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变化、性质(第1课时)
一、单选题
1.(2021·玉州模拟)以下发电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2.(2021·北海模拟)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2021九下·浦东期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缝制衣服 B.切割石块 C.狩猎捕鱼 D.钻木取火
4.(2021九下·江西月考)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任务,安全返航。下列环节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火升空 B.钻土采样 C.展开国旗 D.密封样品
5.(2021九下·南岗月考)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松花江水面结冰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6.(2021·黄石模拟)中华古诗词也能体现化学之美。下列诗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2020九上·乐昌期末)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酒精作燃料 B.石墨作铅笔芯
C.铁水铸成锅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8.(2020九上·密云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制作导线 B用生铁制作炊具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干冰保鲜食品
A.A B.B C.C D.D
9.(2020九上·顺城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10.(2020八上·河口期中)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11.(2020九上·保亭期中)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12.(2021·南宁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13.(2021·利辛模拟)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玉石雕刻
B.甲骨刻字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14.(2020九上·防城港期末)那良古镇手工粉是我市的传统美食,下列制作工序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洗锅 C.磨米浆 D.点燃煤炉
15.(2020九下·青岛月考)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二、填空题
16.(2020九上·奈曼旗期中)在下列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其相应变化或性质的序号: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 。
17.(2020九上·保亭期中)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上述描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18.(2020九上·保亭期中)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19.(2020九上·寿阳期中)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条);
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保持酒精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风力发电是机械城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水力发电是机械能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 火力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 太阳能发电是光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燃烧爆炸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缝制衣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切割大理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狩猎捕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点火涉及到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B、钻土取样,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展开国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密封样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的即为化学变化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动植物的呼吸,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 松花江水面结冰,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
D.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6.【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只是光的折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落红化作春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酒精作燃料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 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其物理性质质软,不符合题意;
C. 铁水铸成锅是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其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8.【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用铜制作导线,利用铜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 用生铁制作炊具,利用生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
C. 用酒精作燃料,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用干冰保鲜食品,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9.【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因为氦气的密度较小,密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 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利用了镁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 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较大,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0.【答案】A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蜡烛中石蜡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气,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石蜡燃烧,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进行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蜡烛熔化过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使蜡烛能重新燃烧,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并产生黑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是闻到的、摸到的和看到的,据此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纸张燃烧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3.【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雕刻玉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甲骨刻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淘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刷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磨米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点燃煤炉,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5.【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 利用电热器取暖是电能转化为热能,不符合题意;
B.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是水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C.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
D. 利用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6.【答案】C;A;A;B;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粉碎属于物理变化;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浅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化学变化;硫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物质需要发生化学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17.【答案】③④;⑥⑧;②⑤;①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②钢铁生锈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④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⑤煤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⑥铜可以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⑦天然气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是物理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18.【答案】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铵的颜色和状态,是物理性质;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碳酸氢铵发生的化学变化;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的气味和状态,是物理性质;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故是化学变化。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19.【答案】无色透明(或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或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或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易燃烧;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酒精)分子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酒精的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或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或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或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酒精的化学性质有易燃烧;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酒精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乙醇(酒精)分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1 / 1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变化、性质(第1课时)
一、单选题
1.(2021·玉州模拟)以下发电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风力发电是机械城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水力发电是机械能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 火力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 太阳能发电是光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1·北海模拟)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燃烧爆炸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2021九下·浦东期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缝制衣服 B.切割石块 C.狩猎捕鱼 D.钻木取火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缝制衣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切割大理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狩猎捕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4.(2021九下·江西月考)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任务,安全返航。下列环节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火升空 B.钻土采样 C.展开国旗 D.密封样品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点火涉及到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B、钻土取样,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展开国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密封样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的即为化学变化分析。
5.(2021九下·南岗月考)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松花江水面结冰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动植物的呼吸,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 松花江水面结冰,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
D.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6.(2021·黄石模拟)中华古诗词也能体现化学之美。下列诗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只是光的折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落红化作春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7.(2020九上·乐昌期末)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酒精作燃料 B.石墨作铅笔芯
C.铁水铸成锅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酒精作燃料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 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其物理性质质软,不符合题意;
C. 铁水铸成锅是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其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8.(2020九上·密云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制作导线 B用生铁制作炊具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干冰保鲜食品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用铜制作导线,利用铜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 用生铁制作炊具,利用生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
C. 用酒精作燃料,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用干冰保鲜食品,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9.(2020九上·顺城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因为氦气的密度较小,密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 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利用了镁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 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较大,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0.(2020八上·河口期中)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答案】A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蜡烛中石蜡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气,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石蜡燃烧,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进行分析。
11.(2020九上·保亭期中)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蜡烛熔化过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使蜡烛能重新燃烧,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并产生黑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是闻到的、摸到的和看到的,据此分析
12.(2021·南宁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汁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纸张燃烧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3.(2021·利辛模拟)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玉石雕刻
B.甲骨刻字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雕刻玉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甲骨刻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14.(2020九上·防城港期末)那良古镇手工粉是我市的传统美食,下列制作工序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洗锅 C.磨米浆 D.点燃煤炉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淘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刷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磨米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点燃煤炉,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5.(2020九下·青岛月考)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 利用电热器取暖是电能转化为热能,不符合题意;
B.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是水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C.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
D. 利用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
16.(2020九上·奈曼旗期中)在下列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其相应变化或性质的序号: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 。
【答案】C;A;A;B;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粉碎属于物理变化;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浅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化学变化;硫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物质需要发生化学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17.(2020九上·保亭期中)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上述描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答案】③④;⑥⑧;②⑤;①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②钢铁生锈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④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⑤煤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⑥铜可以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⑦天然气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是物理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18.(2020九上·保亭期中)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答案】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铵的颜色和状态,是物理性质;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碳酸氢铵发生的化学变化;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的气味和状态,是物理性质;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故是化学变化。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19.(2020九上·寿阳期中)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条);
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保持酒精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答案】无色透明(或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或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或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易燃烧;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酒精)分子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酒精的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或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或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或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酒精的化学性质有易燃烧;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酒精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乙醇(酒精)分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