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14: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巩固练习2021_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6题)
1.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验H2的纯度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二氧化碳验满
3.化石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导致( )
①产生的热量减少 ②浪费资源 ③产生的较多一氧化碳 ④排放出较多的烟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镁元素和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汽车行驶过程中,所用下列能源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较大的是( )
A. 氢能源 B. 乙醇汽油 C. 电能 D. 压缩天然气(CNG)
6.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 CaCO3 B. NaOH C. NaCl D. NH4NO3
7.下列行为目前难以实现的是( )
A. 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 禁止使用煤、天然气等做燃料
C. 加强大气质量检测,积极植树造林 D. 研发技术,提高机动车尾气净化程度
8.下列变化中都能产生热量,其中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产生热量的是()
A. 大量枯枝烂叶埋在地下发酵产生热量 B. 天然气燃烧生成的热量
C. 盐酸和镁发生反应产生热量 D. 电熨斗通电后产生热量
9.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B.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C. 煤气的成分就是一氧化碳气体 D. 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0.能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炭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厨房的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水浇灭
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D.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B.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有石油的地方都有煤存在
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
12.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C. 镁条和盐酸反应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13.实验室里盛装酒精的试剂瓶应张贴的安全使用化学标识是( )
A. B. C. D.
14.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B.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可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C.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 97%,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臭氧、甲烷等
D. 乙醇汽油是新能源,其中的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15.下列有关H2、CH4、CO三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还原性 B. 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燃烧产物相同
C. 与空气混合遇火易爆炸,点燃前都要检查纯度 D. 都在地壳中大量存
16.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不符合题意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净化浑浊的河水
B. 氢气验纯
C. 验证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D. 称量固体
二、综合题(共4题)
17.手机运输过程中使用的交通工具要消耗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 和煤。
(2).“CNG”汽车以天然气为燃料,其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
(1)化石燃料均含有________元素, 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小的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
(2)使用脱硫煤能减少________的排放, 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________。
(3)除水力、风能、核能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_____。.
19.化学兴趣小组开启“探镁之旅”,诚邀你的参与。
(1)如图为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镁条表面会变得灰暗,但若用手撕断镁条,断口处则呈现出银白色。可见,金属镁的硬度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请写出一种使表面灰暗的镁条恢复光亮的物理方法________。
(3)向盛有打磨过镁条的试管中倾入适量稀盐酸,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烫,可见镁与稀盐酸的反应________(填“释放”或“吸收”)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立即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片刻后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可听到尖锐的爆鸣声。由此可知氢气具有________的化学性质。
(4)镁条能与氧气反应,其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放出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结合镁燃烧的实验现象写出镁的一种用途________。
(5)结合本题及你的已有认知,请为实验室保存镁条提一条可行性建议________。
20.我省海水资源丰富。如图是利用海水资源制取纯碱的流程。
(1)步骤Ⅱ和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氨碱法制纯碱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析出碳酸氢钠固体后的溶液为碳酸氢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侯氏制碱法”是在氨碱法基础上,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氯化钠溶液则可循环利用,请写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________(写一条)。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D
11.【答案】 D
12.【答案】 B
13.【答案】 D
14.【答案】 A
15.【答案】 C
16.【答案】 D
二、综合题
17.【答案】 (1)石油
(2)
18.【答案】 (1)碳;天然气
(2)二氧化硫;温室效应
(3)氢能(合理即可)
19.【答案】 (1)12;24.31
(2)较小;用砂纸打磨
(3)释放;;可燃性
(4);照明弹
(5)隔绝氧气、密封保存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答案】 (1)NaCl+NH3+H2O+CO2=NaHCO3↓+ NH4Cl
(2)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3)饱和
(4)提高物质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