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课堂检测(培优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培优卷)
一、选择题(满分16分)
1. 修路队修一条300m长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余下的( )。
A. 第一天修得多 B. 第二天修得多 C. 两天修得同样多
2. 某学校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那么男生人数是全校人数的( )。
A. B. C.
3. 一件衣服先提价,再降价,现价与原价相比( )。
A. 现价低 B. 原价低 C. 一样 D. 无法确定
4. 根据算式10×(1-)-编题,下面正确的是( )。
A. 仓库有10t粮食,第一次运走t,第二次运走t,求还剩多少吨
B. 仓库有10t粮食,第一次运走,第二次运走t,求还剩多少吨
C. 仓库有10t粮食,第一次运走t,第二次运走剩下的,求还剩多少吨
D. 仓库有10t粮食,第一次运走,第二次运走剩下的,求还剩多少吨
5. 当a( )时,5/6a<5/6.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6. 白兔有35只,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少,黑兔有( )只.
A. 5 B. 30 C. 40
7. 一个数是24,求这个数一半的.列出的算式为( ).
A. 24×2× B. 24÷2÷ C. 24×× D. 24×2÷
8. 兄弟俩集邮,哥哥的邮票比弟弟多,弟弟的邮票比哥哥少( )。
A. B. C. D.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9. 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如果甲数等于80,则乙数等于( )。
10.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驶50千米,行了时正好行了全程的,全程是( )千米。
11. 把10克盐溶解到35克水中,盐是水的( ),盐占盐水的( ),水占盐水的( ).
12. 水果店新进购进350千克水果,第一周卖出,第二周卖出。两周一共卖出这批水果的( ),还剩( )千克。
13. 某电冰箱原价2400元,连续两次降价,现价是( )元。
14. kg增加kg是( )kg;kg增加是( )kg。
15. 千米的是( )千米,( )吨的是吨,64千克( )千克多 ( )比84少 .
16. 一袋梨子卖28元,比一袋苹果便宜,一袋梨子比四袋苹果便宜( )钱.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7. 12÷+12÷=12÷=12。( )
18. “甲比乙多”,也可以说是“乙比甲少”。( )
19. 一个数(0除外)乘假分数,积比这个数大.( )
20. 一袋苹果重10 kg,吃去,又添上kg,这袋苹果仍是10 kg. ( )
四、计算题(满分6分)
21. 选择合适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五、解答题(满分54分)
22. 绿城小学成立了一个共180名同学的“环保卫士团”,女同学比男同学多。环保卫士团中男同学有多少人?
在回收废电池的环保活动中,四年级共回收废电池840节,是六年级回收废电池的 ,五年级回收废电池数是六年级的 ,五年级回收废电池多少节
黄山小学有学生840人,六年级学生占,六年级的是女生。六年级有男生多少人?
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六年级去了185人,五年级去的人数为六年级的,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去多少人?
光明小学在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中,五年级学生捐款1800元,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捐款,六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
淘气买了一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共用去24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圆珠笔和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用方程解)
28. 看图列式计算。
“五一”期间,苗苗游乐场第一天接待小客人196位。第二天接待的小客人人数比第一天增加了。第三天接待的小客人人数比第二天增加了,第三天接待了多少位小客人?
