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2 10: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学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 2至3页。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20*3=60)
1.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 B.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是在(  )
A.唐   B.宋   C.元   D.明
3.假如你到宋朝的沐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白天可到城郊购买瓷器 D.市场的交易时间和地点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4.清末的“海禁”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  )
①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②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④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融合统一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6.17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
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右图中出现B处(1919年前后)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9.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高度集中    B.党政不分   C.比例失调    D.阶级斗争扩大
10.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C.在经济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D.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1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批判斯大林
12.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D、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建设的重点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14.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15.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香港 D、澳门
17、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①世界银行 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态度。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底正式加入(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银行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困、落后之苦,解决这个问题(  )
A、取消国际不等价交换 B、免除发展中国家外债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缩小各国之间贫富差距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题(20*2=40)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材料二:“……在当前的危机时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
——以上材料均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以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用童工。
——《国家工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款(1933年6月)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五:“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但是它的结果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的危机。”
——《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学参考书》
请完成:
(1)材料一“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中的“危急关头”和材料二中“危机时期”是指什么?
(2)请用史实说明罗斯福政府是通过哪些措施“给人民工作”的?
(3)材料三的内容所起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罗斯福新政为什么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
(5)结合材料一、三,判断材料五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22、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这将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更加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项实质性措施,也是继申办奥运会成功以后再次向世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成果的崭新机会。
材料一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博览会,有10个国家参加,为期161天,630万观众参与。此后,世博会逐步成为与奥运会几乎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和全球规模的盛会。
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这届博览会历时七个月,与会人员达1900多万人次。
(1)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两届世博会分别能展出当时世界上哪些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材料二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矿业馆、交通馆、美术馆等,展品较有代表性的有绣像、景泰蓝和字画。刺绣作品《耶稣像》获一等奖,售价高达13000美元。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奖。可雅白兰地获4枚金质奖章,遂更名为金奖白兰地。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从而生动地展现了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成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只是,分析中国展品在本届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并概括指出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三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20*3=60)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C B C B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D B A B D A C
二、材料题(20*2=40)
21、(20分)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4分)
(2)整顿银行、调整工业、调整农业、修建大量公共工程。(4分)
(3)减少失业(4分)
(4)因为材料二中的措施触及了资本家的眼前利益,有利于工人。(4分)
(5)正确。(2分)因为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2分)
22、(20分)
(1)第一次世博会能展出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蒸汽火车、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2分)
第二次能展出以电力为标志的电灯、发电机以及电报等通讯工具;内燃机成果则有汽车等。2分)
(2)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1分)
民国政府奖励实业,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
政府重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流;(2分)
欧美列强忙于“一战”,对华商品输出减少;(2分)
实业救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2分)
(3)特点:曲折发展。(1分)
主要因素: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代表的“三座大山”的压制;
长期战乱的社会环境;
小农经济仍占主体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等。(6分)
同课章节目录