
8.A
9.A
10.C
11.C
12.B
二、填空题
13.高 低 强 弱
14.低
15.空气 橡胶管
16.振动 停止震动
17.音量
18.粗细
19.波 振动
20.快慢 高
21.薄 弹性 振动
22.外耳 中耳 内耳
三、判断题
23.×
24.×
25.×
26.√
四、连线题
27.
五、简答题
28.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因此,火车行驶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快地通过铁轨传来。
29.声音会消失。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