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2 11:1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地貌的观察
第四单元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新课导入
XIN KE DAO RU
同学们平时喜欢玩“吃鸡游戏”吗?在大家较为熟知的“吃鸡游戏”中,地貌的观察是作战中十分重要的能力。
如何选择合理的伏击位置,如何保证最大的观察视角,如何选择最近的“进圈”路线,都需要在游戏中对周边地貌进行认真的分析,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容易地“吃鸡”。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通过野外观察,能够熟练掌握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

通过资料,分析坡度和坡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会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五种常见地貌。

学会在生活中利用地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地貌观察的顺序
DI MAO GUAN CHA DE SHUN XU
规模大小: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五种基本地形
地形是指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势地貌不全一样,五种突出地形分别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
SHAN DI BU TONG BU WEI DENG GAO XIAN
地貌类型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说明 地形特征
山峰、 示坡线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
山脊、 山脊线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 山谷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陡崖
组队思考
五一期间小明班级的几位地质爱好者到南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对玄武岩地貌进行考察。请说明其考察的顺序。
提示:
先从远处观察地质地貌总体分布及形状,再到地貌区仔细考察其微观情况。
地貌观察的内容
DI MAO GUAN CHA DE NEI RONG
高度
分类 获取方式 主要作用
绝对高度 (500米和1500米) 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 划分高地、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 (1000米) 反应地面起伏情况
地貌观察的内容
DI MAO GUAN CHA DE NEI RONG
坡度
坡度(slope)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比值来表示。
坡度:主要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表示,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坡向:根据与太阳光的关系可以分为阳坡和阴坡;根据与风向的关系可分为迎风坡和背风坡。
高度和坡度组合:可以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坡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PO DUI DUI SHENG HUO SHENG CHAN DE YING XIANG
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降低坡度,尽量沿等高线修建,所以一般呈现“之”字形。
受机车牵引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地貌观察的内容
DI MAO GUAN CHA DE NEI RONG
坡向:根据与太阳光的关系可以分为阳坡和阴坡;根据与风向的关系可分为迎风坡和背风坡。
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阳坡森林上界高于阴坡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雪线高度低于背风坡;
高度和坡度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GAO DU HE PO DU FAN YING DI MAO DE XNG TAI TE ZHENG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地貌观察的内容
DI MAO GUAN CHA DE NEI RONG
地貌的观察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地貌的观察还要注意,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一驴友在山区旅游时想及时获知所经过地点的海拔并记录所经过路线大体坡度。请说明其如何操作。
提示:
可使用手机或定位系统获知当地的海拔;记录所经地区路线长度,根据海拔可计算出当地的坡度。
地貌形态的观察
DI MAO XING TAI DE GUAN CE
观察方式 主要方面 手 段 观察顺序
定性观察 主要包括地貌的几何形态、规模、空间分布及切割程度等 有选择地采用摄影、做剖面或素描图等,并附以必要的文字描述 由于观察到的地貌有不同的相对等级和组合,记录时一般都循着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
定量测量 主要是测量地貌形态的相对高度和坡度 利用地形图或航空、卫星照片对地面割切深度和割切密度进行统计
分析地貌的成因
以堆积地貌为例
第一步
查明组成该地貌的沉积物的成因和年代,同时认真观察其地貌形态、地貌组合,并结合与其相关的侵蚀地貌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步
对于侵蚀地貌,要根据地貌形态特征与动力作用、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关系,以及相关沉积物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地形特征的描述
DI MAOTE ZHENG DE MIAO SHU
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的思路
地势特征
地形特征
海拔
地势高低
地面起伏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典型的地貌形态
分布位置
延伸方向
板书设计
BAN SHU SHE JI
地貌的观察
观察的内容
观察的顺序
观点的选择
宏观到微观
面到点
形态要素
起伏状态
破碎程度
高度
坡度
坡向
由大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