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千姿百态的地形
1. 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
A.宁波东钱湖的形成
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风蚀蘑菇的形成
D.上海崇明岛不断地“长大”
2.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 流动的岩浆
B. 迷人的溶洞
C. 移动的沙漠沙丘
D. 美丽的水库大坝
3. 有关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最为准确的说法是( )
A.流水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
C.内力作用的结果
D.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4.读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
A.风蚀蘑菇 B.海蚀地貌
C.三角洲 D.溶洞
6.如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的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
A. 风力侵蚀作用 B. 岩浆喷出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岩浆侵入作用
7.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不一定相同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C.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会交叉
D.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不一定相同
8.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9.暑假里小明同学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的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慢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流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10.关于地形变化,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都是在变化的
B.地形的变化有的很激烈,有的很缓慢
C.生物也能使地形发生变化
D.地形的变化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11.如图是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造成该地区地形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的沉积作用
B. 流水的侵蚀作用
C. 风力的沉积作用
D. 风力的侵蚀作用
12. 如图所示,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 流水 B. 风力
C. 温度 D. 变质
13.如图所示为绘制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则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 )
14.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
(1)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图。
(2)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图。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图。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地形是 图。
15. 黄土高原是在 的作用下历经几百万年形成的,其表面千沟万壑的根本原因是 。
16.人民军队是和平发展的钢铁长城,展开军演是提高军事水平的重要方式。某日我国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山地军事部署简图,请你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 方向,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 (填“是”或“否”)。
(2)我军阵地海拔大约为 米,与敌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高差约为 米。
(3)如只考虑地形因素,在A、B、C三条进攻路线中,我军坦克部队选择哪条进攻路线较好,为什么?
17.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在陡坡筑梯田、填湖造地、开矿采石等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第3节 千姿百态的地形 教师版
1. 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B )
A.宁波东钱湖的形成
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风蚀蘑菇的形成
D.上海崇明岛不断地“长大”
2.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B )
A. 流动的岩浆
B. 迷人的溶洞
C. 移动的沙漠沙丘
D. 美丽的水库大坝
3. 有关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最为准确的说法是( D )
A.流水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
C.内力作用的结果
D.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4.读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5.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C )
A.风蚀蘑菇 B.海蚀地貌
C.三角洲 D.溶洞
6.如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的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C )
A. 风力侵蚀作用 B. 岩浆喷出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岩浆侵入作用
7.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不一定相同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C.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会交叉
D.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不一定相同
8.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9.暑假里小明同学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的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慢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流动的原因是( C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10.关于地形变化,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地形都是在变化的
B.地形的变化有的很激烈,有的很缓慢
C.生物也能使地形发生变化
D.地形的变化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11.如图是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造成该地区地形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A. 流水的沉积作用
B. 流水的侵蚀作用
C. 风力的沉积作用
D. 风力的侵蚀作用
12. 如图所示,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C )
A. 流水 B. 风力
C. 温度 D. 变质
13.如图所示为绘制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则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 A )
14.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
(1)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B图。
(2)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A图。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C图。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地形是D图。
15. 黄土高原是在风力堆积的作用下历经几百万年形成的,其表面千沟万壑的根本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
16.人民军队是和平发展的钢铁长城,展开军演是提高军事水平的重要方式。某日我国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山地军事部署简图,请你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西北方向,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否(填“是”或“否”)。
(2)我军阵地海拔大约为700米,与敌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高差约为400米。
(3)如只考虑地形因素,在A、B、C三条进攻路线中,我军坦克部队选择哪条进攻路线较好,为什么?
【答案】C;因为C路线坡度小,更省力。
17.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在陡坡筑梯田、填湖造地、开矿采石等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答案】不合理。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改造自然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在陡坡筑梯田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填湖造地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灾难;开矿采石破坏地质结构,会造成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