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的产生,争论和融合,三目内容分别涉及三个学习要点: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和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第一个子目重点探讨法治与教化的产生和争论,通过西周时期礼制的建立,春秋时期成文法的诞生,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的争论三个角度来呈现。第二个子目重点探讨法律与教化的结合。通过汉朝时期的霸王道杂之,魏晋时期的律令儒家化和唐朝时期中华法系的完备三个阶段来呈现。第三个子目是通过宋元时期乡约形成,明清时期乡约完善两个阶段分析法律与教化结合后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法律与教化结合的原因,法律与教化结合的评价。具体来说,本课内容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结构完整,体例清晰,各目之间层次感强,段落意涵明确。教材三则《学习聚焦》将本课分为三大历史阶段,适应时代发展,不同时期国家统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变化,春秋战国乱世中法治与德治之争,自汉到唐治世中教化与法治的结合,自宋至明清,儒学的成熟——理学的出现,为基层道德教化提供新的形式——乡约,乡约随着时代发展,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王朝面临不同问题都会使得其在治国方略选择中有所不同。三目内容从纵向上呈现法治与教化产生演变中对立融合的历程,从横向上展示法治与教化的内涵和形式。通过春秋战国时代背景和治国困境引出以子产、叔向为代表的春秋战国两大思想流派治国论争,揭示了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通过教材《史料阅读》中管理国家中法治与教化观点对比,比较儒法两家在治国方略上的对立及原因。教材图片资料《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能分析汉代法律具有的儒家化特点。通过董仲舒的观点,知道法治与教化开始结合。通过《唐律疏议》的条文,知道中华法系的特点和影响。教材能够体现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展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特别关注和体现家国情怀,通过明清乡约仪式的宣讲内容和严格仪式,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材《学思之窗》中的《吕氏乡约》和“明太祖‘六谕’”结合教材图片“清朝的乡约仪式”,揭示从宋至清乡约所讲内容的变化,从乡约与法律阶段性关系中能阐释这一时代社会治理中礼法并用的突出特点。教材《探究与拓展》、《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部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所设置的问题则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有利条件: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选考历史的学生,对历史兴趣浓厚,且学生在高一阶段已经通过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掌握了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内容,包括“春秋战国的时代变迁”,“百家争鸣与儒法思想”,“汉尊崇儒术”,“唐的大一统”,“宋代的理学”,“明清思想的新变化”等,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加之北京八中历史选课班学生知识面较广,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为本课强调的“素养和方法培养”、“问题探究”深入推进打下基础。不利条件:本课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法律史和教化史,涉及到的历史大概念和专业词汇较多,不论是内容之间逻辑的理解,还是知识体系现实的运用,对学生都具有挑战,尤其是在与唯物史观理论结合的情况下,学生更加难以把握,故而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借用各方面的典型案例,贯通点——线——面,了解另一种历史的书写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及特征。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全面辩证评价法治与教化的结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学习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加深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上层建筑各领域的实质进行深入分析。具体而言,通过井田制到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基础的变迁,引发治国方略——法治、礼教等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从西汉至清,经济基础未引发质变,却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着,上层建筑——中国古代礼法并用的治国方略不断继承发展演变。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课件,认识不同历史时期和王朝面临不同问题都会使得其在治国方略选择中有所取舍和不同,以适应时代发展,解决统治弊病,法治与教化的关系是适应特定时空环境的产物,抓住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的特定时空背景和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在历代王朝礼治和法治的选择上生成这一认识。运用朝代轴,朝代表格梳理中国古代法治和教化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学会将具体的法治和教化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去考察。3.历史解释通过课前同学提出的问题,以及从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和文献史料提出的问题和设置悬念,探究分析汉代法律案例,解读《唐律疏议》的定罪量刑原则,学生合作探究并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和影响,学会多角度全方面解释看待历史问题,并进行有逻辑和有维度的解释,以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和课件中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等多种类型史料,包括《礼记》、《韩非子》等古代文献史料,“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等实物史料,明《乡甲约》中的古代图像史料和现代乡约仪式的图片资料。