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阅读精选培优练(二)(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阅读精选培优练(二)(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1 21:2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阅读精选培优练(二)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40分钟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0~12题。
  材料一:A市距离B市1200多千米,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不同,如下图所示:
INCLUDEPICTURE "../AppData/Local/Temp/完%2021秋%205%20语文%20RJ%20好卷/大卷/单元培优测试卷/T4.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T4.EPS" \* MERGEFORMAT \d
 材料二: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轨道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列车凭借高速舒适、方便快捷等优势,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时的一种时尚选择。
②高铁列车的速度快,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这几年,中国已经迈入高速交通时代。以北京至上海为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乘坐飞机的全程旅行时间(含市中心至机场、候检、空中飞行等全部时间)约为5小时,如果乘坐高铁列车,全程旅行时间也需要5小时左右,与飞机相当。可是,如果乘坐普通列车,全程旅行时间则需要15小时左右。
③高铁列车正点率高,其准时性深得旅客信赖。高速铁路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全天候运营。除非发生特大暴雨、地震等严重灾害,高铁列车才会限速或停止运营。相对而言,机场和高速公路更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④高铁列车方便、舒适,能让旅客享受愉快的旅程。每天,数量众多的高铁列车穿梭在中国的大地上,旅客基本上可以随到随走,不需要长时间候车。高铁列车运行平稳、隔音效果好,车厢内设施齐全,座席宽敞舒适。
1. 如材料一中的图所示,从A市到B市所需时间最长的交通工具是(  ),所需时间最短的交通工具是(  )。(3分)
A. 飞机   B.高铁列车  C.普通列车   D.汽车
2. 材料二的第②自然段把高铁列车与其他交通工具进行比较,这样表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家住A市的李航要到B市出差,正在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犹豫。请你结合两则材料,为他推荐一种最优的出行方式,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冰雪人民币
她在冰天雪地里提着包等出租车。一辆一辆从她眼前开过去的车都没有空车标志,这样的天气打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
她在几个人的争夺中胜出。拉上她的司机一开口,她就听出他是郊区农民,车上还散发着浓浓的烟味和汗味混合的气味。放在平时,她一定要换一辆车。冰雪阻碍了车的速度。车用了比往日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她以要投诉车内气味为理由少给司机十元钱。司机和她激烈争吵了十分钟。她像一个受害者又像一个获胜者。车在冰雪中继续爬行。一种快感让她感到轻松。轻松时刻她才发现她的包随着被她骂的司机走了。她呆住了,包里的人民币有十万元!
她找她能找的所有人,别人说你没记住车号光凭气味恐怕是找不到了。想碰碰运气,可以站在原地等。夜比以前任何一天早来了许多。冰雪几乎要把她变成冰雕。一道光柱熄灭,真的有辆车在冷得透不过气的夜里停在她面前。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包,包还是那么沉。她用冻僵的手从包里颤巍巍地抽出一沓人民币给司机。司机不要。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司机向她伸出手:“你把刚才少给我的十元钱还给我。”
雪又下大了。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8分)
(1)这篇小说发生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
(2)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女子打车时跟出租车司机___________而忘记拿装有十万元的包,结果司机__________的故事,赞美了司机___________的品质。
(3)“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这句话是对车内的________描写。“熟悉的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看到巨款失而复得的希望,体现了她内心的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包”是对司机的动作描写,一个“递”字说明了司机需要的是别人的尊重,而不是鄙视。 ( )
(2)“这样的天气打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句中“这样的天气”指冰雪天。这句话写出了长时间等不到车时女子内心的焦急。 ( )
3.对题目“冰雪人民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围绕十万元巨款展开故事情节。
B.巨款的失而复得,突出了司机的高尚品质。
C.“冰雪”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D.“冰雪”渲染出极端恶劣的环境氛围。
4.“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她当时会怎么想呢?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富贵病又称“现代文明病”,是指现代人生活相对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又严重缺乏运动,从而产生的一些非传染性的流行病。如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等。
据调查,中国中老年人中15%~20%的人便秘,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有高血压的高达2亿多人,有糖尿病的5000多万人,有高血脂的1.6亿人。全国每天由于富贵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5万,占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富贵病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富贵病的发病率正日益走高,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病种。
【材料二】 某国死亡风险因素调查表
1.从材料一的调查中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导致现代富贵病高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2分)
A.酗酒 B.缺乏运动 C.吸烟 D.营养不良
3.从材料二中我们发现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是( )(2分)
A.静态生活方式 B.肥胖 C.吸烟 D.糖尿病
4.读了以上材料,你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富贵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名著《童年》选段,回答问题。
“我不想睡了!”
