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法(教学设计)
一、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课标》精神为理论指导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篮球裁判法为主线,通过对裁判法的讲解、分析、演示和师生互动的实践操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自主评价、拓展延伸的轻松快乐和协的氛围中掌握记录员的技术和技巧。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动脑又动手、合作又互动中达成学习目标和愉悦身心的效果,让学生充分享受篮球运动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篮球10次课的教学后,学生已基本掌握篮球运动基本技术和基础配合;并能进行有条件的教学比赛。本课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篮球裁判法为主题进行教学,但因学生对裁判法的理解和接触较少。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裁判法。使大部分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和互动,建立正确的篮球裁判法的概念;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多元评价等教学模式,并能学于至用,为进一步学习组合技术和教学比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并能够在班级篮球联赛中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我校6年级1、2班的学生。学生的篮球基本不是很好,但通过篮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篮球基本技能,并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一些教学比赛。但因学生对裁判法的理解和接触较少,常常在教学比赛中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磨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如何通过动脑又动手、合作又互动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裁判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考虑的重点。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篮球裁判法,并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篮球运动。
2、运动技能目标:让90%的学生初步掌握裁判手势和裁判宣判的流程。
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个人自尊和自信;使他们体验到运动中合作的快乐和合理竞争的意识;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敢于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
4、社会适应目标:在合作、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为终身体育思想创造条件。
五、教学重点:学会看裁判手势。
教学难点:学做简单的裁判手势。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理论讲述、现场实践操作法、直观教具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现场提问、师生互动等。
七、课前准备:
(1)课前发给每为学生裁判手势图和比赛用的记录表;
(2)教师课前做好裁判法的课件,积极收集一些有关记录台职责的资料和下载篮球赛的视频
(3)教学设备:哨子、多媒体课件设备、教学挂图等。
八、教学过程
教 师 行 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篮球是一种在是非常普及的运动项目,很多同学的篮球技术也非常不错,但是我们对于篮球比赛的规则还不是很了解,这对于我们比赛和观看比赛都有很大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篮球规则; 2、播放一段NBA精彩瞬间视频; 3、播放一组篮球裁判手势幻灯片 4、这组幻灯片中裁判所做的手势是什么意思? 学生观看视频 点明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下步教学作好铺垫。
(二) 呈现问题,分配小组学习任务
1、利用幻灯片出示裁判手势图 2、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各组讨论这七张图中裁判员的手势各代表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尝试着将这些手势分类。 3、展开讨论:裁判的手势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1、观看幻灯片; 2、学生领取小组学习任务。 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展示
1、教师下堂,指导各组进行自主学习; 2、启发学生完善问题的答案; 3、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问题的陈述; 4、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对幻灯片中的裁判手势、分类及使用的前提进行完善。 5、利用幻灯片完整的展示篮球裁判手势的分类、动作及判断依据。 1、各小组进行自主学习; 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进行交流,完善各自的答案; 3、代表上台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1、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 学习反馈、效果评价
1、播放篮球比赛视频片断,提出问题; 2、出示裁判员的几种手势图,让学生回答这是哪一种手势?回顾裁判所依据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罚则是什么? 3、就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的积极性、讲解的正确性、完整度、参与度等。 1、观看比赛视频; 2、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3、补充完善答案。 1、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3、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所讲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明白小组评价的标准;
(五)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篮球规则中的几种违例的判断标准、罚则及裁判的手势,这能为我们以后比赛和观赏比赛提供良好的基础。 2、布置作业:观看几场比赛,看比赛中裁判还用到了哪些手势?这个手势代表了什么意思? 1、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十、课外作业:
(1)课余时间可以通过上网和查阅有关篮球裁判规则法的书籍;
(2)积极实习和承担学校举行的篮球联赛的裁判工作。
十一、教学反思:
本次室内理论课我为提供学生了一个学习平台;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实物等多样教具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本课的内容;通过现场的模拟实习,学生的心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师生互动不仅让课堂富有生命力更可喜的是学生学习的效果非常明显,在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但在成功的背后也存在了不足之处:由于理论课上得较少所以在时间上掌握得还不是很好,在课的结束部分匆忙收场;课堂上学生做模拟练习时教师的巡回指导做得还不是很到位。课堂中有个别学生表现的不够积极,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敢兴趣呢?还是认为没必要学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