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II人教版第3课囚绿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必修II人教版第3课囚绿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4 09: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囚绿记
陆蠡
请拿出你的导学案,
双色笔和练习本,
还有你的
激情
由此导入:请谈谈浏览图片后的感受
希望、生命
自由、光明
爱、幸福
坚贞不屈的精神
象征
囚 绿 记
陆 蠡
释题:
标题“囚绿”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绿”指什么 从全文看,“囚绿"是怎么一回事
“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绿”指绿色的常春藤。
“囚绿”指“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导 学 案 反 馈
班级 18班 存在问题
完成情况
优秀小组 1、2、7组 一、合作探究2、3。
二、不会审题( 赵昆等)。
三、个别同学书写不认真,字迹潦(王科等),有待提高。
四、做完后组长调控一对一检查。
优秀个人及原因 (共计 18 人)书写认真,组织答案规范 .
勤于思考个人 吴金芳 张静 王皓
认真细致个人
曹佳睿 王雨轩
进步最大 孔仪
特优小组 2 组
你付出一份,会有十份回报。
导 学 案 反 馈
班级 12班 存在问题
完成情况
优秀小组 1、8组 一、合作探究2、3。
二、不会审题( 李鹏等)。
三、个别同学书写不认真,字迹潦(等),有待提高。
四、做完后组长调控一对一检查。
优秀个人及原因 (共计 8 人)书写认真,组织答案规范 .
勤于思考个人 胡稷磊 王锦 袁柯
认真细致个人
黄晶
进步最大
特优小组 8组
你付出一份,会有十份回报。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象征手法,体会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在熟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其中的情志
3.感悟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合作探究(乐于分享 善于沟通)
要求:1、请各小组长组织好本组讨论。
2、强帮弱,“兵教兵”;和谐互助,共同进步。
3、集体讨论,解决疑难,做好勾画,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为展示和质疑做好准备。
分层目标: 积极参与,快速高效。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让生命在自由的空气中快乐地成长!
展示安排及目标要求
展示自我 激励自我 提升自我
展示问题或题目 展示方式
及位置 展示
小组 点评
目标及要求
合作探究1 口头展示 1.目标:通过你的展示同学们思路更加清晰。
2.要求:①口头展示,面向同学,大胆、大方、大声,富有激情;书面展示,上台迅速,书写认真快速规范,步骤清晰简洁。②非展示同学浏览展示内容,边看边记,认真思考,准备质疑或追问。
合作探究2 口头展示
合作探究3 口头展示
合作探究4 原位口头展示
精 彩 点 评
总结规律 踊跃质疑
展示问题或题目 展示方式
及位置 展示
小组 点评
目标及要求
合作探究1 后黑板书面展示 组 1.目标:通过你的精彩点评同学们能熟练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问题。
2.要求: ①点评同学要大胆、大方、大声、富有激情、言简意赅;②点评同学先点评对错,后规范,最后思路方法;红笔勾画,及时回扣学习目标。③非点评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重点内容记好笔记。
合作探究2 后黑板书面展示 组
合作探究3 后黑板书面展示 组 师评
合作探究4 原位口头展示 组 师评
让生命在积极的探索中得到提升!
囚绿
探究一:整体感知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思路是怎样展开的?请快速阅读课文,理清全篇的思路,试像“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本文思路。
写作思路
赏绿(1~7)
囚绿(8~11)
放绿(12~13)
思绿(14)
情感变化
喜爱 留恋
无比的喜悦 爱怜
尊敬 祝福
怀念 期盼


线

囚绿
整体感知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思路是怎样展开的?请快速阅读课文,理清全篇的思路,试像“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本文思路。
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以观绿、囚绿、放绿、怀绿的演进方式,形成作品特有的情感节奏。
探究二:请问作者为什么喜欢绿? 他喜欢的绿有哪些特点?
绿是生命,是希望, 绿是慰安,是快乐。
绿是自然的颜色。
繁密
柔嫩
重点赏析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充满生机 令人喜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铺垫下文囚绿)
课文哪些语句还体现了他对绿的深爱
探究三: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他把绿“囚”牢了吗 “绿囚”给他什么启示?“囚绿”之后为什么又“ 放绿” “放绿”之后为什么又“怀绿”
(1)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自身原因(8段)
外在原因
抑 郁
孤 独
卢沟桥事变
被囚后
蓬勃生长
瘦黄憔悴
(2) 被囚前
(3) 请问陆蠡从常春藤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
追求光明
追求自由
永不屈服
狱中题壁(戴望舒)
如果我死在这里 ,
朋友啊 ,不要悲伤 !
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4)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联系上下文,说说“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中“珍重”一词的深刻含义。
因为“绿囚”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作者被这种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终把绿释放了。“珍重”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的敬畏。
不是,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5)结尾一段仅仅是在思念绿色的常春藤吗 联系本文的表现手法,说说你的理解。
探究四: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办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这段作者的生平,你认为这篇文章仅仅是在写
常春藤吗
不是。 “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是在借物抒情,以小见大,他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名家点评
在《囚绿记》中,作者借助对绿色植物常春藤的赞美,表露了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圣洁灵魂。作者以“常春藤”为“绿友”,朝夕相处,息息相关。被“囚”的“绿友”,失去了阳光,“好像病了的孩子”,然而“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作者“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在异族入侵、祖国受辱之际,作者写“绿”赞“绿”,显然不是迷恋景色,而是借助绿色的生命,
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坚贞不屈的精神。
——袁振声《〈陆蠡散文选集〉序言》(摘选)
课堂小结:
本文的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借物抒情,以小见大。课文表面上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传达出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的心声。
当堂检测
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  
绿
(象征)
生命
希望
慰安
快乐
葱茏的爱和幸福
猗耶的年华
向往光明、永不屈服的精神
课后作业
课后第二题
示例:1、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
2、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
3、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两者的关系改变了,由主宰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化为朋友关系。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
课 后 练 笔
选取自己喜爱的某一植物(或动物),
自拟题目,叙述与之接触、相处的经历,写
出自己情感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