提供可信史料推理分析,运用不同的史料对比甄别,从而培养学生有效辨析史料、解读材料和自主分析思考归纳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重现历史真实的能力。通过史料认识,增强学生实证意识,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据史料认识历史的意识,使得学生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5.家国情怀通过春秋战国时期以子产、叔向、孔子和韩非子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提出救国定世的方案,学生领悟挽救乱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救民的国家情怀。通过秦严刑峻法的最终失败和汉代的礼法并用,学生感受社会治理中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以及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通过明清乡约仪式的宣讲内容和严格仪式,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同时,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其局限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
重点难点
基于课标要求、大单元主题内容定位本课重点、难点。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交锋的内容和原因;西汉以来治国方略礼法并用趋势的具体表现。2.难点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的前后过程,汉唐礼法并用的具体特点。宋明清乡约的演变。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针对教材重难点,本课从整体上来说,以大单元教学为总体纲要,以结构化思维为分析设计模式,以问题式导向为开发实施手段,以核心素养为终极评价标准,以此展开本课教学。从具体上来说,采用了教师讲授法、史料研读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教法:讲授法和谈话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师生问答,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探究思考。针对教材重点部分,充分利用教材正文内容和“史料阅读”的材料,课前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将学生总结归纳为几大核心问题,再进行问题式导向教学,即利用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层层递进,有逻辑,有阶段的讲解。在归纳总结核心问题时,要注意利用结构化思维解构分析本课重点,即围绕法治与教化的争论,法治与教化的结合和法治与教化结合的评价三大问题展开,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评价的标准。具体说来,通过教材中的“学习聚焦”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春秋战国时代背景讲解德治与法治在战国走向的不同命运及原因。补充《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汉书 董仲舒传》中的相关资料,架设台阶,逐级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自秦汉至唐社会治理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加深学生对西汉以来礼法并用治国方略的认识。合作法和讨论法:针对教材难点,学生课前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并补充《春秋左民经传集解》、《左传 昭公六年》相关材料,与学生合作思考子产与叔向争论的焦点。补充《唐律疏议 名例律》中的相关案例并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中华法系的特点和影响。补充《蓝田吕氏乡约》、《乡甲约》、《文堂乡约家法》、《仁寿县志》和现代文堂乡约仪式中的相关材料,以时间轴梳理专题,引导学生共同构建表格,建立知识联系,帮助形成完整线索以深化理解。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从宋乡约与法律分离——“约律分野”,明乡约与法律结合 ——“约律融合”,清乡约为法律所用——“约为律用”三个层次,认识从宋至清,乡约中法律与教化关系经历的阶段性变化,加深学生对宋明清乡约演变的认识,突破教学难点。学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创设情境 【设问】为什么德治法治会争论?【出示材料】课前咱们同学提问,为什么德治法治会争论?德和法到底是如何由来的呢?十一期间,很多同学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其中大盂鼎的铭文中就出现了这两个字,有心的同学拍下来发给了我,德字,人的行正,心正,眼正,如何正?用善来教化使之正。法呢?右边是一种神兽叫獬豸,它能辨别是非,公正不阿,左边是如水一样平,如何平?用刑罚制裁使之平。看来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德治、法治的手段不一样。那我们今天学习第八课,首先来看法治刑罚与德治教化是如何争论的? 阅读,聆听,思考思考问题 利用历史小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为之后案例分析做铺垫。培养学生比较思考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新课讲解一、法治与教化如何争论?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德治VS法治 礼制VS刑罚 1.教化【出示图片材料】国博“商周青铜鼎特展”之大克鼎【补充文献史料】王到达穆庙(宗庙),就位。(赞礼官)緟季护佑着膳食官克……如是王曰:“赐给你红色的祭服,三根絅色中间夹两根葱色的衡带。赐给你野地的田……还有其地的奴隶。”克拜稽首,称扬天子的光明正大的美意,为文祖(祖父)师华父铸造礼器,克祈愿万年无穷尽,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克鼎铭文释文【设问】:西周采用的是德治还是法治?【小结】我们通过大克鼎铭文故事来回答,周天子在镐京的宗庙,礼官护卫贵族克来到宗庙,天子赐给他很多礼服,土地和人口,克赞扬天子,并为祖父铸造了大型礼器大克鼎,希望子孙万年享受富贵。分封宗法血缘关系下,宗族氛围中以德治为内涵的礼制治国,但是据左传记载,早在夏朝时,统治者就已经用法律治理国家了,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但这些法律都只是在贵族圈内部传阅,都没有向社会公开,我们称之为习惯法,这样,西周就形成以礼制为核心的德主刑辅治理思想。