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01: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的构成
1.(2021八下·三明期末)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
A.夸克 B.质子 C.原子 D.原子核
2.(2021八下·江阴期中)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带不带电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胶水可以把两张纸黏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3.(2021八下·南昌期末)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太阳 (选填“是”或“不是”)宇宙的中心。
4.(2021八下·内黄期末)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
二、分子热运动
5.(2021九上·孝感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 )
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B.桂花飘香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
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
6.(2021八下·丹徒期中)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好时节。星期天小明和父母一起来到天王浮山樱花园,只见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小明闻到花香是由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2021九上·长春月考)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轮胎会发烫,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物体内能;汽车在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儿,这是 现象;汽车行驶时的动力来源于汽油机的 冲程。
8.(2021八下·江州期末)五月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带小红到公园游玩。一走进公园,她们就闻到了阵阵的槐花香,这是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是不停地 ,此现象进行的快慢还与 有关。
9.(2021八下·汕尾期末)劣质的油漆含有较多的甲醛、苯等有毒有机物。用这些材料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不停地在做 。在夏天,由于 越高, 越剧烈,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10.(2021八下·南丹期末)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这是 现象。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人们可选择 (填“高压”或“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在较低温度时就沸腾。
11.(2021·百色)“酒香不怕巷子深”,远处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 。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2.(2021八下·灌阳期末)今年3月樱花盛开时节,武汉大学为援鄂抗疫医疗队设立了赏樱专场,最美逆行者们在樱花世界里闻到扑鼻而来阵阵花香,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3.(2021八下·滨海期中)新型防菌“纳米纸”是由微颗粒( )制备得到,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也有引力
C.油分子间斥力使纸面上的油无法汇集成小油珠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14.(2021·隆回模拟)如图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如图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间有空隙
15.(2021八下·新罗期末)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片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让玻璃片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 。
16.(2021八下·和县期末)“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2021年中国滨海梨花节如约而至(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 现象,说明 。中午时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 。人们在观赏的时候发现树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17.(2021八下·八公山期末)两滴汞液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汞液,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 。
18.(2021八下·建湖期中)大家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屋不能立即住人,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胶粘剂中的甲醛,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甲醛从胶粘剂跑到了空气中,说明分子在 ,这种现象会随气温的升高而 (加剧/减缓)。
19.(2021八下·江阴期中)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这是一种 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力。
20.(2021八下·丹徒期中)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1)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原因是:分子间有 ;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也不会溢出,继续放入若干只回形针,水仍然不会溢出。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 (选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对杯中水加热,当温度升高时,由于水分子 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这就是汽化的微观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质子又由夸克组成,故夸克的尺度最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又由夸克组成。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银河系中的一员,所有的恒星都在不停地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符合题意;
D.胶水把两张纸黏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在相互作用力,此时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分子间也存在斥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宇宙是由无数天体组成的,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3.【答案】分子或原子;不是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宇宙
【解析】【解答】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答案】电子;质子;中子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证明原子有结构。
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桂花飘香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B符合题意;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不是分子的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能闻到淡淡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鼻腔引起嗅觉,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D。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答案】做功;扩散;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车胎经过摩擦,发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在加油时,闻到汽油味,是扩散现象。汽车的动力来源于汽油机的做功。
故答案为:做功;扩散;做功;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气味都是扩散现象,汽油机做功提供动力。
8.【答案】扩散;做无规则运动;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闻到阵阵的槐花香,这是具有香味的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进行的快慢和温度有关。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9.【答案】无规则运动;温度;分子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中慢慢扩散,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在夏天时,扩散现象更为严重。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0.【答案】扩散;低压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说明奶香分子在空中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是扩散现象;
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人们可选择低压锅,通过降低液体表面的气压来降低液体的沸点,使牛奶在较低温度时就沸腾。
【分析】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11.【答案】运动;间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我们能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酒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属于扩散现象;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分析】温度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分子间存在空隙。
12.【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闻到扑鼻而来的阵阵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被我们闻到的,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答案为:D。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3.【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任何分子间都有空隙,“纳米纸”的分子间只是间隙比较小,A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符合题意;
C.分子间有引力,靠得很近的两滴油可以自动结合成一滴,C不符合题意;
D.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4.【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右边,右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左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左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15.【答案】变大;引力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6.【答案】扩散;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引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我们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一直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中午时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越快,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树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水珠表面积收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7.【答案】吸引力;排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两滴水银靠近时能够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缘故。
物体的体积不能无限地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把糖加入到水中后,糖分子就会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8.【答案】引力;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加剧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一般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气体分子间作用力。
甲醛从胶粘剂跑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加剧。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9.【答案】扩散;引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是墨汁分子运动到木板中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故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扩散现象反映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0.【答案】(1)间隙
(2)引力
(3)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杯中水不会溢出。
(2)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当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温度反映了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该过程物质由液体变为了气体,发生了汽化现象。
