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胜利七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胜利七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8-23 22: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它选出来填入本题答题栏内。每小题1.5分,共54分)
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
2.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和人的小肠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⑥中央大液泡⑦细胞质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⑤⑦ C.②④⑤⑦ D.②④⑥⑦
3.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
A.③一⑤一②一① B.④一③一②一⑤
C.③一①一④一⑤ D.③一⑤一④一①
4.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
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 C.④③②①⑥⑤ D.⑥①②③④⑤
5.植物细胞中能把光能转变为有机物的能量,并称为能量转换器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质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鲤鱼生活的因素是:
A.水和其中的水草 B.岸上的杂草和昆虫
C.其它鲤鱼和水温 D.其它水生动物和光照
7.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8.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垦利、河口、广饶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9.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10.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而成为纺织原料之一,放养的数量持续上升。但是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刨食的习性。结果,随着山羊数量的剧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一实例说明生物:
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能够影响环境
C.不适应环境 D.与环境势不两立
11.夏天,水生藻类(如水绵)常在白天,尤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浮出水面,而在夜晚沉入水中,它们日浮夜沉的原因是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B.夜晚呼吸作用旺盛,产生了水
C.白天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D.夜晚二氧化碳减少,细胞体积变小,比重增加
12.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
A.吸收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光合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减弱
13.关于生物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营养供给
B.生物圈具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
C.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
D.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栖息地
14.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酸的,这种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液泡内 D.细胞壁上
15.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作了如下记录: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16.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
B.蕨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如西宋蜜桃、垦利冬枣等
17.在春末光照较好的一天,李明同学作了如下探究:在同一棵树的同一枝条上,分别于8:00时、12:00时和16:00时摘取了形状、大小相同的甲、乙、丙三片树叶,并对摘取的甲、乙两片树叶采取了低温保鲜措施。待丙叶摘取后,一起对三片树叶进行了脱色漂洗处理,滴加碘液,结果是:
A.甲、乙、丙都变成了蓝色,且颜色一样深
B.甲、乙、丙都变成了蓝色,但丙颜色最深
C.乙、丙两树叶变成了蓝色,甲仍然是绿色
D.只有甲树叶变成了蓝色,乙和丙呈黄白色
18.为保证城市环境的碳-氧平衡和居民呼吸空气的清新卫生,可采取下列中的哪些措施?
A.多盖高楼,使人们尽可能居住的高一些
B.多种花草树木,扩大居民的人均绿地面积
C.加强居民区的卫生管理,及时将垃圾焚烧
D.增建空气净化工厂,定期对大气进行净化
19.在比较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变得糠心,重量明显减轻。主要原因是:
A.水分的蒸发散失 B.有机物间的转化
C.呼吸作用的消耗 D.细胞分裂生长停止
20.近年来,由于沿海的富营养化,导致海洋赤潮现象频频发生,原因是海水中进行浮游生活的一些植物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单细胞动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这里所说的植物主要是指: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孢子植物
2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如恒温动物(鸟类、哺乳类)在某些器官的结构上就比变温动物复杂和完善。下列各项中,与体温恒定直接相关的结构特点是:
A.胎生哺乳 B.肌肉发达 C.双重呼吸 D.心脏四腔
22.当手提水桶时,与之有关的肌肉所处状态是: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23.徒手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选用的材料应是
A.干燥的叶片 B.新鲜的叶片
C.烘烤过的叶片 D.经沸水处理过的叶片
24.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25.老师将两张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A.叶绿体的有无 B.细胞核是否成形
C.细胞核的有无 D.细胞壁的有无
26.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A.湖泊水面的缩小或干涸
B.森林面积的缩小
C.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D.以上三项
27.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28.沙漠狐的耳朵很大,有利于散热,而北极狐的耳朵很小,毛也很多,有利于保温。影响它们形体差别的重要因素,你认为是
A.湿度 B.水 C.阳光 D.温度
29.现有A、B、C、D四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属,D和A不在同一个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A.A和B B.B和C C.D和A D.都一样
30.与洋葱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1.蕨类植物比藻类植物长得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A.根、茎、叶内部有输导组织 B.能够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有根对植物进行固定 D.叶为复叶,面积较大
3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33.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34.在大气湿度较大时,发育中的果实常会缺钙,其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运输 B.呼吸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C.光合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D.蒸腾作用强,影响钙的运输
35.2009年春,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在我国某些地区传播,下列关于EV71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C.具有遗传物质 D.不能独立生活
36.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第一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规定的外,每空1分,供46分)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1.(7分)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__________________增强,降低温度可使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 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c~d的成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 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_______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2.(6分)仔细观察下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和C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 ,其中A过程形成了植物的保护组织;C过程形成了营养组织,含有叶绿体的该组织还能进行_____________。
