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运动和力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2 20: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运动和力基础巩固(1)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寓言故事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
A.乌鸦喝水――投入小石块增大水的体积
B.掩耳盗铃――在人耳处减弱声音
C.龟兔赛跑――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D.刻舟求剑――运动的相对性
2.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运动员打羽毛球时用力握住球拍
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
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自行车转动部分要经常加润滑油
3.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4.8m/s C.6.25m/s D.5m/s
4.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缝衣针表面做的很光滑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
C.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蜡,就好拉了
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5.世界短跑名将跑完100m只需9.8s,一辆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比较这三者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A.运动员、羚羊、汽车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汽车、运动员、羚羊 D.羚羊、运动员、汽车
6.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
A.米(m) B.小时(h) C.秒(s) D.米/秒(m/s)
7.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4.8m/s B.5m/s C.5.25m/s D.5.5m/s
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3s时甲在乙的后方
③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④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③④有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9.由公式可得(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大
C.一切运动的物体速度都保持不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10.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s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s时,若F=3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D.从t=0s到t=6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小蕊用150N的力,欲竖直向上搬起质量为20千克的石块,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__N,石块所受力的合力为______N。(g=10N/kg)
12.如图所示,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m;在20~40s内,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为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
14.汽车分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因前轮驱动结构相对简单,所以大多数小轿车都是前轮驱动的方式。当前轮驱动的小轿车在平直路面上向前加速行驶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这是由于______的原因。
15.在学校足球赛中,小明用头将球顶进球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同时头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三、计算题
16.小明骑自行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前面一半路程它的运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后面一半路程运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1)由图象可知:前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v1=______m/s,后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v2=______m/s。
(2)小明完成前半段路程s1用时t1=10min,则前半程s1=______?
(3)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
17.一个标有“5L”字样的塑料壶装满水,水受到的重力是多大;装满另一种液体,液体重力是40N,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8.某人乘坐出租车的发票如图所示。根据发票提供的信息,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 京B77839
日期 03-11-1
上车 11∶32
下车 12∶02
单价 元
里程 12km
金额
19.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2s后听到回声,求人距离山崖多少米?
20.某同学坐火车外出,他用手表测出1min刚好火车的车轮与钢轨接缝发出了97次撞击声,已知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5m,则火车的车速是多少?若火车自身长度为200m,以这样的速度穿过一条长16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21.南通开往南京的D5538次动车途经泰州,下表列出了该次动车从泰州到南京的时刻表。
泰州 江都 扬州 南京
到达时间 18:40 19:00 19:20 20:12
发车时间 18:42 19:02 19:22 -----------
里程/km 118 183 283
已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请你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求:
(1)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
(2)列车由泰州开往南京的平均速度。
(
2
)
(
1
)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由于水的质量和密度不变,由可知水的体积不会增大,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
B.掩耳盗铃时用手将耳朵捂住,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龟兔赛跑时兔子失败了,是因为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长,由可知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小,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刻舟求剑故事中如果以江岸作为参照物,剑和江岸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江岸为参照物,剑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剑和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船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这则故事中体现出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运动员打羽毛球时用力握住球拍,是通过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度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度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转动部分要经常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度以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
设总路程为s,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为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物体全程时间为
全程平均速度为
故选B。
4.B
【详解】
A.缝衣针表面做的很光滑,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蜡,就好拉了,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D
【分析】
知道运动员的运动时间和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把运动员的速度、汽车的速度、羚羊的速度,统一单位,比较速度的大小。
【详解】
运动员的速度为
车的速度
