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2 10:2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学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 2至3页。
第Ⅰ卷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工60分)
1.“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的现象始于
A.周武王 B.汉武帝 C.汉高祖 D.秦始皇
2.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表明
A.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 B.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直接民主保护了雅典大多数人的利益
3.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人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B.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4.在美国,“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这主要体现了
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中央集权原则 D.联邦制原则
5.“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封建专制帝国 B.德意志帝国是军事帝国
C.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较大 D.德意志帝国名为立宪,实为专制
6.今年是辛亥革命l00周年,1851年与l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
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革命的爆发均与广西的自然灾害直接相关 B.都与西方列强彻底决裂
C.高潮都发生在长江流域 D. 发动者都尝试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运动中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②毛泽东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指山东省④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始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1937年,一个日本记者目击了日军的暴行。他写道:“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有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该日本记者目击的是
A.日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B.八国联军在北京的骇人听闻罪行
C.日军在旅顺对当地和平居民实行的野蛮大屠杀 D.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的南京惨案
9.“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新中国“符合传统文化内涵”的政党制度是一
A.多党联合执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以上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发展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1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 国家大一统 D. 皇权至上
12、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13、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无关的是
A.集体决策 B.法治原则 C.直接参政 D.轮番而治
14、 “《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A.内容广泛庞杂 B.注重诉讼程序 C.法律至上 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15、24、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内阁的建立 B.联邦的形成 C.国家的统一 D.议会的产生
16、7.美国宪法规定,众议院享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该规定旨在
A.扩大议会权力 B.维护国家统一 C.实现权力制衡 D.加强中央集权
17、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被称为“三月十八日革命”,这次革命之所以发生在3月18日,其直接原因是
A.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B.1871年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
C.巴黎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建立新制度摆脱困境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
18、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资本论》的出版 D.十月革命的爆发
19、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20、右图所示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B.大国结盟成为国际交往的发展趋势
C.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D.外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宋太祖为了根除唐末以来武将跋扈地方的弊病,选派文臣担任州一级长官,
称知州,取代不通治道的武将。为了限制知州的权力,在州一级设置通判一职,通判的权力很大,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在宣布独立后不久,美国大陆会议着手起草全国宪法——《邦联条例》。按照这部宪法,中央最高机构是邦联国会。邦联国会只能宣战和媾和,派遣对外使节,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在《邦联条例》下,各州各自为政,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以至国内贸易受到阻碍。软弱的邦联政府也无力在国外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1787年,美国政府在费城召开了一个制定宪法的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联邦政府获得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管理对外贸易等各项权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本级人大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服从国务院的统一管理。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中央政府权力发生了怎样变化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什么 (2分)归纳材料一、二、三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馀各以次受封。
——《史记》
材料二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得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
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裂疆土,立二等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
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曰“……今储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宜。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也。”
——《汉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和作用如何?
(2)材料二秦始皇为“采取了什么举措?材料三刘邦对秦亡教训的总结是否正确?为什么?刘邦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四中的“上”指谁?他为了解决前代遗留的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做法?结果如何?
(4)就几则材料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高一历史期末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C B A D C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A D C B A D C
21、(1)任用文臣为知州(地方官);设置通判加强监察力度。………………(4分)
(2)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或者答由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府变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可得分)。…………………………………………………(2分)
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利于美国应对外来威胁,巩固政权。 …………………………………………………(4分)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分)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分)
22、(1)分封制,巩固奴隶制政权,前期巩固政权扩大疆域,后期诸侯争霸割据分裂;
(2)郡县制,错误,秦亡根本原因是暴政,而不是废除分封制,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形成了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3)汉武帝,推恩令,附益法,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4)正确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好对前代体制的继承与改革,才能保证国家稳定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