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全案(课件、教案及练习):4.13《地球,我的母亲》(沪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全案(课件、教案及练习):4.13《地球,我的母亲》(沪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3 15:25:47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
四川省乐山县人,原名郭开贞。
1921年,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
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中最早的优秀作
品之一,为新诗歌运动奠定了基础。
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
《虎符》、《高渐离》等,以古喻今,
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发动派的卖国投降
政策,激励了人民的斗志。邓小平同
志曾高度评价道:“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
人和剧作家。”他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也都有
重要建树。 解放后,郭沫若创作了历史话剧《蔡文姬》和《武
则天》。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于北京。
1、诗人将我和地球的关系想象成谁和谁的关系?
2、地球母亲和我的关系在诗歌丰富的意象中却变得单纯统一,为什么?
讨论
1、诗人强调人是地球之子,是大自然
之子,通过这种关系的描绘,他最终
要在诗歌中表达什么主题?
2、这样的主题和
五四运动的思想
有何关系?
如果从今天
的角度解读这首
诗歌,我们还可
以把它理解成什
么主题?
课后阅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比较三首诗歌的不同主题。
谢 谢!《地球,我的母亲!》测试
练习:《地球,我的母亲!》读后感,不少于80字
范文:
在读此文章以前,也读过其他类似的文章。不过其他似乎都千篇一律的赞美词语,而当我发现此文时,才顿觉眼前一亮。
在字里行间中,我没有感到一丝心中被拉去号召的力量,而完全是荡漾在抒情句中。文中郭沫若一个人在和地球母亲对话,而却无旁人。这就是本文一大特点,摆脱了那象征性的号召语句。时而激昂,时而乎静的语气扣人心弦,从作者的赞美中,我体会到了他的用意。“我”不单单指作者自己,泛指全人类。从地球母亲成千上万关怀举动透出地球也尽到了责任,而我们人类远未做到尽孝子的责任,作者以巧妙的手法让人们自然地行动起来,比号召性的文字作用更强。作为人类,有理由不报答母亲吗?
本文无平铺直叙,全诗丰富的意想和饱满的情绪组织在一个层次,井然的结构之中,色彩瑰丽。书的第二大特点在此,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反复、拟等,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地球慈母般胸怀,如:“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知道你的深思,我饮一杯水,纵是天降的甘露,我知道那是你的乳,我的生命。” 用比喻和比拟手法,表现地球上万物的珍贵,而全人类正是要有这样理念,才会尽到保护地球的责任。除此之外,本文用意想来抒情“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是蚯蚓----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它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用“蚯蚓”和“飞鸟”抒发自己渴望 近地球的恋之情。作者笔触气势磅礴,“我想这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你的化身:需要是你呼吸的声威,雪雨使你血液的沸腾。”他把地球描绘成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伟大的女性。地球是有如宏大的力量来抚育世界人类,与前 作对比,她又何尝不是细腻而温柔的呢?这使得地球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本文主题上,人与地球超越了现实的自然关系。人是地球的儿女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地球的深固。人类应报答地球母亲,不应做她的不孝子孙,通过作者的描绘,我看到的是一个辛劳母亲的形象,听到的是一个未尽孝道的孩子的心声,而在文章末尾更阐明了报答深恩的实际行动就是学着劳动精神,前文也有呼应
  如“田地里的农人,炭坑里的工人”一切都用劳动来尽孝道,是作者想号召大家的,这也符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他赞扬了工农兵的“劳工神圣 ”。
  由此我认为,本文的特色落在写作手法上,不仅结合诗歌特点,而融会了各种意象,是值得让我借鉴的。
  “我要健强我的体魄,用来表达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我不愿坐车,乘马,著袜,穿鞋,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
  诗人用一颗纯粹的心在呼喊,报答地球母亲的深恩。诗人不局限于自己,家庭以及朋友的圈子,他面对的是地球万物苍生。有的人说,那是诗人高谈阔论罢了。其实不然,没有经过心灵的思考、大脑的运作,能有这样的华丽的诗篇吗 越简单的事情越不好做,越平实的诗文越非同一般,郭老做到了。读其诗,应明其志。《地球,我的母亲!》一诗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感恩。
  前不久,一位社会学家说,“不光年轻一代,成年老年一代感恩危机同样严重。”现实生活中朋友帮我提包拎袋,理所当然的事;老师父母苦口婆心,那是自讨苦吃;警察同志身体力行,是本而分之的事……可以想象,长此以往,情何在,恩何在
  一个Baby是简单的,给他一颗糖,他会还你一个微笑;一个少儿是简单的,送他一个小玩具,他会唱一首歌献给你。岁月的轮子无声撵过,随着人的成长,生活的模式也变了,有的人甚至把他人的服务当成是自己应享的权利。
  见面打个招呼;节日到了,说声节日快乐;别人为我指路,说声谢谢;朋友为我处理文件,道声辛苦了;工人为我搬运物品,为他沏杯茶等等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认定人家的功劳,为其有价值的所为投上肯定的一票,何乐而不为
  与其让人说感恩节是个摆设,不如行动起来。
  人,应当懂得感恩。第十三课 地球,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主题,体会诗歌热烈真挚的情感。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驾驭想象的能力。
3、明确这首诗歌的现实意义和当代意义。
说明:
这首诗歌的篇幅较长,在教学中进行细枝末节的分析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并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是最基本的。同时由于诗人在创作中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学生可以从诗歌采用的统一的意象上来理解诗人驾驭想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站在五四运动和今天这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上理解诗歌强大的生命力,体会本诗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能够分析诗歌的丰富意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想象力及驾驭想象的能力。
2、难点:正确理解时代背景和本诗主题的关系。
说明:
在诗人的笔下,人与地球的关系成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这是诗人在抒发感情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想象的艺术境界。因而通过诗歌中既多样又统一的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的想象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此外,这首诗歌的产生并不是诗人单纯的个人理想,而是社会理想的体现,这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民主平等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是一个难题,并且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今天的视角来阅读诗歌,使优秀诗歌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你曾经读过关于母亲的诗歌吗?然后引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导入本课的学习。 快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学过的关于母亲的诗歌,同时学生可以互相补充。 温故而知新,快速熟悉诗歌写作的对象。
朗读品味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熟悉诗歌,进入诗境。同时在倾听教师的朗读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真挚情感。 激起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同时为正确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重点把握 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1、诗人将我和地球的关系想象成谁和谁的关系?2、地球母亲和自我的关系在诗歌丰富的意象中却变得单纯统一,为什么? 学生在诗歌中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另外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可以明确多样的意象却有一个形象的核心,这使母亲和自我的关系变得单纯,这是诗人驾驭想象的能力的体现。 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艺术境界。
难点讨论 1、诗人强调人是地球之子,是大自然之子,通过这种关系的描绘,他最终要在诗歌中表达什么主题?2、这样的主题和五四运动的思想有何关系?3、如果从今天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歌,我们还可以把它理解成什么主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等形式逐渐使各问题迎刃而解。 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广度。
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进行比较,体会三首诗歌的不同主题。 拓宽阅读面,提高鉴赏能力。
思路点拨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自由。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赏析评价;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郭沫若的诗歌特色;同时与艾青、舒婷的诗歌进行比较教学,理解在这些诗歌中母亲的不同含义、诗歌的不同主题也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方法。
练习举隅
1、诗人将地球称为“我的母亲”有什么深刻含义?
2、郭沫若的诗歌在情感抒发上有何特点,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
3、对这首诗歌写一段鉴赏性的评论。字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