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名校高三精品卷
历史试卷
考查
修一为主的高考范围
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題)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分钟
所有答案均要答
无效
卷(选择题共48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意。答案填涂
是
要的品位序列之称,从周代开始都有封爵。“尊”作
为盛酒器的通称
此推知,在
A.政治制度有外在具体的物象特征
冶铸技术进步推动社会
使用青铜器具是身份地位的象
D.饮酒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力文化
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下图是战国和秦汉时期北部地区农
牧界线分布图,导致图中农牧界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战国时期农牧界线
武帝时期农牧界线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族交融的增强
C.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
丝绸之路的开
3.东汉末年
应和流民问题,在许昌招募农
年得
元
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
两者
A.助长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现
统一北方的进程
缓和了阶级
4.唐太
省长官说,国家“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
意见,每或不
是
或有护
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苞避私隙,相惜颜面,知
政事,遂即施行。难
顿为万人
弊,此实亡国之政。”据此可知当时
蕴含着理性色彩
专
政府
C.中枢机构以权谋私现象
省六部制存在严重弊病
高三精品卷·历史试卷
页)
D
是儒家经典有系统付梓之
刻印儒家
》专书。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
种类
方术及诗文等均有
期
A.儒
不断受到
科技推动文化发展
C.雕版印刷限于官方刻
印刷广泛应
6.相比于明朝,清朝很少有逃户
想方设法挤进政府户籍系统,以保护田产科考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进“族谱”,成为宗族的成员。这段材料可用来证明
籍与宗族
逐渐淡化
B.赋役变革推动宗法制的复
理助大物空面记了古代农业和手道的生学体图美未他用)的内
容写道,“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焉”,强
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
图》
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这些可以用来说明
本观念比较盛
分子的经世致用观
C.重农抑商政策走向瓦解
宋应星主张打破社会等级
广东新语》记载:“广东东莞的茶园村,农户多以种茶为业,富者千余棵,贫者也有
余棵,一年售价为万金。”乾隆年间《棉花图册·收贩》注释:三辅(京城附近地区)……种棉
新棉
翕集,肩摩踵错。”由材料可知
A.棉纺织技术
应
经济
现进一步南移趋势
地的经济结构有所变化
国经济
市场联系紧密
代前中期,各省税款由户部统一调拨
财政困难,1853年,清廷逾令各省每年将库款
按年定数指拨
各省督抚筹
形成了以省为单位
政系统。这说明当
财政危机得到了有效缓解
督抚专权局面已经形
C.清政府统治基础严重动
D.国内政局变动影响国家结
韬在香港
循环日报》,论天下大势,议治国
《达民情》一篇开
者,必先
情不形扦格(矛盾),呼吁必闻,优戚与共,然后弊无不革,利
兴
A.号召民
制度变
参与变法运动
引进西方技术
学者认为,1901年清政府的“新政”创造了新的机会来动
知识分子、绅
其他的城市精英
新
下级官吏。当辛
来的时候,他们能够集体行
者旨在说明这次“新
暴
府腐朽统治的本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C.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東
D.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高三精品卷·历史试卷
(共6页)
D2022届名校高三精品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A C D A B C B C D B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B D D A B A C C D D C D
二、非选择题
25. (1)特点:伴随法国大革命产生;长期酝酿准备;强调人的主题作用,注重财产保护;
最早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影响广泛深远;(6分)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法国大革命的推动和影响;启蒙
运动宣传了理性思想,推动思想解放;罗马法为近现代资产阶级立法提供借鉴。(6分)
(2)特点:历时长、连续性发展;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由民事单
独立法到汇总成典;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保障人民权利。(6分)
意义: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保障人民权利,调动人
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改革开放,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凸显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7分)
26. 评分说明:
答案至少应由“论题”和“论证”两部分组成,“论题”4分,“论证”8分。
论题:论题应具体、明确,而不是笼统、模糊的;论题应基于材料、并与所学知识紧密
结合,体现经济变化发展的整体状态,或呈现其与当时政治、科技、文化和国际关系等
领域的联系,而不是拘泥于材料。
论证:在论题基本正确的前提下,能够从至少两个层次或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每个层次
或角度4分。每个层次或角度内,论证内容与论题具有一致性,且叙述清晰,可得一半
分数;能够准确使用密切相关的史实进行支撑,可得另一半分数。
参考示例:
论题 角度/层次 史实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钢铁、石 电力、内燃机
果
1 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发展迅
新兴产业对钢铁、石 汽车、飞机制造,建筑
速
油的需求 业,化工等
凯恩斯主义与国家 经济调节机构,国有企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迎
2 垄断资本主义 业,政府订单
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
克林顿,西德社会市场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资 混合经济政策
经济等,撒切尔改革等
3 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策、产业
第三产业的兴起与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信
结构等方面出现新变化
“新经济”的出现 息技术
二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实力, 两个挂钩、一个固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4 建立其以自身为中心的资本 IMF,WB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贸易体系 GATT
1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迅速 两个五年计划 集体化和指令性计划
5 崛起,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 经济
二的工业国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大萧条
的衰退
农轻重比例失调,生产
二战后,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显 苏联模式的弊端
积极性低等
6 露,如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苏联模式框架内的 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
长期缺乏行之有效的改革
小修小补 改革
二战后,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 美国经济实力,苏联优
背景
强国,苏联是唯一能与之抗衡 先发展军事工业
7
的政治军事大国,两极格局形
表现 杜鲁门主义等
成
27. (1)1950—1957:接受苏联的援助,建立重工业体系;1957—1978:发展同欧美日的
经贸关系,引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979 年以来:与所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逐
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9分)
(2)中国共产党素有重视对外开放的传统;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推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国际局势逐渐缓和。(6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