可判断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故选D。
6.C
【详解】
A.米(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时(h)是时间的常用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秒(s)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C符合题意;
D.米/秒(m/s)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
设总路程为s,则物体在前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路程所用的时间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B。
8.A
【详解】
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①2~4s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
3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m,甲运动的路程是
甲在乙的后方,故②正确;
③0~4s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4s,平均速度为
故③正确;
④4s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任何路程内的速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选项中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
C.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可知,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A.由图乙可知,物体在0~2s静止,故A错误;
B.t=1s时,由图乙可知物体静止,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若F=3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故B错误;
C.由图乙可知,物体在2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物体在2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没有变,拉力也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1.50 0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力F=150N,方向竖直向上,石块的重力为
G=mg=20kg10N/kg=200N
方向竖直向下,故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F合=G-F=200N-150N=50N
方向竖直向下。
[2]因小蕊所用的力小于石块的重力,故不能搬动石块,即石块仍静止,故此时石块所受合力为0N。
12.100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
【详解】
[1]在s-t图象中,物体前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10-20s为静止。故由图象可知,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
[2]在20~40s内,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由图象读出物体在40s内通过的路程
s′=200m
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
13.甲、丙 12:5
【详解】
[1]据图可知,甲车图象是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的速度为
同理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一个定值,则乙的速度为
丙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
所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甲、丙。
[2]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4.向前 惯性
【分析】
汽车之所以能够前进 直接原因是地面给它的摩擦力,因为是前轮驱动,所以前轮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而后轮不是驱动轮,被前轮拉着前进,对地面向前运动,受到地面对它向后的摩擦力;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详解】
[1]因为汽车的前轮是驱动轮,后轮是从动轮。汽车加速时,前轮对地面有一个水平向后的摩擦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也同时给前轮一个水平向前的摩擦,这个摩擦力驱动汽车向前运动。
[2]正在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的下部由于受到摩擦力而静止,身体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突然向前倾倒。
15.运动状态 相互
【详解】
[1]小明用头将球顶进球门,球的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改变,说明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用头将球顶进球门是会感到疼。
16.4 5 2400m 4.44m/s
【详解】
解:(1)[1]前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v1=
[2]后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v2=18km/h=5m/s
(2)[3]小明完成前半段路程s1用时
t1=10min=600s
则前半程
s1=v1t1=4m/s×600s=2400m
(3)[4]两个半程的路程
s2=s1=2400m
全程路程
s=s1+s2=2400+2400=4800m
后半程所需时间
t2==480s
全程所需时间
t=t1+t2=600s+480s=108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4.44m/s
答:(1)由图象可知:前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v1是4 m/s,后半程小明骑自行车的行驶速度v2是5m/s;
(2)小明完成前半段路程s1用时t1是10min ,则前半程s1是2400m;     
(3)全程的平均速度v是4.44m/s。     
17.50N;
【详解】
水的体积:,
根据可得,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此液体的质量是:,
此液体的密度是:.
答:水的重力为50N;液体的密度为.
18.(1)0.5h;(2)24km/h
【详解】
解:(1)从发票中可以看出,11∶32上车,12∶02下车,行驶的时间
t=30min=0.5h
(2)出租车行驶速度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0.5h;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24km/h。
19.(1)0.3s;(2)340米
【分析】
(1)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公式可求出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2)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传播总路程,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据此得出答案。
【详解】
(1)由可得,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2)由可得,声音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为
s=vt=340m/s×2s=680m
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即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
答:(1)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0.3s;
(2)人距离山崖340米。
20.20m/s 90s
【解析】
:(1)听到97次撞击声,经过了96根钢轨长,所以火车通过的路程:
火车的速度
(2)火车过隧道时通过的路程:
火车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答:(1)火车的速度为20m/s.
(2)火车过隧道需要90s.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火车在不同情况下通过的路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1.(1)154km;(2)110km/h
【分析】
(1)已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由表中数据可知行驶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得江都段的里程数。
(2)由表中数据得泰州到南京的距离和用时,根据求平均速度。
【详解】
(1)列车从泰州开往江都段所用时间
=19:00-18:42=18min=0.3h
泰州到江都段的路程
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为
118km+36km=154km
(2)泰州到南京的路程
从泰州到南京的时间
=20:12-18:42=1h30min=1.5h
由泰州开往南京的平均速度
答:(1)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为154km;(2)列车由泰州开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110km/h。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