【分析】(1)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间存在引力;(3)温度升高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1 / 1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01: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的构成
1.(2021八下·三明期末)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
A.夸克 B.质子 C.原子 D.原子核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质子又由夸克组成,故夸克的尺度最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又由夸克组成。
2.(2021八下·江阴期中)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带不带电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胶水可以把两张纸黏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银河系中的一员,所有的恒星都在不停地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符合题意;
D.胶水把两张纸黏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在相互作用力,此时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分子间也存在斥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宇宙是由无数天体组成的,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3.(2021八下·南昌期末)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太阳 (选填“是”或“不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分子或原子;不是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宇宙
【解析】【解答】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2021八下·内黄期末)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
【答案】电子;质子;中子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证明原子有结构。
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
5.(2021九上·孝感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 )
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B.桂花飘香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
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桂花飘香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B符合题意;
C.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不是分子的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2021八下·丹徒期中)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好时节。星期天小明和父母一起来到天王浮山樱花园,只见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小明闻到花香是由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能闻到淡淡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鼻腔引起嗅觉,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D。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2021九上·长春月考)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轮胎会发烫,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物体内能;汽车在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儿,这是 现象;汽车行驶时的动力来源于汽油机的 冲程。
【答案】做功;扩散;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车胎经过摩擦,发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在加油时,闻到汽油味,是扩散现象。汽车的动力来源于汽油机的做功。
故答案为:做功;扩散;做功;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气味都是扩散现象,汽油机做功提供动力。
8.(2021八下·江州期末)五月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带小红到公园游玩。一走进公园,她们就闻到了阵阵的槐花香,这是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是不停地 ,此现象进行的快慢还与 有关。
【答案】扩散;做无规则运动;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闻到阵阵的槐花香,这是具有香味的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进行的快慢和温度有关。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9.(2021八下·汕尾期末)劣质的油漆含有较多的甲醛、苯等有毒有机物。用这些材料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不停地在做 。在夏天,由于 越高, 越剧烈,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答案】无规则运动;温度;分子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中慢慢扩散,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在夏天时,扩散现象更为严重。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0.(2021八下·南丹期末)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这是 现象。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人们可选择 (填“高压”或“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在较低温度时就沸腾。
【答案】扩散;低压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说明奶香分子在空中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是扩散现象;
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人们可选择低压锅,通过降低液体表面的气压来降低液体的沸点,使牛奶在较低温度时就沸腾。
【分析】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11.(2021·百色)“酒香不怕巷子深”,远处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 。
【答案】运动;间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我们能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酒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属于扩散现象;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分析】温度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分子间存在空隙。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2.(2021八下·灌阳期末)今年3月樱花盛开时节,武汉大学为援鄂抗疫医疗队设立了赏樱专场,最美逆行者们在樱花世界里闻到扑鼻而来阵阵花香,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闻到扑鼻而来的阵阵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被我们闻到的,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答案为:D。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3.(2021八下·滨海期中)新型防菌“纳米纸”是由微颗粒( )制备得到,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也有引力
C.油分子间斥力使纸面上的油无法汇集成小油珠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任何分子间都有空隙,“纳米纸”的分子间只是间隙比较小,A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符合题意;
C.分子间有引力,靠得很近的两滴油可以自动结合成一滴,C不符合题意;
D.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4.(2021·隆回模拟)如图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如图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右边,右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左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左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15.(2021八下·新罗期末)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片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让玻璃片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 。
【答案】变大;引力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6.(2021八下·和县期末)“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2021年中国滨海梨花节如约而至(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 现象,说明 。中午时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 。人们在观赏的时候发现树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答案】扩散;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引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我们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一直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中午时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越快,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树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水珠表面积收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17.(2021八下·八公山期末)两滴汞液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汞液,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 。
【答案】吸引力;排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两滴水银靠近时能够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缘故。
物体的体积不能无限地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把糖加入到水中后,糖分子就会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8.(2021八下·建湖期中)大家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屋不能立即住人,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胶粘剂中的甲醛,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甲醛从胶粘剂跑到了空气中,说明分子在 ,这种现象会随气温的升高而 (加剧/减缓)。
【答案】引力;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加剧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一般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气体分子间作用力。
甲醛从胶粘剂跑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在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加剧。
【分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相互压紧的两个铅块很难被拉开,肥皂泡的收缩都证明了引力的存在,物体很难被压缩,证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9.(2021八下·江阴期中)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这是一种 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力。
【答案】扩散;引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是墨汁分子运动到木板中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故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扩散现象反映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0.(2021八下·丹徒期中)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1)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原因是:分子间有 ;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也不会溢出,继续放入若干只回形针,水仍然不会溢出。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 (选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对杯中水加热,当温度升高时,由于水分子 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这就是汽化的微观解释。
【答案】(1)间隙
(2)引力
(3)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杯中水不会溢出。
(2)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当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3)温度反映了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该过程物质由液体变为了气体,发生了汽化现象。
【分析】(1)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间存在引力;(3)温度升高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