(2)若1是动物细胞,经过细胞分化能够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组织。最终发育成的动物体由微观到整体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1是植物细胞,经过细胞分化能够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多种组织。最终发育成的植物体由整体到微观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3.(6分)甲、乙两地出产同种甜瓜,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请将下面关于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强弱关系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1)因为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所以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
(2)因为甲、乙两地出产的甜瓜是同一品种,所以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差别不是由其体内 ____________决定的,而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3)因为甜瓜体内的有机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又被呼吸作用消耗,所以外界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来影响其含量。
(4)因为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 进行,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的唯一差别为______________的温度,所以甲、乙两地甜瓜体内有机物含量不同是因为温度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
(5)因为,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所以,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消耗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呼吸作用____________。
(6)又因为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分)下图表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是_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①是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
(4)以上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_________种,夜晚进行的有____________种。
5.(5分)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和高等脊椎动物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植物(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和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蚯蚓、昆虫、草履虫等)以及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正是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已查明: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病毒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
(2)一种植物,它分布在占地球70%的水域环境中,能为空气提供许多氧气,它的结构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这样形容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它是_______________植物。
(3)水绵能够制造有机物,草履虫能净化水体,枯草杆菌能使梨和香蕉腐烂,这三种生物中,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4)回忆葫芦藓、满江红、海带、大肠杆菌和青霉菌的结构特点,其中_______________的结构与右图最相似。
(5)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的时候,我们常使用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它的名称叫__________。
6.(5分)下图表示叶的平面结构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该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构(5)对曲线a所示生命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它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与曲线a所示的生命活动相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曲线a与曲线b所示的生命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7.(8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取相同的玻璃瓶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上述方案中既要加入温开水,又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其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如何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1分,共50分。
26.(1)一切美德。(1分)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2分)
(2)老子(或庄子):主张“无为”,要求人民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们的剥削,或“民贵”“君轻”的思想;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列举其中两位思想家及观点,即得4分)
(3)汉武帝 ;(1分)仁政、民本思想。(2分)
(4)民族关系:张骞(班超)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
中外友好交往:开辟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七下西洋等。
(2分,答出1个即可。答出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也可)
27.(1)西域。新疆地区。(2分)
(2)西汉,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历史证明,今天的新疆地区自从西汉时期开始,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分)
(3)丝绸之路。张骞(或者班超)。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得分)(3分)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4)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兴修公路铁路、发展交通业、发挥当地旅游、矿产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得分,一点1分,满分2分)
(5)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出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它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史实准确,观点明确,即可酌情赋分。满分3分)
28.(1)重农抑商。(1分)推行县制。(1分)
(2)秦始皇(嬴政)(1分)。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2分)
(3)统一文字。(1分)统一货币。(1分)(答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同样给分)
(4)特点:中央集权;(1分)影响:加强了封建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答出一点即可)(2分)
29.(1)《汉书》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或者江南经济由贫穷落后变为繁荣富裕)。(2分)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等);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生产发展;南方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等(每点1分,满分3分)。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2)有。经济重心的南移引起了文化中心的南移。(2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2分)※【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