【出示史料】(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郑国自郑襄公开始,卿大夫(子产是其中之一)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郑国国君势力大衰。【设问】为什么这一时代的郑国会产生成文法?【小结】到了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将习惯法公之于众而为成文法,所谓。那为什么这一时代的郑国会产生成文法?大背景,分封宗法崩溃,西周传统的礼制被破坏。小背景,郑国分封建国较晚,西周传统的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影响小。郑国地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战略环境恶劣,亟需通过刑罚制裁,以富国强兵。但对于子产颁布成文法的行为,当时的晋国大夫叔向明确表示反对,他说百姓知道有法律,就对上面不恭敬,大家都有争夺之心,用刑法作为根据,就很难治理了。成文法是什么?根据严格程序制定,并公之于众的法律。到战国时期法家主张的法治与儒家主张的德治将这场争论推向高潮。【出示材料】楚之有直躬(以正直立身的人), 其父窃羊,而谒(检举)之吏。令尹曰:“杀之(直躬)。”(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逃跑)。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举荐做官)。 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好不上闻(坏人坏事就不再有人向上告发了),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韩非子《五蠹(蛀蚀器物的虫子)》【设问】儒法两家对于正直的理解有何不同?【总结】我们通过五蠹中两个关于正直的故事,来看儒法两家对正直的理解有何不同?楚国有一个正直立身的人,他的父亲偷羊,在楚国,盗羊要被处以死刑。直躬就检举了自己的父亲,最后处死的却是直躬,孔子说,儿子应该为父亲隐瞒,这就是正直。鲁国一个士兵跟随君主作战,三战都逃跑,孔子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我家里有父亲,我死了就没有人养他了。”孔子认为这个人很有孝道,就推举他让他当了官。韩非子说,那父亲的孝子,就是君主的叛臣。所以令尹杀了告发父亲的直躬,楚国的坏人坏事就不再有人向上告发了,孔子奖赏了逃兵而鲁国民众就容易临阵败逃了。儒家的正直是什么?重视家庭道德伦理教化,法家呢?更重视国家君主赏罚分明,建立惩罚机制,法律治国。【设问】统治者们是如何对德治与法治进行抉择的呢?【总结】那么统治者是如何对德治与法治进行抉择的呢?我们试着从两段竹简中一探究竟。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分别记录了战国晚期秦始皇时期和汉初实行的法律。在秦代,丈夫因妻子凶悍,将其打伤,要处以耐刑,如果妻子打伤丈夫,同样要处耐刑。耐性是剃去鬓须等身体毛发,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极具侮辱性的惩罚,但秦代处理夫殴妻或妻殴夫问题是一视同仁的处罚。汉代男子对悍妻施暴免于追究。而妻子殴打丈夫,终身服役。秦代儿子状告父母,地位低贱者状告主人,是家庭内部诉讼,官府不受理。汉代这种情况,官府不仅不受理,而且还要判状告者死刑。秦代父亲杀儿子,脸上刻字,无期徒刑筑城,汉代父母把儿子打死,交钱就可以了。可见,秦选择的治理思想是什么?不仅是法治,准确来说是严刑峻法,汉代呢?父子,夫妻之间的儒家道德伦理开始融入法律。礼法结合。可见我们在看待历史现象时,可以分时段看,在短时段内,秦严刑峻法。而长时段来看,汉代法治与教化就开始结合,到魏晋时期,儒家思想通过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了。1.背景:礼制 刑罚2.内容:子产公布成文法VS叔向反对公开刑书 儒家德治VS法家法治3.结果:短时段 长时段 聆听,观察,思考,回答问题聆听,思考,回答问题【预设回答】看来礼制是一套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习惯法则,核心是亲亲、尊尊的“有别”,是一种通过礼仪来进行区分的等级制度,“行修言道,礼之质也”,指品行修整而言行一致,这就是礼的实质。礼的实质为在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与仪式,这种行为规范与仪式被视为“天经地义”,使得礼仪具有了“道德”的内涵,并用这套道德礼仪治理国家,提高人们的品行修养,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同时还能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奠定了后世道德教化治国的基础。聆听,思考阅读,聆听,思考比较、思考和理解 抽象型问题引发思考问题式导向下,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生动的故事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进而顺势引出成文法的颁布。 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回答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且对中外历史纲要内容进行有效复习,养成知识贯通意识。通过将第一子目的大问题法治与教化之争分解为三个小问题,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帮学生搭一个阶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形成文言阅读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培养学生养成中外历史纲要内容与选择性必修内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贯通。孤证不立,补充相关材料进一步进行说明。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类型史料结合互证的方式思考问题,养成唯物史观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及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理性思维和历史学科思维上得到提升。通过史料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的局限性,通过对其局限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提出问题,既作为总结提升,又作为过渡导入下一环节,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
