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出示题目
我们小学的时候曾经学过唐代刘禹锡的一首诗《乌衣巷》,相信还有印象,同学们来齐读。整首诗抒发的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其中有王谢一词,王谢指的就是东晋时期名望最高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有王与谢共天下之说。两个家族世代为官,而且里边人才辈出,尤其是谢氏一族。我们先来认识谢安。(ppt展示谢安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谢太傅的家庭聚会,一起学习咏雪这篇文言文。
学课文前了解学习目标(生齐读)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3.感悟咏雪才情,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俗话说“三分诗书,七分朗读”。学习文言文,我们更应该注重朗读。昨天我们也留过预习作业,老师首先强调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找一生朗读课文。请一位同学就字音和节奏方面来点评。
生:“差可拟”的“差”字读的不准确,正确读音为“chā”;节奏方面语速适中,读得不错。
师:你听的很认真,点评很到位。
所谓文言文朗读注重一个咏字,要抑扬顿挫的读(板书),咱们刚才只能算是念。怎么咏呢?首先你的坐姿要保持直立,腰背挺直,声音要洪亮,语速稍缓慢,停顿的位置不要太急促,应该用延长音的形式读出来。(师示范、生再齐读)
文言文的朗读要独出韵味,首先要读清句读,所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就是没有读懂文言文。句逗,也就是句中停顿,读清了停顿,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文的内容。
古人读文章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一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句”;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断开,叫“读”。教材已经为我们断开句子末了的停顿,加上了句间标点符号。句内停顿需要我们自己来断。
句内停顿,往往在有独立语义的地方断开,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这句,主语“谢太傅”后面断开,“寒雪日”交代时间,不能断开,“内集”,把家里人聚在一起,不能断开,因此这句话的断句应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下面请大家开始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疏通文意,感知内容
文言文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再使用的,所以理解起来有些障碍,重要的是有些词语的转变。教给大家一些理解文言文字词的小方法。(1)借助课下注释(板书:注释)比方说文中“俄而”一词。(2)借助上下文推断。(板书:推断)推断时我们有这样两个小方法,(板书:组词法)古代大部分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大部分是双音节的利用组词的方法或许可以理解词语的含义。比如“寒”字,“欣”字。还可以利用(板书:替换法),比如“似”字,用现代汉语哪个字来表述。(3)除了这样的方法,还不能解决的话我们就要借助(板书:工具书),比如“即”字老师查了一下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几个意思:①走近,靠近②立即,马上③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是第③个意思:“就是”。词语解决以后我们就利用连词成句的方法将句子的含义疏通,如果不够通顺的话,我们还可以适当的调整语序或是补充一些内容。
请大家照着老师指导的方法试着翻译《咏雪》这篇文章,注意词语和句子的翻译都要解决掉。同桌之间交流讨论,还有一个小要求交流翻译过程中作一些批注。(2分半钟)
有哪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解决。(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
下面检查同学们词句疏通的成果,先字词,后句子。找同学翻译ppt上红色的字词。
师:字词意掌握的不错,我们来连词成句,请同学翻译句子。
师:老师听出来有一个句子这位同学说错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位同学没有说出“即”的意思,“即”什么意思?
生:就是
师:“谁”就是?
生:她
师:她在上文中指代哪个词?
生:兄女
师:这是两个判断句,还省略了共同的主语“兄女”,请大家要补上省略的内容。
三、涵泳文句,把握情感
1.体会人物情感
师:下面我们就要进一步的品了,“咏”字还有一个意思(用诗词等来描写)。所谓“咏雪”含义就是用诗词来描写雪,其中描写雪的句子重点在于对话。来看对话。
师:大家看这三句写雪的诗句是属于几言诗?
生:七言?
师:如何停顿?
生:二二三
师:应读出怎样的情感?请大家分角色朗读,把人物情感读出来。
生分角色朗读,生点评
生1:公欣然曰中的 “欣然”是喜悦高兴的样子,应读出喜悦的感觉,问句应该用升调。
生2:谢朗的回答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脱口而出的,所以前面这部分要读的快些。但是他的答案中出现了一个“差可拟”,“差”字显示出他对这个答案不太确定,所以后面部分要读出心里没有底的感觉。
生3:“未若”看出谢道韫的自信,“你的答案不如我”,要读出自信之感。
生4:谢太傅的表现,公大笑乐,我认为最好应笑着读。
师:同学们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已经很到位啦!
2.品味诗句内涵
我们来具体看一看,这两个孩子到底是用什么样的诗词形式来描写雪的?
