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理解和判断的能力。
3.通过回顾与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建立一定的函数思想。
学情分析:分段计费问题虽然学生有打车经验,但没实际去计算过,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还是理解收费标准。才能突破本节课。
学习重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坐过出租车吗?你知道出租车是怎么收费的吗?(找三四个同学说,畅所欲言)
不同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不同,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生活中这样的实际问题。
二、解决出租车计价实际问题
(1)出示主题图:昨天老师已经给大家布置了课前自学任务,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下面我们来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的?在交流的过程中,主要在你是如何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的?进行多角度的分析,(1)准确把握3千米以内7元,注意包括3千米(2)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一千米按一千米计算)
那么关于这样的出租车收费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
针对以下学习单进行交流:
1.看图,整理数学信息: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2)要解决什么问题?
(3)你是如何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的?
2.要付多少钱?把你的解题方法写在下面,有几种写几种:
时间到,下面那个组来回报一下你们组的交流成果。
关于收费标准还有问题吗?没有,那来帮助叔叔解决一下他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你们的解题方法。
第一种方法:7+1.5 ×4
=7+6
=13(元)
这种方法相对好理解,叫两三个组的同学汇报交流就可以。
第二种方法:还可以先把7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再加上前3km少算的。
1.5×7=10.5(元)
7-1.5×3=2.5(元)
10.5+2.5=13(元)
这种方法比较难,可能只有个别同学能理解,有同学说出这种方法后,加以表扬,问他的方法谁明白,如果只有几个同学明白,看时间充裕就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一下这种方法。如果时间来不及,就说谁想知道这种方法是怎么回事,可以下去请教同学。
3.回顾与反思
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完成课本16页下面的表格吗?
行驶的里程/千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出租车费/元
观察一下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从4千米开始,每增加1千米,多花1.5元。)
3、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运用刚才的学习解决一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我们包头市的出租车白天收费情况是:3千米以内收费6.5元,超过3千米后,每千米加收1.20 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老师乘坐了13.6千米,要花多少钱?请你帮我算一算。
四.总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段收费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电费、税费等,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