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4.2水的净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4.2水的净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10:1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的净化
一、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量取液体
C. 用水润湿玻璃管
D. 取用固体药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蒸馏
B.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C. 硬水和软水都是混合物
D. 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变为软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 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的净化过程可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C. 水体富含营养化是水体污染的一种表现
D. 用蒸馏的方法不可以将海水淡化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B.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C.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D. 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
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成纯净物的是
A. 水和二氧化锰 B. 铁粉和铜粉 C. 酒精和水 D. 泥沙和食盐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
B. 通常的饮用水是纯净物
C. 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D. 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水青山不如金山银山
B.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C.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D. 可用肥皂水检验矿泉水是否是硬水
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消毒使用的液态氯气是化合物 B. 过滤池可以实现硬水的软化
C. 活性炭吸附是物理变化 D. 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年月日为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经研究确定,我国纪念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兰州市将黄河水处理成饮用水可通过:加热煮沸;消毒;过滤;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 B. C. D.
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 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 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 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二、填空题
如图是某同学的过滤操作,请指出其中错误:
______
______
______.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试以水为例,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构成水的粒子可表示为 ______填序号。
从宏观上看,水是由 ______元素组成。
在水的蒸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序号。
A.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B.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变大了
天然水多为硬水,生活中可通过 ______方法使其软化;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可加入 ______进行鉴别。
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将废旧电池埋入土壤中
C.畜禽养殖场用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D.在水资源保护区内植树造林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必需品。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D、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导管连接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答案】
【解析】解:、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故A错误;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起不到消毒杀菌作用,故B错误;
、硬水和软水都是水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正确;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但不可以将硬水变为软水,故D错误;
故选:。
根据水的净化中明矾的作用、硬水软水的鉴别,硬水软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关于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3.【答案】
【解析】解:、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是硬水,说法不正确;
、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说法不正确;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是水体污染的一种表现,说法正确;
、用蒸馏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不溶性杂质,可以将海水淡化,说法不正确;
故选:。
A.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D.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答案】
【解析】解:、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自来水是混合物,因为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得到的水和二氧化锰都是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铁粉和铜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C、酒精和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D、泥沙不溶于食盐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但得到的食盐水和泥沙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6.【答案】
【解析】解:、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正确;
B、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饮用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故饮用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水体,故C错误;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性杂质而使之沉降下来,但明矾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B、根据纯净物的定义分析;
C、根据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水体分析;
D、根据明矾净水的作用分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水的净化的相关知识,知道物质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故选项不正确;
B、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能实现“细水长流”,故选项准确;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正确;
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
A、根据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解答;
B、根据常见节水措施解答;
C、根据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原理解答;
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本题考查的是节水措施、防止水体污染、硬水与软水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答案】
【解析】解:、氯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过滤池不能实现硬水的软化,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并没有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所以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
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掌握水的净化以及各物质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由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及净化水的原理可知,在净化黄河水时,应先将黄河水自然沉降,通过静置的方法使水中固体杂质沉至水底部;再过滤,把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从水中除去,通过消毒,加入消毒剂,杀灭水的病毒,最后通过加热煮沸,除去水残留的消毒剂并降低水的硬度,这样得到水就可以饮用了,综上所述,合理的顺序是。
故选:。
根据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及净化水的原理,分析该方法所能对净化水作起到的作用,判断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的操作顺序。
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问题尤其重要。
10.【答案】
【解析】解:该装置中的物质并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选项说法错误;
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气味,选项说法正确;
C.由净水装置可知,该装置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量,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选项说法错误;
D.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不到蒸馏水,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净化水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答案】未用玻璃棒引流 滤纸高出漏斗边缘 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的内壁
【解析】解:图示的过滤操作存在多处错误:未用玻璃棒引流,会在倒入液体时使滤纸破损;滤纸高出漏斗边缘,会导致液体流出漏斗;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液体从滤纸与漏斗之间流过,过滤不彻底;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的内壁,液体流速小且会溅起.
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高出漏斗边缘 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的内壁.
根据过滤操作要求做到“一贴两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液面低于滤纸边沿;三靠,玻璃棒末端要与滤纸三层处相靠,烧杯嘴要与玻璃棒中部相靠,漏斗下端口要与烧杯内壁相靠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答案】
氢、氧

煮沸 肥皂水
【解析】解:每个水分子由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可以表示构成水的粒子;
从宏观上看可表示水,还可表示水的元素组成.即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在水蒸发过程中,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A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在水蒸发过程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更快,故B正确;
C、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水蒸发是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D错误.
故选:;
加热煮沸可使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故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环境,使水受到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
B、将废旧电池埋入土壤中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故B错误;
C、畜禽养殖场用水直接排入江河会污染水资源,故C错误;
D、在水资源保护区内植树造林利于保护水资源,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正确;
故选:。
故答案为:;
氢、氧;

煮沸;肥皂水;

根据每个水分子由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根据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分方法分析;
根据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3.【答案】蒸馏 肥皂水 过滤
【解析】解: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降可以除去水中的较大难溶性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故填:蒸馏;
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
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过滤;故填:过滤。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