生:谢朗把雪比作了盐,谢道韫比作了柳絮。(板书: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师:其实就是两个比喻,这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更妙呢,妙在何处?需要我们来思考,小组讨论。(3分半钟)说说你们的观点。
生1:我更喜欢撒盐空中这个比喻。盐的形状、颜色与雪相通,所以我更喜欢这个比喻。
生2:我也更喜欢撒盐空中。前文中提到“俄而雪骤”,雪突然下大了,盐纷纷落下的样子和大雪在外形上更相似。
生3:我喜欢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咏”意为“用诗词等来描写”,柳絮相对于撒盐有一种轻盈飘飞的感觉,更具一种诗意的联想,更符合“咏”。
生4:我喜欢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柳絮纷飞把冬景与春景联系在一起,不拘泥于形似,而是富有雅致,更注重意蕴、美感上的相似。
......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同学喜欢撒盐空中,外形上更贴切。(板书:形似)有同学喜欢未若柳絮因风起,更有诗意。(板书:神似)从古至今写雪的打油诗很多,如“天下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个比喻也很形象,做到了同学们说的形似,但没有什么美感可言。我们并不是要把两人的比喻评判出优劣。而是要贴合我们语文学科特点,进行文学创作时,注重形似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到神韵美。
师:我们都有自己所偏爱的比喻,那谢太傅的观点是怎样的?他用什么样的表现对两个人的回答做了评判。
生:笑。
师:笑是什么意思?
生:赞赏?喜欢......
生:笑出现在谢道韫答案之后,文章最后还专门介绍了谢道韫,没有介绍谢朗,这就暗示了作者也更赞赏谢道韫的回答。
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看来谢太傅也更喜欢重神韵的柳絮这一比喻。
师:文章最后专门对谢道韫身份的介绍,是谢太傅向我们介绍的吗?
生疑惑......
生1:好像不是......
师:那是谁专门向我们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
生2:是作者吧。
师:很好!是作者,作者专门告诉我们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
生:他比较赞赏谢道韫,想告诉我们谢道韫到底是谁,让我们更了解他,向我们“安利”。
师:哈哈哈哈.....除了谢太傅、我们、作者后人又如何评判二人呢?(Ppt展示)可见后人对于这两个比喻也更支持谢道韫。由此人们就用“咏絮之才”来修饰谢道韫,演变成成语后就进而形容像谢道韫这样有才气的女子。那你能说出一两个用比喻来写雪的句子吗?生齐读。这几句诗分别把雪比作梨花、飞花、飞玉蝶,与谢道韫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雪比作春天的事物,都是注重神似。
但是与这些大文豪相比,谢道韫说出这个妙喻的时候仅有七八岁,可见她绝对是一个天资聪颖的才女。Ppt了解她的生平可以得知不仅有咏絮之才,还与汉代的班昭、蔡文姬等才女一样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与那些封建社会中困居闺阁,以无才便是德要求自己的女子截然不同,展现一种独特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谢家人才辈出是何因
其实除了谢道韫,谢家出了很多这样的才俊,比如谢朗,与他的兄弟并称为四才子,谢氏一族后代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派的诗人谢灵运和谢眺。宋代苏轼在给谢氏一族写家谱序的时候就这样写道。“将相公候,文人学士,奕世蝉联,难更仆数”。谢氏一族真是才人辈出啊,同学们有没有很纳闷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从文本中一探究竟,也许从这篇小短文就能窥探出原因。
师:下雪了不能出去一家子干什么?
生: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讲论文章义理。
师:我们也有被困家里的经历,新冠疫情期间我们都居家隔离,我们在家都干什么?
生:睡觉、吃饭、看电视......哈哈哈
师:比起来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爱读书、爱学习,有书香气,有文化气息。
师:他们在谈论过程中什么样的氛围?
生:充满笑声。
师:也许这样一个良好和谐欢快的氛围里更能培养出人才。
生:谢太傅对于两个孩子的答案只是以笑来回应,我觉得他善与鼓励,尊重晚辈。没有打击谢朗的积极性。
师:其实我们可以用这样几个观点来概括,也许能概括出谢氏一族绵延千年人才辈出的原因。注重诗礼教化;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善与鼓励的教育艺术。
师: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时候也能够多去注重文学素养的提升,多阅读一些美好的文章,比如像咏雪这样精妙的文章,那咏雪这样的文言文他出自于哪呢?找同学来介绍一下。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一读这部书。(ppt展示《世说新语》相关文学常识,生齐读)我们非常喜爱的一些故事也出自于《世说新语》。比如曹操的“望梅止渴”,曹植的“七步作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谢太傅的家庭聚会,老师用几句话来总结。
一场骤雪引来了一次欢乐的聚会,
一句妙喻展现了一个女子的才情,
一篇短文描摹了一个名门的教化。
最后生谈收获。
结束语:希望我们今后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文言文,学习文学的过程中,虽然不能人人成为特别出众的才人,但我希望大家能借助于此,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雅趣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