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2 11:4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气象与水文灾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学习目标
识记主要的气象灾害与水文灾害类型及特点。(重点)
掌握洪灾、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的发生机制及防御措施。(重难点)




洪涝灾害
干旱灾害
台风灾害
寒潮灾害
洪涝灾害
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HONG LAO ZAI HAI
分布
亚热带季风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洪涝灾害的危害
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WO GUO HONG LAO ZAI HAI DE FEN BU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山区。
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
不一定。
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灾。
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页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
HONG LAO ZAI HAI DE CHENG YIN
自然原因
流域状况
水系状况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高
植被覆盖率低
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直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河道弯曲
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狭窄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页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
HONG LAO ZAI HAI DE CHENG YIN
人为原因
破坏流域内植被
围湖造田
建筑物占据河道
占用分洪区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减弱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洪水的水位
洪灾的防治措施
HONG ZAI DE FANG ZHI CUO SHI
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检测并即使预报,对于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的作用。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位
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
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干旱灾害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以非洲最严重。
我国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尤以华北地区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产
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干旱灾害的危害
GAN HAN ZAI HAI DE WEI HA
我国旱灾的成因与思考
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思考: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季节,需水量大,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
WO GUO HAN ZAI DE CHENG YIN YU SI KAO
干旱的特点及成因
GAN HAN DE TE DIAN JI CHENG YIN
特点
频次高
持续时间最长
影响范围最广
成因
降水因素
水资源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长江以南7、8月降水偏少,形成伏旱
华北东部降水集中在6-9月,形成春旱、春夏连旱
西南6-10月雨季,冬春连旱
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
复种指数增加
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人口增加
旱灾多发中心
江淮地区
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暑
华北地区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还未来临,形成春旱
华南地区
雨季推移到北方,受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西南地区
夏季受西南季风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四季均可发生的旱灾
台风灾害
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结构: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台风灾害的危害及在我国的分布
TAI FENG ZAI HAI DE WEI HA JI ZAI WO GUO DE FEN BU
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我国台风灾害时空分布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注意:广阔的高温洋面是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洋面,不会有台风发生。
台风灾害的特点
TAI FENG ZAI HAI DE TE DIAN
灾害的总特征
灾害的源地
台风生成区
发生的时间
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
菲力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
盛夏至秋初
寒潮灾害
HAN CHAO ZAI HAI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我国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寒潮的概念
寒潮的分布
寒潮灾害
HAN CHAO ZAI HAI
危害
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不产生降水过程吗?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寒潮侵袭时,不仅引起流经地区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也可能产生降水过程。冬半年,寒潮天气突出表现为大风和降温。在淮河以北,由于空气比较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有降雨;淮河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汽较多,降水概率多一些。
我国的寒潮灾害
WO GUO DE HAN CHAO ZAI HAI
9月-次年5月
春季高峰期:3-4月
秋季高峰期:10-11月
北方大陆、冰雪洋面的极地冷气团,气温很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高密度冷气团,发展成为冷高压后,再西北气流引导下大举南侵
低温、大风对北方农牧业有重大危害;
北方地区因秋末寒潮带来的秋霜使晚秋作物遭受冻害,牧区因寒潮霜冻使牧草和畜牧受灾
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
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时间
源地
影响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