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运动和力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2 20: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运动和力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往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经过8s,甲乙相距40m
2.平衡车是一种代步工具,主要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控制平衡车向任何方向前进。平衡车水平前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随平衡车一起前进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遇到紧急情况时,平衡车因受到惯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来
C.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m/s
4.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沿水平方向,小明拉小红推,拉力和推力分别是200N和150N。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力相同(  )
A.350N,方向向右 B.200N,方向向右
C.150N,方向向右 D.50N,方向向左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6.如图,M、N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M、N两物体上,使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和N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0
C.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右
7.如图所示,公交车内的横杆上固定着多只“抓手”。当你在沿平直道路行驶的公交车站立时,下述几种站立方式中你认为最安全的是(  )
A.双脚并拢面向前方站立,双手自然下垂
B.双脚并拢面向前方站立,一只手抓住车内的“抓手”
C.双脚前后分开面向前方站立,一只手抓住车内的“抓手”
D.双脚左右分开面向前方站立,一只手抓住车内的“抓手”
8.甲起重机将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提升,甲起重机对机器的拉力为F1;乙起重机将同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下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乙起重机对机器的拉力为F2,则( )
A.F1>F2 B.F1=F2 C.F1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观察到一些物体的运动情况,并绘制出了相应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B.教室门的高度约2m
C.物理课本的重约20N D.一支新冠疫苗针剂的体积约5mL
11.小明同学乘坐在甲火车中,他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两辆火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关于三辆火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A.甲、乙、丙火车都同向行驶
B.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C.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行驶
二、填空题
12.小明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全程的 平均速度;
(2)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屏幕图像如 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m/s。
13.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推力、、和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四种方式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是______;若同时将四个水平推力加大,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小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15.一人驾驶一小船逆流航行,河水流速为5米/秒,船在静水中速度为8米/秒,小船相对于河水是______的,途中掉下一箱可漂浮物品,5分钟后发现,返回追上这只木箱大约还需要______分钟(保留整数)。
1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木块上放一砝码),使它沿水平木板滑动,他拉同一木块的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木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求0~2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4~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N。
三、简答题
17.某同学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质量为15kg的木箱,使木箱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多大?并说明理由。答:______。
18.2018年2月27日,辽阳市大乘实业公司召开了2018年校车安全工作会议。严格遵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执行。载有学生的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km/h,在其他道路上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km/h┄┄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km/h。清点乘车学生人数,帮助、指导学生安全落座、系好安全带┄┄
请同学们们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校车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要减小车速的原因及系好安全带的目的______,_______。
19.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当司机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做出什么反应?为什么?
20.“低碳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自我市通公交车以来,已有200万人次坐了公交车。公交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1.在运动场上,当你分别用力掷出篮球和铅球时,观察到篮球比铅球掷出的远.针对这一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物理问题.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物理科技活动小组研究了某一物体自由下落时下落高度跟所需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至少二个)
(
2
)
(
1
)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小于甲通过的路程,根据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向东运动,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往东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像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倾斜的直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8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80m,乙车路程为s乙=40m,甲乙距离为
s=s甲-s乙=80m-40m=40m
即甲车在乙车的前方40m处,甲乙相距40m,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A.当人随平衡车一起前进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与车的位置没有变化,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平衡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小,人的脚由于摩擦力作用随之速度变小,人的身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平衡车水平前进时,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3.D
【分析】
根据“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得出照片中小球经过相邻两位置时的时间间隔。
(1)根据图得出相同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变化,从而得出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变化,即可得出小球的运动情况;
(2)根据图得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时经历时间间隔的个数,从而得出所用的时间;
(3)根据图得出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记下A点和C点对应的位置,两者的差值即为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的路程;
(4)根据图得出整个运动过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求出其平均速度。
【详解】
由题意可知,照片中小球经过相邻两位置时的时间间隔均为0.1s。
A.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由可知,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时经历2个时间间隔,所用的时间为
2×0.1s=0.2s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点位于0.0cm,C点位于17.0cm,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为17.0cm,故C错误;
D.整个运动过程的路程为
s=30.0cm=0.300m
时间为
t=3×0.1s=0.3s
则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F1=200N、F2=150N
∵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其合力为
F=F1+F2=200N+150N=350N