二、法治与教化如何结合?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礼融于法到法融于礼 ——《唐律疏议 名例律》【出示文献史料】事君尽忠,事父尽敬……善能行孝,勿贪恶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太公家教》到唐代,国家颁布唐律疏议,课本中的唐律疏议书影有一句话说,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也就是必须依靠百姓而管理国家,从教化出发而实行刑罚。看来这时法治与教化进一步走向了结合,那他们是如何结合的呢?我们就以唐律疏议首篇的十恶为例来探寻,我们常说的十恶不赦就是唐律中十种不可饶恕的罪行,整体概括,法律维护忠孝节义等道德伦理,分类概括,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法律维护皇权至上,恶逆,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法律维护尊卑等级。这些惩治犯罪的法理来自于哪里?来源于儒家经典,看来唐代法律维护尊卑等级,道德理论,而尊卑等级,道德伦理也逐渐融入法律当中,这叫礼融于法。同时,在国家层面,颁行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大唐开元礼,在社会层面,推广作为道德教化的家训,我们以太公家教为例,看家训的内容有何特点? 事君尽忠,事父尽敬……善能行孝,勿贪恶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面是道德教化,一面是勿贪恶事这样的强制性法律要素融于道德教化中,法律元素通过融入家训教化,传播到基层社会。可见,从两汉魏晋到隋唐,法律与教化经历了从礼融于法到法融于礼的过程。1.秦严刑峻法2.汉礼法结合3.魏晋律令儒家化4.唐礼法结合 《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 《大唐开元礼》——家训 阅读思考 提供典型司法案例,创设情境,将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具体形象的事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史料分析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对于古代中国法律的特点形成更形象的认知,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法治教化结合的史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进行历史解释时依据历史要素进行分类概括的能力。从唐朝家训开始引入宋朝开始出现的基层道德教化组织——乡约,有逻辑,有层次,利理解,引导学生逐步过渡。
三、法治与教化为何由争论到结合?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设问】有同学问,德治与法治在春秋时期势不两立,为什么到后世结合会越来越紧密?他们之间的矛盾点是如何处理的?也就是法治与教化为何由争论到结合?我们从宋代教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说起。【提示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外历史纲要内容进行思考。【出示文献史料】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宋代民间儒士吕大钧《蓝田吕氏乡约》 各州县做竖牌十面:凡不养父母时常忤逆者,牌书“不孝某人”。尊长无礼,牌书“不义某人”。偷鸡摸狗,牌书“做贼某人”。生事殴人,牌书“凶徒某人”……各用大字钉于本犯门左,每会跪约听讲,街民不与往来。约长等劝令同约完成纳粮的任务,劝戒同约维护地方安定。 ——明代山西巡抚吕坤《乡甲约》【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在唐代家训的基础上,宋代出现了民间儒士们自发组织、自治运行的宗族道德教化组织——乡约。其中以陕西蓝田吕氏乡约最具代表性,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宗族乡里道德规劝,澄清风气。而到明代,时任山西巡抚吕坤在《乡甲约》中记录了当时的乡约仪式,图片中的信息我给大家标示出来了,我们看从宋到明,乡约发生了哪些变化?先看左边的图,明朝乡约首先要讲竖立在堂上的明太祖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右侧竖立一块“和事牌”,题为“天地神明纪纲法度”,政府基层组织代表也出席乡约仪式。乡约从形式上看有何变化?明朝乡约从地方自治组织变为了受政府控制,国家法律开始渗透进民间乡约中。 再看右侧的材料,各州县做竖牌十面。 乡约从内容上看有何变化?我们发现明朝乡约既有对不孝、不义等违背德治教化的惩处,也有对偷盗,伤害等违背法律的制裁,同时还具有缴税纳粮,维护治安等政府职能。这样看来法治与教化密切结合与什么因素有关?政治因素,法治与教化的结合适应了秦之后特别是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大一统社会稳定的需要。 儒者……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法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小结】自此,我们可以总结梳理古代治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从夏商西周德主刑辅,到春秋战国礼法争论,到秦对立,到汉结合,到魏晋隋唐礼法融合,从宋约律分野到明清约律融合,约为律用。再结合中国古代的社会变迁,从早期国家分封宗法井田社会,到新旧社会转型,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再到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小农经济社会。加上司马迁对法治和教化的评价,我们能不能找到法治教化结合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从经济上看呢?法治与教化的结合适应了秦朝之后小农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求。那从思想本身看为什么会结合呢?法治能震慑犯罪,富国强兵,在春秋战国取得成功,德治的思想基础儒家则是汉代以来的官方正统思想,不论是法家法治还是儒家德治都有服务于专制集权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元素。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呢?德治不能单独适用于乱世,法治不能单独长久于治世,需要两者结合。所以以大一统中央集权小农经济社会为中心的多角度共同解释了法治教化为何从争论走向结合。 阅读思考。阅读,思考,回答观察,阅读,思考 法治与教化结合后,在基层组织中出现了乡约这一新的形式,它的发展成熟体现了法治与教化的深入结合,将这一结合的过程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依次递进,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和将前两阶段知识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将大问题拆分为几个小问题,分步骤阶梯性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文本阅读能力,养成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将乡约这一历史概念拆分为结构化思维的若干历史发展阶段以帮助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运用时空轴梳理史实,帮助学生学会将具体的社会治理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去考察,提升时空观念素养。适当运用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思维。
