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10:2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然界的水
一、单选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一:电解水实验 实验二:氢气燃烧实验
关于上述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两个实验共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实验一 、两管最终收集到气体质量约为:
实验一两管内收集气体都可用燃着木条检验
实验一玻璃管与电源负极相连
两个实验点燃氢气前都必须先验纯
A. B. C.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化合物
C. 一定是混合物 D.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B.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水分子的种类 B. 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 水的化学性质 D. 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如图所示。现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产生气泡速度比中快
B. 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大于
C. 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产生气体的体积就是参与反应水的体积
月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滤不能净化水
B.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利用蒸馏方法可以淡化海水
D. 水直接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瓶气体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气体可能是化合物 B. 该气体一定是单质
C. 该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D. 该气体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如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B.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 氯化锂的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名称为碳酸钠
B.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碳元素化合价为
D. 碳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芬太奴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B. 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C. 芬太奴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芬太奴中碳、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甲酸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B.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C. 甲酸分解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均不变
D.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是氧化物
B. 维生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 一个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 维生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消毒使用的液态氯气是化合物 B. 过滤池可以实现硬水的软化
C. 活性炭吸附是物理变化 D. 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滴加液体 B. 过滤
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固体
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 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二、填空题
过滤操作注意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____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________________的边缘;液面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边缘;
三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紧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轻靠滤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漏斗下端的尖嘴紧靠_________。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则是 ______气。
图中的现象表明实验 ______选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进行一段时间”。
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______。
用化学用语填空: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 ______;
个氢氧根离子 ______;
价的铁元素的氧化物 ______;
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中有______种分子,______种原子。
在微观模型、、、中,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出上述反应方程式______。
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
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
农业推广节水灌溉
洗菜水、淘米水浇花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两个实验共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实验一 、两管最终收集到气体体积约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实验一 两管内收集气体都可用燃着木条检验,例如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氢气燃烧生成水,发出淡蓝色火焰,该选项说法正确;
实验一玻璃管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两个实验点燃氢气前都必须先验纯,是因为氢气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燃烧生成水;
实验一玻璃管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
氢气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判断,熟练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由同种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比如说金刚石和石墨混合,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不是单质,故A不正确;
B、由于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B不正确;
C、氧气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可能是单质,例如氧气;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
3.【答案】
【解析】解:、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故选项说法错误。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电解水实验考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答】
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错误;
B、水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改变,错误;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改变,错误;
D、水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分解,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变,所以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变,正确。
5.【答案】
【解析】解:、电解水时,会观察到中产生气泡速度比中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水的质量减少,则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和氧气是气体,水是液体,产生气体的体积不是参与反应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能净化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利用蒸馏方法可以淡化海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淡化海水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水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过滤的原理、淡化海水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特别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一瓶气体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气体不可能是化合物,因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一瓶气体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气体一定是单质错误,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一瓶气体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气体可能是混合物正确;故选项正确;
D、一瓶气体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气体一定是一种纯净物错误,还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一瓶气体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气体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
【解析】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锂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即核电荷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个电子而形成带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价;锂元素显价,氯元素显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若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为碳酸钠,正确;
B、碳酸钠由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正确;
C、在碳酸钠中,钠元素为价,氧元素为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则有,,正确;
D、碳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错误;
故选:。
根据碳酸钠的组成、元素化合价规则以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答案】
【解析】解:、个芬太奴分子是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氮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个一个芬太奴分子中含有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芬太奴的化学式可知,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芬太奴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芬太奴中碳碳、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芬太奴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芬太奴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题意,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
【解析】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故A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为二氧化碳,碳、氧元素质量比为::,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甲酸分解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均不变,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维生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维生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
【解析】解:、氯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过滤池不能实现硬水的软化,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并没有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所以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
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掌握水的净化以及各物质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
【解析】解: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操作正确;
C.用一支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时,倾斜时容易将酒精倒出,由于酒精易燃烧,所以容易造成火灾或失火,操作错误;
D.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水分加热变为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操作正确;
故选:。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没有“三靠”;
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引燃,容易发生火灾;
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本题.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的安全性关乎学生的生命健康,了解操作注意事项、原理及造成的后果,是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要举措之一,是考查热点,要重点掌握.
15.【答案】
【解析】解:、流水、风力、冰川等都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故A说法正确;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故B说法正确;
C、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气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故C说法不正确;
D、水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故D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水的分布、应用和循环分析有关的说法。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等,熟记即可。
16.【答案】漏斗;漏斗的边缘;滤纸;玻璃棒;三层处;烧杯内壁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操作的原理、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对过滤装置及其操作要求可以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17.【答案】氧 已进行一段时间
【解析】解: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则是氧气。
故填:氧。
图中生成了一定量的气体,表明实验已进行一段时间。
故填:已进行一段时间。
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则最终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故填:。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8.【答案】
【解析】解: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价的铁元素的氧化物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元素通常显价,故其化学式为:;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9.【答案】
【解析】解: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种分子,种原子。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在微观模型、、、中,表示水分子的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天然气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是:。
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保护水资源,不合题意;
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可以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洗菜水、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回答;
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分析。
根据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有关水和天然气的知识,解题时根据物质的组成、电解水的知识、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来分析解答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