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小天地》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为理论指导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篮球裁判法为主线,通过对裁判法的讲解、分析、演示和师生互动的实践操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自主评价、拓展延伸的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动脑又动手合作又互动中达成学习目标和愉悦身心的效果,让学生充分享受篮球运动的魅力。
二、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篮球场上一对一攻和防的方法,学会准确判断和做出篮球中几种常见的违例和手势。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违例裁判手势,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运球方式及各种不同的防守步法进行一对一的攻防练习。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公正判罚,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篮球10次课的教学后,学生已基本掌握篮球运动基本技术和基础配合;并能进行有条件的教学比赛。本课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篮球裁判法为主题进行教学,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锻炼体能。
四、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我校5年级学生。通过篮球一对一的攻防学习,基本掌握了攻防基本技能,并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一些小型教学比赛。但因学生对裁判法的理解和接触较少,常常在教学比赛中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磨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如何通过动脑又动手、合作又互动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裁判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考虑的重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篮球违例的几种基本手势。
难点:对篮球几种常见违例动作的判罚及其运用。
篮球——裁判小天地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1.一对一攻防练习 2.几种常见的违例及裁判手势
1.认知目标:会准确判断和做出篮球中几种常见的违例和手势,知道篮球场上一对一攻和防的方法。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违例裁判手势,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运球方式及各种不同的防守步法进行一对一的攻防练习。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公正判罚,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篮球场地一块 课程类型:
顺序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组织 时间
一 教学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3.安排见习生活动。 要求:见习生随堂观摩,练习时协助老师工作。 1.体育委员检查学生人数,服装,报告老师。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报数声音洪亮; 2.见习生随堂观摩。 3′
二 一、热身活动:沿篮球半场边、端线进行快慢相结合的行进间运球。听哨音做急停、变向、高低运球。 二、裁判手势操 1.打手 2.撞人 3.阻挡 4.推人 5.拉人 1.教师讲解活动方法。 2.强调活动要求。 ①令行禁止。 ②听哨音看手势运球 3.组织学生热身活动。 4.手势指挥。 1.教师提出动作要求:动作正确、有力度。 2.引导连贯完成动作。 1.学生成一路纵队进行热身活动。 2.听哨声急停运球。 3.看手势进行变向、高低运球。 1.将篮球放置在规定位置 2.在教师带领下正确、连贯完成动作。 7′
三 一、一对一攻防练习 准备动作: ①进攻人右手运球,左手在前保护篮球,降低重心,眼睛观察防守人的动作。 ②防守人右脚在前,右手微屈置于前方,重心要低,眼睛观察运球人的动作。 二、几种常见的违例 ☆带球走 ☆球回后场 ☆3秒、5秒违例 ☆脚踢球 1.讲解示范进攻、防守准备动作。 2.引导学习进攻人持球前进、后退、急停、变向、再前进等运球方式。 3.引导学习防守人徒手左、右的防守步法(滑步)练习。 4.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人防守一人进攻的徒手攻防练习。 5.指导持球攻防练习。教师启发进攻人如何摆脱防守。 6.趣味教学比赛。 1.教师讲解几种常见的违例。 2.违例手势示范。 3.指导学生判罚手势练习。 ①鸣哨、停表手势。 ②跑向违例队员,做违例手势。 ③指出发球方向。 4.教师口令。 5.教师讲评。 6.三对三篮球比赛。 7.讲评。 1.学生前后两人结合。 2.体验攻防站位。 3.集体在教师的口令下完成进攻、防守练习。 4.学生散点。每人徒手进攻两次交换角色。 5.学生散点,持球做运球的攻防练习。(每人两次互换角色) 6.一对一攻守时,进攻人能摆脱防守人得分;防守人能抢断进攻人的球得分。 1.认真聆听、判断。 2.观察、模仿。 3.依次做出违例类型判罚手势。 4.集体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完成违例判罚。 5.学生分组在教师的口令下完成违例判罚。 6.学生自由分组,选派一名裁判。 10′ 10′ 10′
四 整理放松 小结 1.领做放松操。 2.本课总结讲评。 1.在教师的带领下伴随音乐充分放松。 2.学生分组小结自我评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