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海水的运动
海水是一种流体,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使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有较高的速率。海水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新课导入
XIN KE DAO RU
共同社洛杉矶2012年4月21日电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重灾区一名男孩的足球一年多后出现在太平洋彼岸,美国阿拉斯加州米德尔顿岛居民、联邦航空局工程师戴维·巴克斯特3月中旬与同事在海边散步,发现一只足球。
经日本驻美外交人员确认,失主是村上岬,岩手县陆前高田市县立高中二年级学生,现年16岁。
巴克斯特夫妇说,他们打算今年5月至6月期间赴日本度假,希望亲手把足球还给村上。如果该计划能够实现,就将是第一个海啸后抵达北美的物品被归还的事例。
尝试探究:日本海啸灾区的足球是如何漂洋过海到达美国阿拉斯加州的?
提示:依次通过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的漂流作用到达的。
海水运动
HAI SHUI YUN DONG
海水运动归结起来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形式。
波浪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
潮汐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
洋流又称海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波浪
BO LANG
波浪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这就形成了海上的波浪。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
波浪包括波峰、 波谷、波长和波高四要素
根据成因,海洋中的波浪可分为风浪、海啸和潮波三种
其中由地震波传导而形成的巨浪称为海浪。
类 型 风浪 风直接作用于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风力作用
涌浪 风浪传到无风的海区,或风停息以后的余波——机械波(机械能传播)
近岸浪 (拍岸浪) 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区时,受到海底摩擦作用,海浪的能量很快衰减,出现破碎和倒卷,形成近岸浪或拍岸浪
海啸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波等所激起的巨浪现象
潮波 在引潮力作用下形成的波浪
波浪
BO LANG
潮汐
CHAO XI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潮汐主要是由天体引潮力引起的,潮汐涨落因时因地而异,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三种类型。
潮汐
CHAO XI
概念 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海水会产生周期性的运动,包括海水的周期性垂直涨落及海水的周期性水平运动,前者叫潮汐,后者称潮流 形 成 原 因 位置关系 月相和日期 图 示 说 明
日、地、月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 月球位 于太阳 与地球 之间 朔,农历初一 A处受太阳和月球的吸引,引潮力大,出现大潮,B处受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海水上涨,出现大潮
地球位 于太阳 与月球 之间 望,农历十五 A处受太阳的吸引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出现大潮;B处受月球的吸引及地球绕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而出现大潮
太阳、地球的连线与月球、地球的连线垂直 上弦和下弦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 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与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垂直,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被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抵消了一部分,因此出现小潮
潮汐
CHAO XI
类 型 半日潮 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称半日潮 全日潮 在一个太阴日内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的称全日潮 混合潮 一个月内,有些日子为半日潮,而另一些日子为全日潮的潮汐类型称混合潮 河口 潮汐 强潮河口,如钱塘江口 河口地区受河口形状、河床摩擦效应及上游下泄径流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潮汐
中高强度潮汐河口,如长江口 弱潮河口,如珠江口
洋流
YANG LIU
洋流又称海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洋流按性质可分为:
寒流
暖流
主要受盛行风影响的洋流系统有:
赤道流
西风漂流
南极绕极环流
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这就形成了海上的波浪。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
海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前者来自低水温处,后者来自高水温处。
洋流
YANG LIU
洋流
分类
按成因分类
按性质分类
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洋流叫密度流
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另一个海区的海水过来补充而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
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主要受盛行风影响的洋流系统
洋流
YANG LIU
赤道流
主要包括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它们分别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使而成。赤道流起始于大洋东岸附近,自东向西横贯大洋,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洋流。另外,在南北赤道之间有自西向东的赤道逆流,其位置与赤道无风带吻合。
西风漂流
指海水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几乎全年都有自西向东运动的洋流。在北半球,西风漂流表现为北太平洋海流和北大西洋海流;在南半球,三大洋彼此相连,西风漂流是完整的。
南极绕极流
大洋表层海水在南半球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带,由于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形成了南极大陆连续流动的南极绕极流。
思维拓展
SI WEI TUO ZHAN
波浪、潮汐和洋流的主要区别
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们在形成原因、运动规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运动形式 波 浪 潮 汐 洋 流
因素 风力、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水下塌陷 月球和太阳引力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海水的连续性、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时间 无周期性 具有周期性 常年
分布 普遍 普遍 有规律地分布在大洋表层
方向 多随风向的变化而变化 海水定时涨落 沿着一定方向稳定地流动
思维拓展
SI WEI TUO ZHAN
世界主要的洋流——主要的风海流
在风的作用下而产生的风对海水的应力,包括风对海水的摩擦力和施加在海面迎风面上的压力而形成稳定洋流。
盛行风 风海流
低纬 信风 东北信风(北半球)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南半球) 南赤道暖流
中纬 西风 西南风(北半球) 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西北风(南半球) 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 东风 东北风(北半球) 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东南风(南半球) 南极环流(寒流)
季风(北印度洋)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思维拓展
SI WEI TUO ZHAN
世界主要的洋流——主要的密度流
密度流也称异重流,是洋流的一种。主要由重力和密度差异所引起静压力导致的高密度流体向低密度流体下方的侵入。引起密度差异的因素有温度、溶解质含量及混合物含量等,如工厂废热水排入河中形成温差异重流,淡水与盐水交汇形成盐水异重流,河流挟带泥沙形成的浑水异重流等。
海峡和运河 表层海水流向 底层海水流向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地中海 地中海→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红海 红海→地中海
曼德海峡 印度洋→红海 红海→印度洋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波斯湾 波斯湾→印度洋
卡特加特海峡 波罗的海→北海 北海→波罗的海
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
农历八月十八日,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对地球引力大。
杭州湾为口大内小的倒三角形,易于海潮挤堆。
夏秋季节,东南季风推波助澜,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水的顶托作用,增大了相对高度。
主要洋流及其性质分布图表总结:
由于海陆轮廓和季风的影响,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局部海区与上图有一定的差异,左图为世界洋流实际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总结出全球洋流分布如下: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