“好,不睡就不睡了。”她立刻就同意了。她说得温和甜蜜,每个字都是那么有耐心,我记住了每个字。她笑的时候,黑色的眼珠亮亮的,闪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牙齿雪白,面孔虽然有点黑,可依旧显得年轻。
她一下子从黑暗中把我领了出来,还为我周围的东西带来了美丽的光环!
天气转晴,我和外祖母整天都在甲板上呆着。
伏尔加河静静地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橘红色的轮船逆流而上,轮桨缓缓地拍打着蓝色的水面,隆隆作响,水面上还漂着金色的树叶。
“啊,多美啊!”外祖母容光焕发,在甲板上走来走去,兴奋地瞪大了眼睛。她偶尔站住,立在那儿,看着河岸发呆,两手交叉放在胸前,面带微笑,眼含泪水。
我扯了扯她的黑裙子:“你为什么哭啊?”
“亲爱的宝贝,我哭是因为我太快乐了!”
她开始给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有善良的强盗,有妖魔鬼怪,也有圣人贤士。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
“好,好,再讲一个!”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再讲一个,老太太!”
母亲极少上甲板上来,她总是躲着我们。母亲身材高大而且挺拔,面孔铁青,辫子粗大,盘在头顶上,像王冠似的。她永远沉默着,好像有一层看不透的雾笼罩着她,她那一双和外祖母一样的黑色的大眼睛,却好像永远在从遥远的地方冷漠地观察着人和事。
她严厉地说:“妈妈,人家可都在笑话您呢!”
“我不在乎,尽管去笑话吧,让他们笑个痛快!”
河上挤满了船只,成百根桅杆耸向天空。
一只装满了人的船靠上了轮船,人们从船上搭好梯子,爬到了轮船的甲板上。
有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在最前头飞快走着。他穿一身黑色的长衣服,胡子是赤金色的,有一个鸟嘴鼻子和一对绿莹莹的眼睛。
“爸爸!”母亲深沉而响亮地大喊一声,扑到了他的怀里。
他抱住母亲,抚摸着她的脸,声音很尖地喊着:“噢,傻孩子,怎么啦?”
在这同时,外祖母像个转起来的陀螺,一眨眼就和所有的人拥抱、亲吻过了。
她把我推到大家面前:“噢,快快,这是米哈伊尔舅舅,这是雅科夫舅舅,这是娜塔莉娅舅妈,这两个表哥都叫萨沙,表姐叫卡杰琳娜!” (有删改)
1.生动的情节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选文内容将下列情节重新排序。(5分)
①外祖母看到美丽的伏尔加河,快乐地流泪了。
②外祖母给“我”讲故事,“我”和水手们都喜欢听。
③外祖母和迎接“我们”的家人拥抱并向“我”介绍他们。
④“我”不想睡觉,外婆温和地答应了。
⑤母亲批评外祖母让别人笑话,可外祖母不在乎。
故事情节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外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文中还有关于母亲和外祖父的描写,试着从文中找出一处描写人物的语句,说说你感觉她或他身上有什么特点。(4分)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童年》这部小说里,外祖母给阿廖沙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打猫的小男孩
①那日我晨练回来,准备去吃早饭,见到自家的楼下有一个小男孩,在摆弄着一手六七颗栗子一样大的石块。他口袋里也鼓鼓囊囊的,想必也全是那样的“弹药”。
②我自然知道这些石块是干什么用的,邻家的玻璃,沿途的车窗,都是这些石块潜在的牺牲品。我便担心起自己的车来,心中希望他的管教者快点出现。
③男孩拖着半拉鼻涕,一路走在我前面,却有一个古怪的举动,每经过一辆车,都会低头去看车底。我初时不解,忽地见他在一辆车边停下,拿出他在玩弄的石块,就往车下丢去。突然间,车下疾跑出一只猫儿来,窜入草丛,我这才恍然大悟,不由更是厌恶——顽劣地对待动物,可能是小孩天生的一种“兴趣”。
④我看他低头嚼着拌面,便教诲他道:“小鬼,你为什么要打猫咪呢?要知道猫咪也是会疼的。”
⑤小男孩抬头看着我,(理直气壮 小心翼翼)地说:“不打它们,车子开的时候,它们会被车子轧到的。”
⑥我愣了一下,店家在边上就笑着问那个男孩:“今天还在打猫吗?”
