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复习专题讲座 解读高考评价体系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课件(9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复习专题讲座 解读高考评价体系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课件(9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1 14: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1张PPT)
解读高考评价体系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高考难以言说的“痛”
迎“痛”前进
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过程
黑龙江
吉林
江西
安徽
广西
河南
山西
内蒙古
陕西
宁夏
甘肃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新疆
青海
上海
浙江
第一批
海南
山东
北京
天津
第二批
辽宁
河北
江苏
重庆
湖北
湖南
福建
广东
第三批
高考内容改革的历史沿革
知识立意
恢复高考伊始
能力立意
20世纪90年代开始
综合立意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
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研究目标的转换
核心功能
考查目标
考查要求
考什么
怎么考
学科素养导向
如 何 应 对?
走向核心素养为本的高中教育改革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
1986-2000
1949-1952
改革旧制度
统一新政策
建立新课程
1953-1957
改进学校制度
初建课程体系(仿苏联)
1958-1965
贯彻教育方针
实行教育革命
1966-1976
调整未果
文革作乱
1977-1980
拨乱反正
恢复秩序
1981-1985
更新教学计划
适应形势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
首发课程计划
2001-20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九次课改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核心素养为本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
1986-2000
1949-1952
改革旧制度
统一新政策
建立新课程
1953-1957
改进学校制度
初建课程体系(仿苏联)
1958-1965
贯彻教育方针
实行教育革命
1966-1976
调整未果
文革作乱
1977-1980
拨乱反正
恢复秩序
1981-1985
更新教学计划
适应形势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
首发课程计划
2001-20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九次课改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其中学科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印发。提出要“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
CONTENTS
为什么会走向核心素养?
01.
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
02.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如何变革?
03.
PART 01
为什么会走向核心素养?
Page 18
思考两大问题
异化
现象
(一)教育目的的演变(历史视角)
德性-
传统理论
能力
-现代理论
素养
-当代理论
(二)信息时代的教育困境
核心
素养
为教育目的瘦身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
教育适应时代变革的必然产物。
进入信息时代,我们重新审视和定位
教育目标——核心素养的出现
PART 02
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
做人
做事
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会以“教书”为主,而教师则以“育人”为主。
先横后竖:先学好本领,打好基础,才可能站得高高的!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原则:
指导学校教育进行德育智育统整的改革!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感性
理性
神性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学会学习
健康生活
责任担当
实践创新
全面发展的人
文化基础
社会参与
自主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
自主发展
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
自我管理
自我控制
自我超越
自我认识与悦纳
“自主发展”素养的三大本质
学会学习
我擅长学习什么?在学习中我有哪些方面不足?我的学习风格是怎样的?
健康生活
我适合怎样的体育运动?我的体质是怎样的?我适合的饮食方案是怎样的
自我认识
自我控制
自我超越
健康生活
学会学习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自主发展”素养提升的关键点
他人管理
自我管理
主体教育
社会参与
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
社会责任感
实践育人
创造育人
社会参与的三大本质
价值观选择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核心价值观”形成机制的演变
“社会参与”素养提升的关键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研究型课程学习
文化基础
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
基础
实现科学育人
自主发展
社会参与
文化基础
核心素养作为基础素养:
指导学校教育进行课程统整:坚守基础!
核心
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作为综合表现:
指导学校教育进行教学创新!
课例: 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的方法,梳理悲剧故事。
2. 能结合传记文学特点 ,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内涵。
课例: 伟大的悲剧
教学过程 原过程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灰,另一个是踌躇满志。 如果当踌躇满志遭遇万念俱灰,又会产生怎样的结局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板书标题)请同学们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一、梳理悲剧故事
二、读“日记”解“悲情”知“伟大”
三、合作探究,读第3、4则日记
四、师深情总结
课例: 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原目标 核心素养下的目标
1.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的方法,梳理悲剧故事。 2. 能结合传记文学特点 ,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内涵。 1.带着好奇的心情去迅速浏览课文,并提炼出本故事的主要情节,自信地介绍给大家;
2.怀着崇敬的心情品读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美,并结合文字的阅读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3.用批判式思维来重新拷问“伟大”的内涵,思考人生价值观。
课例: 伟大的悲剧
教学过程 新过程

聊悲剧,质疑悲剧的伟大,激发阅读兴趣
一、速读知情节
(带着好奇心速读,自信概括故事情节)
二、探究悟悲情
(寻找打动自己心灵的描写状态的词句,小组合作探究,分类厘清思路,深情朗读动人心——语言、思维、审美三位一体)
三、讨论辩伟大
(拓展资料,围绕“伟大”讨论不同的价值观)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的方法,梳理悲剧故事。
带着好奇的心情去迅速浏览课文,并提炼出本故事的主要情节,自信地介绍给大家。
实现立德树人
PART 03
基于核心素养学校如何变革?