30. 有三堆同样枚数的棋子,取出第一堆的和第二堆的,从第三堆取出15枚,这时三堆剩下的围棋子恰好等于原来两堆围棋子的总枚数.原来每堆围棋子有多少枚?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
【分析】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则修了300×=75(米),余下300-75=225(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则第二天修了225×=75(米)。两天修得同样多。
【详解】第一天:300×=75(米)
第二天:300-75=225(米)
225×=75(米)
两天都修了75米,两天修得同样多。
故答案为:C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注意题目中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同。
2、【答案】C
【解析】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是(1+),用男生人数÷全校人数即可。
【详解】(1+)÷(1++1)
= ÷
=
故选择:C
【点睛】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找准单位“1”,把男生、女生人数都表示出来是解题关键。
3、【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把衣服的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后是(1+),再把提价后看作单位“1”降价后是(1+)×(1-),与原价比较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1+)×(1-)
= ×
=
<1,现价比原价低,也就是现价低。
故选择: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单位“1”的变化。
4、【答案】B
【解析】
【分析】仓库有10吨粮食,第一次运走,列式应该是10×(1-),得到第一次运走后剩下的吨数,所以这里就剩下两个正确选项,分别是B和D,算式中直接减,那说明是个具体的数量,也就是吨,所以只能选B。
【详解】根据分析:
A.列式为:;
B.列式为:
C.列式为:
D.列式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单位“1”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具体量和分率不能直接相加减。
5、【答案】B
【解析】
【详解】略
6、【答案】B
7、【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8、【答案】C
【解析】
【分析】哥哥的邮票比弟弟多,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哥哥数量是弟弟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弟弟比哥哥少÷(1+);据此解答。
【详解】÷(1+)
=÷
=
故答案为:C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1”的确定,单位“1”一般处于“比、是、占”后边。
填空题
9、【答案】120
【解析】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详解】80×÷
=40÷
=12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要熟练掌握。
10、【答案】225
【解析】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正好对应全程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除以即可。
【详解】50×÷
=
=225(千米)
全程是225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11、【答案】 ①. ②. ③.
【解析】
【详解】略
12、【答案】 ①. ②. 100千克
【解析】
【分析】(1)求两周一共卖出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用加法计算即可;
(2)先求还剩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用1--=,再求这批水果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
350×(1--)
=350×
=100(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加法和乘法的意义的应用。
13、【答案】1350
14、【答案】 ①. ②.
15、【答案】 ①. ②. 4 ③. 40 ④. 63
16、【答案】100元
【解析】
【详解】略
判断题
17、【答案】×
【解析】
【分析】只有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才可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本题中的除法转化成乘法后是12×+12×,不能简算。
【详解】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2÷+12÷应先算两个除法,再算加法。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8、【答案】×
【解析】
【分析】甲比乙多是把乙数看成单位“1”,甲数是(1+),用除以甲数就是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再与比较即可。
【详解】÷(1+)
=
=
乙比甲少,而不是,故答案为: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是分清楚两个单位“1”的不同,先找出一个单位“1”,表示出两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
19、【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当假分数为1时,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乘一个假分数,积与这个数相等;当假分数大于1时,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乘一个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据此判断.
【详解】一个数(0除20、外)乘假分数,积可能比这个数大,也可能和这个数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0、【答案】×
四、计算题
21、【答案】;;
【解析】
【分析】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先约分再计算;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详解】
=
= ;
=
=
=;
=
=
解答题
22、【答案】84人
【解析】
【分析】女同学比男同学多,那么把男同学看成是单位“1”,女同学是 ,总人数是,量率对应求出单位“1”即可。
【详解】
(人)
答:环保卫士团中男同学有84人。
【点睛】本题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把男同学看成7份,女同学看成8份,总共15份,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计算男同学有多少人。
23、【答案】864节
【解析】
【详解】840÷ =960(节)
960×=864(节)
答:五年级回收废电池864节.
24、【答案】50人
【解析】
【详解】840××(1-)=50(人)
25、【答案】37人
【解析】
【详解】185-185×=37(人)
26、【答案】2100元
【解析】
【详解】1800×(1+ )=2100(元)
27、【答案】圆珠笔4元,钢笔20元
【解析】
【详解】解:设钢笔为x元。
x+x=24
x=20
24-20=4(元)
28、【答案】75吨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小麦是60吨,比水稻少 ,把水稻看作单位“1”,则水稻的(1-)是60吨,求水稻的产量,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60÷(1-)
=60÷
=75(吨)
29、【答案】294位
【解析】
【分析】将第一天接待游客量看成单位“1”,第二天接待的小客人人数比第一天增加了,则第二天接待游客是第一天的(1+),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二天人数为196×(1+)位;再将第二天接待游客量看成单位“1”,第三天接待的小客人人数比第二天增加了,则第三天接待游客是第二天的(1+),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三天人数为196×(1+)×(1+)位;据此解答。
【详解】196×(1+)×(1+)
=196××
=294(位)
答:第三天接待了294位小客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题时要注意单位“1”的变化。
30、【答案】80枚
【解析】
【详解】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