四、应如何评价法治与教化由争论到结合? 【设问】有同学问了,过于重视礼制教化是否抑制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其实就是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法治与教化由争论走向结合?我们利用今天课上所学和材料信息,分组讨论三分钟,注意找角度。【思路引领】我们同样可以分角度来说。我们在评价历史现象时应用唯物史观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全面看问题。中华法系的代表——唐律的影响【出示文献史料】中国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标是使他们的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要人与人之间多多互相尊重,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深切感受到对他人承担有义务……这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持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戾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的方法……礼是放在人们之间的一堵墙,借以防止互相腐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小结提升】从治理思想看,积极:忠孝节义道德伦理使人向善,有利于社会稳定,纠正法家“严刑峻法”,一定程度保护人民,体现道德的价值。消极: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特权,这种等级差别特权使得法律失去了最初的公平公正,维护皇权至上,尊卑等级的法律为君主所用,来治理国家,本质上是一种人治。从社会变迁看,法治与教化结合,适应了秦朝之后大一统中央集权社会治理要求。也就是说大一统中央集权社会推动法治与教化从争论到结合,法治与教化从争论到结合又反过来不断推动大一统中央集权社会的稳固。从世界视野看,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华法系直接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的立法。1.从横向治理思想看,人治但有利于社会稳定(辩证) 2.从纵向社会变迁看,适应统一国家社会治理(历史) 3.从整体世界视野看,推动中华法系影响亚洲(联系)【提升设问】当今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是如何在前人基础上平衡的?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从横向治理思想看,法治与教化结合的中国古代法律维护皇权至上,尊卑等级,本质上是一种人治,但道德伦理又有利于社会稳定,我们应该辩证地看问题。从纵向社会变迁看,法治教化结合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社会治理,我们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历史地看问题。从整体全球联系看,法治教化结合推动形成中华法系,直接影响亚洲各国立法,我们应该全球联系的看问题。那当今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是如何在前人基础上平衡的呢?我们看习近平在。它一方面吸收了近代西方的法律规范,各方面依法办事,另一方面汲取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中的情为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用,最后还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法律惩罚机制。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今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西方法律与教化,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我们随后将在本单元一一展开。 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总结 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讨论与回答,形成不同认识间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思考,多维度全方面、解释历史问题。通过图像的形式用时间轴呈现本课内容,用空间思维导图呈现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学会将具体的法治和教化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去考察,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律与教化的演变,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眼光看问题的原理。
课后思考 “法律总是体现着其创造者的世界观”。课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8探究与拓展中的材料,联系本课所学,结合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治国思想,谈谈法律与教化在当今社会治理上所起的作用。 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思考、总结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板书设计
正板书:副板书:总结探究1.原因:政治;经济;思想;历史2.评价:历史发展角度;社会治理思想角度
问题框架
课时时空轴
前806年(西周末年)周厉王幼子始分封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如何争论
评价争论到结合
为何争论到结合
如何结合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西周礼制体现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成文法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儒法两家在治国方略上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指出子产叔向争论的焦点,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会出现如此激烈的争论?
