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体会两个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条件,掌握反比例关系式。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对“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已经有了认识,这为学习“反比例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明标释标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反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1、小组合作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反比例关系式。
2、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3、认真观察,学会用逻辑的语言来归纳数学知识,运用数学学习方法的迁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事例一:往不同粗细的杯子里倒水
1、课件出示主题图及表格:把相同体积(100ml)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三个杯子,观察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
(课件)分别把100ml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三个杯子中:
小组合作要求:
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共同完成后面的问题。
利用学过的知识先完成下列表格:
杯子的底面积/cm 50 25 10
水的高度/cm
观察上表,回答问题:
(1)表格中有哪两种量?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回答问题:(以小组为单位)
需要观察的是哪两种量?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水的高度和杯子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
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就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就越高,它们变化的方向总是相反的,但是水的高度与底面积的乘积总是一定的,我们就说高度与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量。
我们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就是:
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一定)。
事例二:(课件出示)换零钱
将面值为100元的人民币换成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各能换多少张?
面值 1 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张数
(1)按要求填写表格,并寻找变化规律。
(2)观察表格,同桌互相说一说,表中有哪两种量?发现了什么?
(3)你是怎样发现总钱数不变的,用表中数据说明。
(指生计算) 1×100=100 5×20=100
10×10=100 20×5=100
50×2=100
让学生观察,指生小结:当人民币的面值发生变化时,100元所换的张数也随着变化;面值扩大,换的张数反而缩小了,但是总钱数不变。
教师板书:面值×张数=总钱数(一定)。
三、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1、组织学生思考: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举例说明。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的式子怎么表示?
四、课堂检测 我是小法官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2)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3)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4)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5)方砖的块数一定时,方砖边长与铺地面积。
五、实践应用、解决问题(课件展示问题)
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每天运的 吨数/吨 300 150 100 75 60 50
运货的 天数/天 1 2 3 4 5 6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说一
说这个积表示什么。
(3)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说一说。
七、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习九”第8-9题。
板书设计
反比例的意义
反比例关系的三要素: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关系式:x·y=k(一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