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第54页例1及“练一练”。
【教材分析】
在苏教版教材中,学生之前已经认识过了平面图上的方向,还学习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等知识,这节课要学习的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将视野放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之前学习的测量和比例尺的知识给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探究新知在技能上的准备。教学时,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完整地进行位置的描述,为之后的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行走路径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与本班授课教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得知,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尚可,绝大多数同学都具有较好地学习习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是一些同学的薄弱点。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确定位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测量角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
量角器、直尺、练习纸、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孕伏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课件,让学生借助方向的描述找到这节课的开始方式。
【设计理念】通过互动游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
二、情境导入,感受确定位置的作用。
1、播放“马航失联飞机事件”新闻视频,让学生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简单交流生命的价值,相机进行安全教育。
师:如果当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能确定失联飞机的位置,也许这场灾难就能避免!所以,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时真的太重要了!
揭示并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设计理念】以播放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亲情,感悟生命价值,同时自然地引出课题。
三、温故知新,认识确定位置的方向。
1、出示平面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解学生是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继续出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提问:你是怎样记住东北方向在什么位置的?
揭示:位于正东和正北之间的方向,也可以叫做北偏东方向。
明确:苏教版教材中关于方向的描述是以南北方向为基准。
类推:东南、西南、西北方向按照这样的规定分别可以叫做什么?出示课件,简单交流灯塔的作用。
【设计理念】以旧引新,自然地过渡到对新的方位词的讲授,数学中约定俗称的概念最适合的教法还是讲授法。
2、找出灯塔1在轮船的什么方向。
板书:
目标点 观测点 方向
灯塔1 在 轮船 的 北偏东 方向
【设计理念】巩固并检验学生对新方位词的记忆,同时强化描述位置时目标点和观测点的确定。
四、探究例题,经历确定位置的过程。
1、明确任务。
出示幻灯片,指出这五个点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可只有一个点表示的是灯塔1所处的位置,找到它才能帮助轮船顺利地航行。
交流:这些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提示:利用教材中的平面图确定灯塔1在轮船的什么位置。
测量角度。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方法。
演示使用量角器测量的过程。(强调:中心点对准观测点,零刻度线对准正北方向)
板书:
(角度)
300
计算距离。
先分析比例尺,然后让学生测量图上距离,最后计算实际距离。
板书:
距离
6千米
确定位置。
让学生完整地说说灯塔1在轮船的什么位置,体会位置的确定性。
小结方法。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才最终确定了灯塔1的位置的?
学生梳理过程,总结方法。
板书补充课题:用方向和距离
【设计理念】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用方向和距离才能最终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针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重点进行演示。
五、巩固拓展,应用确定位置的方法。
1、基本练习:
让学生独立观察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位置。(练一练)
学生自主完成,个别汇报,集体交流。
让学生完整的描述出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位置。
板书:
灯塔2在轮船的北偏西550方向6千米处
【设计理念】巩固新知,将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确方向和位置上,让学生能够运用新知完整地描述位置,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拓展练习:
过渡:同学们顺利地确定了刚才的位置,现在稍微提高点难度,敢不敢挑战?
(1)找出轮船在灯塔1 的什么位置。
让学生观察练习纸,说说练习纸上的平面图与例题中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通过十字形标志发现观测点与目标点交换了位置。
学生动手操作,测算轮船相对于灯塔1的位置。并请学生重点汇报测量角度的过程。
学生汇报位置,教师板书:轮船在灯塔1的南偏西300方向6千米处。
【设计理念】拓展新知,为学生发现规律提供素材,同时为即将在下个课时可能遇到的描述往返行走路径埋下伏笔。
(2)找出轮船在灯塔2的什么位置。
观察轮船在灯塔1的位置描述与灯塔1在轮船的位置描述之间的关系。(观察)
根据灯塔2在轮船的位置,猜测轮船在灯塔2的位置描述。(猜测)教师板书“轮船在灯塔2的南偏东550方向8千米处”并提出质疑。
学生动手测算轮船在灯塔2的位置。(操作)
将测量结果与猜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
【设计理念】修订版课标中更强化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上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合情推理的价值,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3)比较练习纸上的两条位置描述,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设计理念】结合学习内容渗透辩证思想,感受事物的确定性和相对性。
六、课堂总结,畅谈确定位置的收获。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既有知识的收获,也有方法的收获,老师还想让你们收获兴趣!
【设计理念】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七、课外延伸,体验确定位置的应用。
过渡:既有知识的收获,也有方法的收获,老师还想让你们收获兴趣!
了解应用:结合图片了解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相关应用。
激发兴趣:回顾马航失联飞机事件,鼓励学生将来探索出更先进的确定位置的方法,用科学为人类造福。
【设计理念】通过将确定位置这一数学知识的有效延伸,让学生萌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信念,有效渗透数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八、实践作业,关注确定位置的科学。
有兴趣的同学利用网络、图书或其它途径继续关注有关定位方面的知识。
愿意的话,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写成一篇科学小日记!
【设计理念】通过实践性的作业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性地弹性要求让不同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权,以满足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的不同需求,落实修订版课标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课程理念。
【板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目标点 观测点 方向(角度) 距离
灯塔1 在 轮船 北偏东300 方向 6千米 处
灯塔2 在 轮船 北偏西550 方向 8千米 处
轮 船 在 灯塔1 南偏西300 方向 6千米 处
轮 船 在 灯塔2 南偏东550 方向 8千米 处
观察→猜想→操作→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