两则小故事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与商鞅治国思想的分歧是什么?
概述法治与教化争论的结果
矛盾问题
激发兴趣
评价法治与教化争论的结果?
阶段问题思维跟进
唐朝家训的广泛流行说明了什么?
典型案例
历史解释
宋朝乡约的性质是什么?
相比宋朝,明朝乡约出现了哪些变化?
从宋朝至清朝,乡约有何发展趋势?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为什么法治与儒学教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全面多维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纵向规律
以《唐律疏议》为例,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
在董仲舒断案过程中,法治与教化是如何结合的?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法治与教化从争论到结合,说明了什么?
PAGE
15学案
第8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知识结构(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产生:教化:礼制和“敬天保民” 成文法:子产第一次公布成文法2.争论:子产VS叔向:第一次公布成文法VS反对公开刑书 儒家VS法家:德治VS法治3.结果:短时段:秦以法治国 长时段:汉霸王道杂之4.评价:短时段:法治;教化 长时段:法治;教化(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以法治国,《秦律》,开创律、令,焚书坑儒2.汉《九章律》,尊崇儒术,霸王道杂之3.魏晋律令儒家化4.唐礼法结合 《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 《大唐开元礼》——封建礼仪制度集大成的法典;重视家训(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表现:约律合流(四)总结探究1.原因:政治;经济;思想;历史2.评价:历史发展角度;社会治理思想角度 二、阅读教材,概括宋元明清法律与教化的内容。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十恶”是中华法系中规定的常赦不原的十种最严重犯罪,属于严重违犯礼经,丧失以忠君和孝亲为核心的道德,破坏以君臣、父子、夫妇为三纲的伦常行为。十恶解释法理出典谋反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春秋》之义,奸以事君,常刑不舍谋大逆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谋叛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恶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不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为大不敬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伪造或盗窃皇帝印玺、调配御药误违原方、御膳误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无人臣之礼等损害皇帝尊严的行为不孝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经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门户、分异财产,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为父母尊长服丧不如礼等不孝行为《甫刑》(儒家经典)三千,莫大不孝不睦谋杀或卖五服(缌麻)以内亲属,殴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长等行为不义杀本管上司、受业师及夫丧违礼的行为内乱奸小功以上亲属——整理自《唐律疏议 名例律》 《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672册31页依据材料中的“十恶”,结合所学,分析“礼法合治”的特点和影响。
PAGE
2(共15张PPT)
苏婉舒:为什么德治法治会争论?
国博“商周青铜鼎特展”之大盂鼎及其铭文
德谓善教。
——《康熙字典》
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法,刑也。平之如水。
——《说文》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法治与教化如何争论?
1.背景:礼制
刑罚
西周采用的是德治还是法治?
王到达穆庙(宗庙),就位。(赞礼官)緟季护佑着膳食官克……如是王曰:“赐给你红色的祭服,三根絅色中间夹两根葱色的衡带。赐给你野地的田……还有其地的奴隶。”克拜稽首,称扬天子的光明正大的美意,为文祖(祖父)师华父铸造礼器,克祈愿万年无穷尽,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克鼎铭文释文
国博“商周青铜鼎特展”之大克鼎
为什么这一时代的郑国会产生成文法?