⑦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⑧后来,我从店家那里知道,男孩家的猫咪一周前在一辆桑塔纳下睡觉的时候,被突然启动的车轧死了,小男孩自此对于车下休息的猫咪有了恐惧,看到了非要打出来不可。
⑨我心中为自己的臆(yì)想而惭愧。小男孩拿着石块离开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担心过车下的猫呢?我们又是否会劳烦自己片刻,捡起一块石块,为了一条生命而仅仅弯一下腰?我们只是走过,然后对自己看到的东西发表一些(头头是道 自以为是)的评价而已。
⑩冬天来了,开车的朋友,开车前注意一下在车下避寒的猫咪吧。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用“√”在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词语。(2分)
2.“小男孩一路和我同路,每车必看,最后与我一起来到了早餐店,恰好和我一桌。”这句话应当放回原文中的第( )自然段之间。(2分)
A.③和④ B.④和⑤ C.⑤和⑥ D.⑥和⑦
3.仔细阅读全文,把“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3分)
担心→希望→( )→( )→( )→愣→惭愧
4.下列加点词语包含着人物怎样的情感?选一选。(2分)
(1)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 )
(2)小男孩自此对于车下休息的猫咪有了恐惧。 ( )
A.对在车下休息的猫咪的生命安全感到担忧。
B.对失去自家小猫的心痛、悔恨。
5.文中画“ ”一句中“自己的臆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到“惭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一、1. C A
2. 说明高铁列车的速度快,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3. 我推荐李航乘坐高铁列车出行。因为高铁列车的速度快,全程旅行时间与飞机相当;高铁列车一般不受天气影响,正点率高;高铁列车方便、舒适。
二、1.(1)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 出租车司机 (2)讨价还价 还回了包 拾金不昧
(3)环境 出租车内散发着的浓浓的烟味和汗味混合的气味 惊喜
2.(1)× (2)√ 3.A
三、1.富贵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病种 2.B 3.A
4.示例:①要注意营养均衡;②要适当运动;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正不良嗜好;④工作、学习时避免久坐,注意劳逸结合。
四、1.④①②⑤③
2.神态 外貌 慈爱、温柔和乐观开朗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黑色的眼珠亮亮的,闪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是外貌和神态描写;“牙齿雪白”“面孔虽然有点黑”“依旧显得年轻”是外貌描写,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外祖母的慈爱、温柔和乐观开朗。
3.环境 通过描写秋天伏尔加河上美丽的风景,烘托出“我”和外祖母相处时轻松舒畅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析鉴赏的能力。环境描写具有烘托作用。这段话描写了“我”在轮船上看到的美丽景象,联系下个自然段中的“多美”“兴奋”“微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我”和外祖母当时愉快、轻松的心情。
4.她永远沉默着,好像有一层看不透的雾笼罩着她,她那一双和外祖母一样的黑色的大眼睛,却好像永远在从遥远的地方冷漠地观察着人和事。 从母亲的外貌和神态中,我体会到她的严厉、冷漠。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鉴赏能力。通过回顾前文可知,此时的母亲因为丈夫去世,刚生下的孩子又夭折了,内心十分痛苦,所以面对再美的景象也无法高兴起来;再想到自己和“我”今后的命运,即使有善良的母亲,但面对娘家的其他人,比如暴躁的父亲、薄情寡义的兄弟,自己以后的生活必定艰难,因此她的面色凝重而冷漠。
5.外祖母慈祥善良、热爱生活,经常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歌颂正义的故事,带给他很大的触动,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和概括的能力。回顾整部小说,慈祥善良、坚强乐观的外祖母对阿廖沙充满爱心,她用无私的爱引导他、鼓舞他。从文中的“她一下子从黑暗中把我领了出来,还为我周围的东西带来了美丽的光环”可以感受到她给阿廖沙带来的触动之大。
五、1.理直气壮√ 自以为是√
2.A 3.不解 恍然大悟 厌恶
4.(1)B (2)A
5.“我”以为小男孩在残忍地对待动物,利用石块干坏事“我”错怪了小男孩,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