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它是谁建立的?建立干什么的?”
第15课共国合作和北伐战争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背景:
材料一: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中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超过30万。1923年举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推到顶点。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了这次罢工。……京汉铁路罢工的失败,也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孤军奋战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均宣告失败。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可能性
3、中共三大
中共三大旧址
内容:
1、正式决定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4、国民党一大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内容:
1、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 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和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平均地权
对外免除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历史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5、创建黄埔军校
二、北伐军胜利进军
北伐军出征前誓师大会
时间:1926年
总司令:蒋介石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安
徽
湖南
江
西
福
建
湖北
浙江
安
徽
河
南
江
苏
上海
汀泗桥
贺胜桥
武昌
汉口
汉阳
╳
╳
╳
北伐的过程
叶挺
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增加
农民武装队伍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支持北伐军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支持北伐军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达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于1927年7月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后发动7.15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反革命政变
7.15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1927年4月18日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8年6月,日本制造了皇姑屯事件
1928年,南京国民
政府派兵北上,向
奉军发动猛攻
国民政府二次北伐
张作霖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对全国的统一。
课堂小结
两次重要会议 一所军校 一场战争 两场反革命政变 一场失败 一个统一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四一二 七一五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课堂练习
1、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创立了中国同盟会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C
2、“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D
3、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 )
A.中小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大商人、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商人阶级利益的代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