概述颁布成文法的意义。
前806年(西周末年)周厉王幼子始分封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卿大夫(子产是其中之一)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郑国国君势力大衰。
(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一、法治与教化如何争论?
1.背景:礼制
刑罚
2.内容:子产公布成文法VS叔向反对公开刑书
法家法治VS儒家德治
楚之有直躬(以正直立身的人), 其父窃羊,而谒(检举)之吏。令尹曰:“杀之(直躬)。”(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逃跑)。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举荐做官)。
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好不上闻(坏人坏事就不再有人向上告发了),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韩非子《五蠹(蛀蚀器物的虫子)》
儒法两家对于正直的理解有何不同?
孔子
韩非子
李泳岐:统治者们是如何对德治与法治进行抉择的呢?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
夫妻殴打案 妻悍,夫殴治之,夬(决)其耳,若折(肢)指,胅軆(体),问夫可(何)论?当耐(剃去鬓须等身体毛发)……决裂男若女耳,皆当耐。 妻悍而夫殴笞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终身为官府服役)。
状告父母案 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家庭内部诉讼),勿听。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
父母杀子案 擅杀子,黥为城旦舂(无期徒刑)。 父母殴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殴笞辜死,令赎死(交纳钱物而免除死罪)。
治理思想
严刑峻法
礼法结合
一、法治与教化如何争论?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德治VS法治 礼制VS刑罚
1.背景:礼制
刑罚
2.内容:子产公布成文法VS叔向反对公开刑书
儒家德治VS法家法治
3.结果:短时段
长时段
十恶 解释 法理出典
谋反 《春秋》
谋大逆 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
谋叛
恶逆 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
不道 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为
大不敬 指斥皇帝、无人臣之礼等损害皇帝尊严的行为 《礼记》
不孝 《甫刑》(儒家经典)
不睦 殴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长等行为
不义 杀本管上司、受业师及夫丧违礼的行为
内乱
——《唐律疏议 名例律》
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
二、法治与教化如何结合?
二、法治与教化如何结合?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礼融于法到法融于礼
1.秦严刑峻法
2.汉礼法结合
3.魏晋律令儒家化
4.唐礼法结合
《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
《大唐开元礼》——家训
事君尽忠,事父尽敬……善能行孝,勿贪恶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太公家教》
三、法治与教化为何由争论到结合?
德治与法治在春秋时期势不两立,为什么到后世结合会越来越紧密?他们之间的矛盾点是如何处理的?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天地神明纲纪法度
政府基层组织代表
圣谕
各州县做竖牌十面:凡不养父母时常忤逆者,牌书“不孝某人”。尊长无礼,牌书“不义某人”。偷鸡摸狗,牌书“做贼某人”。生事殴人,牌书“凶徒某人”……各用大字钉于本犯门左,每会跪约听讲,街民不与往来。约长等劝令同约完成纳粮的任务,劝戒同约维护地方安定。
——明代山西巡抚吕坤《乡甲约》
三、法治与教化为何由争论到结合?
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宋代民间儒士吕大钧《蓝田吕氏乡约》
夏商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唐
宋
明
清
礼法争论
礼法对立
礼法结合
礼融入法到法融入礼
约律分野
约律融合
约为律用
朝代
晋
社会变迁
三、法治与教化为何由争论到结合?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儒者……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法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早期国家奴隶制社会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德主刑辅
治理思想
曹芸烨、曹婧:过于重视礼制教化是否抑制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
四、应如何评价法治与教化由争论到结合?
中国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标是使他们的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要人与人之间多多互相尊重,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深切感受到对他人承担有义务……这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持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戾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的方法……礼是放在人们之间的一堵墙,借以防止互相腐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中华法系的代表——唐律的影响
韩令瑜:当今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是如何在前人基础上平衡的?
1.从横向治理思想看,人治但有利于社会稳定(辩证)
2.从纵向社会变迁看,适应统一国家社会治理(历史)
3.从整体世界视野看,推动中华法系影响亚洲(联系)
四、应如何评价法治与教化由争论到结合?
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