学校课程的基本结构
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核心,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变革
多元路径
我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思路
立 德 树 人 全 面 发 展
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
学段
核心素养
学科
核心素养
垂直衔接
横向统整
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研究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自主发展 健康生活
学会学习
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
实践创新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语言建构 与运用 数学抽象 语言能力 政治认同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人地协调观 物理观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生命观念
思维发展 与提升 逻辑推理 思维品质 科学精神 史料实证 综合思维 科学思维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理性思维
审美鉴赏 与创造 数学建模 直观抽象 文化品格 法治意识 历史解释 区域认知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
文化传承 与理解 数学运算 数据分析 学习能力 公共参与 家国情怀 地理实践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各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研究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重大转变
所有的学科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教育,更是终身发展素养的教育!所有学科不仅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育人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
1.教学课程化
2.教学思维化
3.教学素养化
教学课程化——从学科教学走向跨学科教学
01
DATA
应用主导型
02
DATA
创新主导型
03
DATA
实践主导型
04
DATA
研究主导型
基于项目的教学课程开发
应用主导型——以模拟联合国为例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英语老师与政治老师联合,围绕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来设计。关于美国攻打叙利亚事件的特别会议。
撰写简单的教学方案
分析学生的政治作业
选拔代表撰写发言稿
提前演练充分准备
课堂展示跨学科教育
研究主导型
1、教师引导:我已经知道……我已经学过……
IPA上有学生反馈:我知道蝴蝶吃花蜜(1人响应);我已经知道毛毛虫蜕变成蝴蝶(15人响应)
2、教师引导:我观察到/我注意到/我发现……我想知道……
学生反馈:我观察到我们的毛毛虫不吃叶子,我想知道为什么?(15人响应)
3、教师引导:我很好奇,如果……会怎么样?
学生反馈:我很好奇,蝴蝶妈妈放完了400颗卵后,蝴蝶妈妈会做什么?(4人响应)我很好奇,如果毛毛虫不喝水它会怎么样?(12人响应)
4、教师引导:我怎么……
学生反馈:我怎么可以让毛毛虫长的更快些?(7人响应)我想要知道蛹掉了怎么办?(13人响应)
5、教师引导:怎么办?
学生反馈:毛毛虫大便了怎么办 (7人响应)毛毛虫死了怎么办?(10人响应)
美国高中的STEAM教育案例赏析
数学哲学研究(基于社区的数学研究):
1.通过数学来探索和分析有意义的问题;
2.通过数学来进行社会服务和处理社会公平;
3.让孩子成为多样化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成员;
4.数学哲学研究给孩子赋权;
5.基于社区的数学研究能澄清模糊的问题;
6.这门课程能促进个体成长。
教学课程化——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内容变革
学习内容本身
学习材料功能
学习方式
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和边界;满足学生未来生活与学习需要。
人 学科
语文教学目标的演变(历史视角)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
1.教学课程化
2.教学思维化
3.教学素养化
思维发展目标的结构
品质
思维
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
张清——《游褒禅山记》
灵魂之问:老师,啥都看不出来咋办?
出谋划策:问题来源于学生 ,又回归学生。
活动1:导入
师生对比
质疑讨论
活动2:缘文探因
教学过程
活动3:出谋划策
活动4:尝试修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
1.教学课程化
2.教学思维化
3.教学素养化
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A red red rose教学设计(35分钟):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课拟从引导学生鉴赏英语诗歌的四大维度(主题、韵律、意象、修辞)入手,通过“感知——鉴赏——领会——创作——探索”的教学思路,有层次地推进教学,注重培养听、说、读、看、写五大语言技能,旨在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欣赏诗歌内容,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并借助iPad资源辅佐诗歌创作,为他们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下的高考内容
学科素养——价值观、知识、能力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 ‖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 ‖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科素养导向的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意义
“学科素养定向”的考试相比较于“知识能力定向”的考试最重要的差别是:
预先设定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任务,通过学生做事的成效、完成任务的质量甄别学生的素养水平。
学科素养导向的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引起的新变化
思想性
素养性
创新性
新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结构图
信息获取
理解掌握
知识整合
研究探索
操作运用
语言表达
科学思维
人文思维
创新思维
学科素养导向的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引起的新变化
学生从刷题转向真会解题?
——让学生经常面对新的问题
学生能否完成自主学习?
——让学生尝试新材料阅读
学生能否处理实践中的问题?
——让学生面对真实生活实践问题
学生能否胜任学科探究?
——让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
实现个性化的精准学习情况分析、诊断与指导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如何有效备考?
突出情景化
的知识应用练习与思维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