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
已知某纯净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某化合物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成、和,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C、、 B. 、、
C. C、、、 D. C、、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B. 完全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为
C.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一定和煤的质量相等
D. 水完全汽化后仍为水蒸气,所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符合“”的是
A. 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
B. 碳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C.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物质的质量
D. 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C.
D. 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 化学反应的快慢 B. 生成物
C. 反应条件 D. 反应物
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B.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
C. 该反应可以减少的排放 D. 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构建化学基本观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基本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元素观: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组成元素相同
B. 微粒观:保待氧化汞化学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化汞
C. 转化观:水与氢气可以相互转化,但发生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同
D. 守恒观: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消耗细铁丝的质量大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反应后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值为
B. 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
C.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一定含有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B. 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醋酸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
D. 某有机物在中完全燃烧只生成和,则该物质一定只含碳、氢元素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______。
A.质量守恒定律适合于所有的化学变化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D.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盘______,右盘______;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______;原因是______.
参加 等于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 ,而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指实际 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和实际 的生成物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是指 守恒,而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相等”是指两个“质量总和”相等,即 等于 ,千万不要漏掉气体物质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2.【答案】
【解析】解:某化合物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成、和,则该物质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相同,因此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氮元素、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
故选:。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而不是:,所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不是,故错误;
B.完全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C.煤燃烧生成的气体进入空气中,煤渣只是不能燃烧的部分,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和煤的质量不相等,故错误;
D.水完全汽化后仍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故选B。
4.【答案】
【解析】解:、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常见反应的碳、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则碳在氧气中燃烧,碳有剩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没有物质逸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物质的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二氧化碳逸出,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分子的基本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故的数值为。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说法正确。
B、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不知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无法确定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6.【答案】
【解析】解: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故选:。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充分理解“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和反应后均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所以均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可以减少的排放,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
【解析】解:、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组成元素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B、保待氧化汞化学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化汞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消耗细铁丝的质量大,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组成元素相同;
B、保待氧化汞化学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化汞分子;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消耗细铁丝的质量大,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
【解析】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氢元素、碳元素来自于,中氧元素质量:,即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0.【答案】
【解析】解: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故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11.【答案】
【解析】解:、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个醋酸分子是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和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醋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当乙的质量分数为时,减少了,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则,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当乙的质量分数为时,减少了,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答案】
【解析】解:、质量守恒定律适合于所有的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是因为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C、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有关,守恒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下沉 上浮 偏左 偏左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解析】解:右侧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左侧不反应,但右侧气球膨胀,所受浮力增大,因此左盘下沉,右盘上浮,天平的指针偏左.
故答案是:下沉;上浮;偏左.
中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右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质量减少,天平向左倾斜.
故答案是:偏左;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对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者是有烟雾生成的反应,为了把所有生成物的质量都包括在内,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5.【答案】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参加;生成
质量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解析】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相等”是指两个“质量总和”相等,即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千万不要漏掉气体物质的质量。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