方向跟每个力的方向相同,由上述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对M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可知,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又因M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故可知,M在水平方向受到N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力F的大小,为10N,故A错误;
BCD.将M、N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因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故可知地面对整体无摩擦力作用,即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0,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B.双脚分开站立比双脚并拢站立重心更低更稳定,故AB错误;
CD.由于公交车是沿环平直道路行驶的,在公交车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时,人会由于惯性而向后倒或向前倾,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人应该双脚前后分开面向前方站立,一只手抓住车内的“手环”,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由于物体两次都是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拉力大小也不变,故拉力相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A.在相等时间间隔里,人行走的距离不同,则路程与时间成非线性变化关系,故A错误;
B.小球放手后加速向下运动,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距离变化量越来越大,故B正确;
C.在相等时间间隔里,甲车运动的距离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运动的距离不断增大,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相等时间间隔里,人行走的距离越来越小,则速度不断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10个鸡蛋大约是500g,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门比一个成人的身高,高一些,成人的身高约是1.7m,则教室门的高度约2m,故B符合题意;
C.物理课本的重大约是2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支新冠疫苗针剂的体积约0.5mL,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
A.甲、乙、丙火车都在同向行驶,甲的速度介于乙和丙的速度之间。故A可能,不符合题意;
B.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以甲为参照物,乙丙两列火车的运动方向相同,与题意不符。故B不可能,符合题意;
C.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乙的速度大于甲。故C可能,不符合题意;
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乙的速度大于甲,丙火车反向行驶。故D可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小于 加速 0.8
【详解】
(1)[1]假设总长度为L,则前半程的长度为,根据题意可知,全程的时间为,前半程的时间为,所以可以计算出,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易判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2]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时间增长,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加,所以小车是做加速运动的。
[3]由图像可知,当时间达到最大时,小车到达坡底,读出此时的速度为。
13.f1【详解】
[1]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因为,所以由图可知甲受到的压力最小,丙、丁受到压力相等且比乙大,由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四种方式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1[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受到的压力有关,若同时将四个水平推力加大,甲、乙、丙、丁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4.15
【详解】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为
f=F=15N
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当拉力增大为20N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15N。
15.运动 5
【详解】
[1]小船逆流航行,因此小船相对于河水是运动的。
[2]以河水为参照物,则掉落的木箱与水保持相对静止,而船相对于河水的速度为8m/s。
要想追上木箱,则应满足小船两次相对于河水的路程相等,因为小船相对于水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来回用的时间应该相等,即追上木箱还需要5分钟。
16.1 2 2
【分析】
由图丙可知,在0~2s时,木块静止受平衡力作用,摩擦力等于拉力;根据丙图可求在4s~6s内滑动摩擦力,由v~t图象丙可知物体在2~4s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得出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1]由v~t图象可知,0~2s时,木块静止,受平衡力作用,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
[1][2]由v~t图象可知,在4~6s内的运动速度
v=4m/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
f=F=2N
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2~4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N。
17.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100N。因为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
【详解】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因为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100N。
18. 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路面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因汽车具有惯性,刹车后需一段时间才能停下来,速度越大,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越长,所以行驶时车速要减小 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因此要求前排乘客及驾驶员系安全带
【解析】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由于路面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又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当出现险情时,速度越大,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行驶时车速要减小;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所以,要求前排乘客及驾驶员系安全带。
19.向前倾倒;汽车前进时,由于汽车司机发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子受到阻力作用而停下来,但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倾倒.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向前倾倒;汽车前进时,由于汽车司机发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子受到阻力作用而停下来,但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车内的乘客会向前倾倒.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惯性现象的分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20.见详解
【详解】
乘客与公交车一起运动,当紧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而人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
21.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吗? ;作用力相同时,物体速度变化与物体质量有何关系?;作用力相同时,质量越小的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吗?
【解析】篮球比铅球掷出的远,与此相关的问题可能有:答案示例1: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吗 答案示例2:作用力相同时,物体速度变化与物体质量有何关系 答案示例3:作用力相同时,质量越小的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吗 答案示例4:对物体做功相同,质量越小的物体,获得的速度越大吗
22.(1)物体下落高度跟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2)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解析】 (1)从四次数据来看,下落高度分别是2m、4m、6m、8m,分别是第一次2m的一倍、两倍、三倍和四倍。再看时间的平方,四次分别是0.4s2、0.81s2、1.21s2、1.59s2,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也分别是第一次0.4s2的一倍、两倍、三倍和四倍。故可得出结论:物体下落高度跟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且下落高度与时间平方的比值是=5m/s2, (3)从四次数据来看,下落高度h分别是2m、4m、6m、8m,分别是第一次2m的一倍、两倍、三倍和四倍。四次所用时间t分别为:0.63s、0.90s、1.10s、1.26s、1.59s,由v=可看出: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点睛:认真分析表中所给实验数据,看物体下落的高度与运动时间及运动时间的平方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必要的计算,从而得出结论。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